秦國不是遠交近攻?為什麼不執行齊秦分趙,反而搞五國伐齊?

光輝十萬


繼商鞅變法後,范雎提出的一項外交策略又讓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進了一步。而這個外交策略提出五十年後,秦始皇攻滅六國,一統天下,不得不說這個外交策略是真的很不錯。

當然,在實行這個外交策略之前,秦國的外交政策一直在摸索中前進,而且並不固定,只要是能讓秦國的東進之路順暢一些,秦國都會去做。歷史上提到的戰國縱橫,其實就是南北合縱和東西連橫的外交策略,秦國多數時候就是採用連橫的外交政策。

這是大的外交策略,如果中原六國之間有什麼戰事,秦國也不介意背後捅上一刀,反正當時的諸侯結盟也好、攻伐也好,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並不存在真的友好關係。

比如公元前284年左右的五國伐齊事件。燕國名將樂毅領五國聯軍攻打齊國,當時的齊國在齊湣王時期很是強盛,而這種強盛讓各個諸侯國產生了忌憚之心,所以樂毅很容易就說服了各個諸侯攻打齊國,不過對於五國聯軍的說法,《史記》和《資治通鑑》的記載並不一致。

《史記·樂毅列傳》記載:“樂毅於是並護趙、楚、韓、魏、燕之兵以伐齊,破之濟西。”而《資治通鑑》記載:“趙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並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

根據後續的史實來看,秦國應當是參加了戰爭的,而楚國則沒有參戰,所以《資治通鑑》的記載是準確的。其實我們看這個五國陣營,秦國沒有必須參加的理由,也沒有不參加的理由,看起來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而之所以存在,於其他國來說,就是防止秦國背後捅刀,攻打三晉,而秦國則認為參加是有利於秦國的,反正任何一個諸侯國的變弱,都對秦國有利,它完全可以出兵去摻上一腳,所以就參加了。在這一戰中,秦國攻下了被齊國佔了的原本屬於宋國的陶邑,並將其佔為己有。

這個地方後來成為秦相魏冉的封地。距離這次大戰十幾年後,魏冉又想攻打齊國的綱、壽兩地,這被認為是魏冉為自己謀私利,因為這兩個地方距離陶邑很近,打下來後其實在未來就屬於魏冉的土地。

不過史籍中對於魏冉的這次綱壽之戰幾乎沒有什麼記載,至於打了還是沒有打,也語焉不詳,但是魏冉想打而且也請示了秦昭襄王,這件事確實是存在的,因為這件事成為范雎獲得秦昭襄王信任的機會。

范雎原本是魏國人,也想過在魏國建功立業,只是被魏齊懷疑有聯合齊國坑魏國的嫌疑,所以對其極盡羞辱,並差點將其打死,後來范雎好不容易逃了出來,改名換姓,在鄭安平和王稽的幫助下逃到了秦國。

當時秦昭襄王正缺人才,他急於東進,但是很難真正打開東進局勢,所以正絞盡腦汁尋找破解之法,所以范雎去秦國去的很是時候。范雎向秦昭襄王貢獻了自己的外交策略,他直接告訴秦昭襄王,秦相魏冉攻打綱壽的策略是極為失敗的。

因為越過韓國和魏國而攻打齊國,“此所謂借賊兵而齎盜糧者也。”這樣即便攻下來了,也未必就真能是自己的,很可能為他人做嫁衣,畢竟飛地很大程度上根本就是雞肋。

當初趙國之所以借道,讓魏文侯攻打中山國,其實就是存了這樣的心思,魏國不管勝不勝,得利的都是趙國,所以借道攻打遠處的諸侯國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避諱的一件事,很難真正回報大於付出。

所以范雎建議秦昭襄王遠交近攻,這樣不論打下多少土地,都是實實在在的。秦昭襄王認可了范雎的這種外交策略,並將其制定為秦國的外交政策,這一年是公元前271年。這個外交政策很高明,而遠交的主要對象就是齊國。

穩住了齊國,秦國就能專心對付三晉和楚國。這為秦國的東進省去了不少的麻煩,而范雎也越來越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幾年之後,范雎再次助秦昭襄王一臂之力。

當時的秦昭襄王雖然已經繼位達四十年之久,但並未真正完全掌權,他的母親宣太后長期把持朝政,他的舅舅魏冉以及另一個舅舅和兩個兄弟組成的秦國四貴都是秦國了不得的人物。秦昭襄王被這幾個人遮掩住了光芒,以至於很多人只知道這幾個人,而不知道秦昭襄王。

范雎就建議改變這種局面,如果一個國家政出好幾門,自然是很難真正強盛起來的,而秦昭襄王也早就厭倦了這樣的局面,所以在范雎的輔佐下,秦昭襄王終於廢掉了宣太后,驅逐了秦國四貴,真正掌了秦國的權。

再之後,秦國就開始徹底實施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為攻滅六國做準備,再不幾年就有了著名的長平之戰。秦昭襄王去世後,他的兒子和孫子都在位時間很短,加起來不超過三年的時間,然後就是秦王政登基,在公元前221年攻滅六國,真正實現了一統天下。

說起來還真是巧,公元前271年,范雎見到秦昭襄王提出“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並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認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正好是五十年。在秦國的統一大業中,范雎和“遠交近攻”這個外交策略功不可沒。


尚宮女史


大家都知道,在戰國時代秦國的一大外交策略就是遠交近攻,趙國與秦國的近鄰,為什麼秦國不攻打趙國,反而與趙國一同參加五國伐齊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在五國伐齊之前,齊國是唯一能與秦國匹敵的超級強國

在馬陵之戰後,齊國一戰擊敗霸主魏國,躍居第一強國。後來,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後來居上,與齊國並列為戰國時代的超級強國。齊國在齊威王、齊宣王時代異常強大,西破魏國,北滅燕國(後來燕國復國)、南破楚國。更令秦國感到害怕的,是齊國孟嘗君曾合縱魏、韓兩國,兩度進攻秦國,迫使秦國割地求和。這是秦國在成為超級強國後,蒙受的最大恥辱。後來,秦昭王企圖稱帝,考慮到齊國的強大,還派魏冉出使齊國,提出秦為西帝、齊為東帝的主張。可見在秦人眼中,齊國之威脅,要遠遠超過其他諸侯。

第二,秦國為什麼不與齊國瓜分趙國呢?

如題主所言,既然秦、齊均為超強級國,而趙國橫亙在齊、秦之間,那麼秦國為什麼聯合齊國瓜分趙國呢?

這是與當時複雜的國際形勢分不開的。秦國在商鞅變法後走向強盛,積極向外擴張。與秦國相鄰的諸侯有趙、韓、魏、楚四國,秦國要與四國為敵是很吃力的。起初趙國的國力是比較弱小的,在與秦的戰爭中屢屢受挫。到了趙武靈王時代,趙國開始“胡服騎射”變革,為了贏得相對安定的外部環境,趙武靈王果斷與魏、韓等國脫離合縱聯盟,轉而奉行“結秦連宋”的策略,也就是與秦國、宋國結盟。與此同時,秦國為了集中力量打擊韓、魏、楚三國,也樂得與趙國和解。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秦、趙兩國是保持和平,對兩國都有切實的戰略利益。

第三,秦國通過五國伐齊,整垮最強大的一個對手

戰國是一個縱橫捭闔的大外交時代,各國在盟友與敵人之間不停地變幻角色,唯一不變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在戰國史上,既有過合縱伐秦,也有過合縱伐齊。由於地緣上的優勢,秦國擁有黃河之險、崤函之固,故而憑藉險要地形五次阻擋了東方諸侯合縱攻秦。但是齊國卻因為一馬平川的地形,在一次“五國伐齊”中就被群毆打垮了。

為什麼韓、魏等深受秦國之害的諸侯,會聯合秦國伐齊呢?因為在他們眼裡,齊國與秦國是同樣可怕的敵人。在齊湣王滅了宋國後,又連續佔領楚國北部之地,同時佔據淮夷七百里之地,領土幾乎擴張了一倍。更要命的是,齊湣王還打算滅掉周室,成為天子。齊湣王野心如此之大,令東方諸侯無不惶恐,這才有五國伐齊的故事。秦國抓住這次機會,參加合縱攻齊,最終齊國從一流強國淪為二流國家。

我個人認為,“五國伐齊”對戰國曆史的影響,要超過長平之戰。因為齊國是唯一能和秦國平起平坐的對手,而後來的趙國儘管軍事力量也很強大,但還秦國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君山話史


遠交近攻的策略,是到了范雎入秦才形成成熟的理論。而五國伐齊時,秦昭襄王才即位不久,范雎還沒有入秦。此時齊、秦是東西方兩大強國,秦國有聯合齊國瓜分其他國家的想法。

其他諸侯國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尤其是趙國的趙武靈王,積極佈局,主動出擊,最終瓦解了齊秦聯盟,並最終使得強齊犯了眾怒,引起了五國伐齊的故事。

合縱連橫的由來

到了戰國中後期以後,戰國七雄各自經過封建改革後,都逐步強大起來,原先的中原霸主魏國衰落。齊國經過和魏國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成為東方強國。秦國經過和魏國的雕陰之戰,成為西方強國。

這就由原來的魏國獨強,變為秦、齊東西兩強的格局。而秦國和齊國為了繼續取得兼併戰爭的勝利,自然十分活躍。他們試圖拉攏較強大的國家,去兼併較弱小的國家。最理想的結局,便是秦、齊聯合,共同瓜分其他國家。

但是其他國家並不會坐以待斃,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也頻繁地進行各種結盟活動。在這種背景下,“合縱連橫”便應運而生。

所謂合縱,便是南北相連,以相對弱小的趙、韓、魏為中心,北連燕國,南連楚國。這條合縱線,向東可以攻擊齊國,向西可以攻擊秦國。而所謂連橫,便是東西聯合,“事一強以攻眾弱”。由齊國或秦國拉攏一些國家,打擊其他弱小的國家。或者乾脆齊、秦聯合,共同瓜分天下。

而對其他諸侯國最危險的一種情況,便是齊秦聯手,自然受到各國同心協力的破壞。後來,經過各國努力,齊、秦聯合被破壞,甚至最終五國伐齊。經此一役,齊國差點亡國,元氣大傷。從此以後,齊、秦雙強變為秦國獨強。原先的合縱,便也變成眾諸侯國共同聯合起來對付秦國了。

而在破壞齊、秦聯盟的過程中,趙武靈王是主力,燕昭王是幕後推手。但對於秦國來說,只要能削弱關東六國,和哪一國聯盟都是無所謂的事,只要避免眾諸侯國聯合起來攻擊秦國便可。

趙武靈王的主動佈局

趙武靈王對此時的天下大勢有著清醒的認識,他看到了齊秦兩國並強的局面。而此時的趙國,卻並不強大。夾在兩強中間,趙國如果不能奮發圖強,難免會成為齊、秦兩國嘴中肉。對此,趙武靈王採取了兩方面的措施。

第一,在國內大力改革。趙武靈王即位後,不滿趙軍同齊、秦兩國的接連敗北,生存受到嚴重嚴重威脅,因此痛下決心,進行“胡服騎射”的改革。經此改革,趙國實力大漲,先後東吞中山、西略胡地,廣地千里,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這個過程中,趙武靈王展現了一個優秀政治家的獨到眼光。他並沒有隨意選擇戰隊,而是一直保持中立,為趙國的改革贏得了時間和空間。此外,趙武靈王還派出使臣,爭取各國對自己吞併中山的諒解與支持。尤其是秦國,更是趙武靈王重點關注的對象。

第二,在國外積極佈局,破壞敵國的聯盟。秦武王舉鼎而死後,因為沒有兒子,所以新任國君便會在秦武王兄弟當中產生。趙武靈王瞅準這個機會,鼎立支持遠在燕國作人質的贏稷為新君,是為秦昭襄王。這樣一來,秦昭襄自然對趙武靈王非常感激,後續也給出了豐厚的回報。

正是因為趙武靈王這些積極的外交活動,使得他在吞併中山國的過程中,並沒有受到多大阻力。尤其是秦國,更是對此保持了默認的狀態。然而此時,齊秦卻有聯合更加親密的趨勢。秦昭襄王聽說孟嘗君非常賢明,想讓他西入秦國。在孟嘗君進入秦國後,被秦昭襄王任命為相國。而秦昭襄王的弟弟涇陽君,也到齊國為質。

齊、魏雖勁,無秦不能傷趙。秦、魏雖勁,無齊不能得趙。

齊、秦的越走越近,引起了趙武靈王的警覺。於是趙武靈王利用擁立秦昭襄王的特殊關係,派人離間“孟嘗君是齊國的宗室,肯定不會給秦國盡心盡力謀劃。”於是,孟嘗君被罷免。趙國還派遣大臣樓緩到秦國為相,派仇郝到宋國為相。

趙武靈王這一手,直接離間了齊秦關係。感到受到侮辱的孟嘗君,率領齊、魏、韓三國聯軍攻打秦國,甚至一度攻破函谷關。而趙國、宋國坐山觀虎鬥,坐看兩家成敗。通過高超的外交手段,趙武靈王不僅保全了趙國,還乘機削弱了齊國和秦國。

孟嘗君大敗秦國後,因為燕國和齊國之間的恩怨,又帶領韓、魏軍隊北上攻燕,想要徹底解除燕國的威脅。因為此時的燕國國君燕昭王,一直在謀劃削弱強齊。

燕昭王謀劃強齊

燕王噲當年搞出一幕“禪讓”的鬧劇,最終使得齊國有藉口得以進攻燕國。燕王噲被殺,燕國被齊軍佔領。這件往事,對於即位的燕昭王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所以燕昭王在趙國幫助下回國登基後,便一直奮發圖強,積極謀劃削弱齊國。

蘇秦、鄒衍、樂毅等人才,都被招賢納士的燕昭王收入囊中。秦、燕兩國有姻親關係,且秦昭襄王曾經在燕國當人質,回秦國登基的過程中,得到趙、燕兩國的大力幫助。因此,面對燕國被齊國聯軍攻擊,秦國自然不會坐視。

只是秦、燕之間隔著趙國,且秦國新敗,只得求助趙國發兵救援燕國。但趙武靈王依舊想要坐收漁利,保持中立。燕國雖然比原來強大,可仍舊不是齊國聯軍的對手,被打得節節敗退。

眼見趙國不發兵,燕昭王採納了郭任的計策,聲稱要投降齊國。從上面我們知道,削弱秦、齊、魏對趙國才有好處。如果燕國投降齊國,自然會壯大齊國力量,因此趙國發兵救燕。後來,趙、楚兩國都救援燕國,齊國不得不暫時罷兵。

但沒有報仇的燕昭王自然不甘心,派出蘇秦到齊國臥底,重金賄賂齊王身邊之人,且鼓動齊王吞併宋國。這是歷代齊王想要實現的目標,但周邊強國都對宋國虎視眈眈,齊國吃獨食自然會觸犯眾怒,引起其他各國的討伐。

燕昭王的這個計策,很快便奏效。齊暋王很快信任了蘇秦,開始為吞併宋國積極做準備。而秦國對此是樂意的,尤其是掌控了秦國國政的丞相魏冉,他一直想把宋國富庶的陶邑作為自己的封地,自然不會坐視其被齊國吞併。

秦國亦有自己的考量

秦國不想齊國吞併宋國,於是鼓動趙國攻齊,甚至許諾暗中派兵幫助趙國。然而趙國對此不能形成共識,遲遲不見行動。秦國一見如此,又立馬改變了主意,想要聯齊攻趙。只要齊、趙打起來,齊國自然沒有能力去吞併宋國。

於是,秦昭襄王自稱西帝,派魏冉到齊國尊齊王為東帝,並趁機提議齊秦聯合攻取趙地。齊暋王對此大為心動,接受了秦國的建議。於是,齊秦聯軍裹挾了其他諸侯國,開始進攻趙地。

這種情況引起了其他弱小諸侯國的擔憂,他們千方百計阻止齊秦聯合。此時,已經回到燕國的蘇秦,又被燕昭王派到齊國,離間齊秦關係。蘇秦巧舌如簧,勸說齊暋王去帝號,專心征服宋國。因為征服宋國可以擴張土地,發展齊國實力,然後稱帝才是名副其實。

齊暋王接受了蘇秦的遊說,取消帝號,且暗中讓蘇秦聯絡其他諸侯國,共同討伐秦國。這一號召,自然受到其他諸侯國的擁護。五國攻秦的局面形成,蘇秦達到了個人事業的頂峰。

於是六國從合而併力焉。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

攻秦聯盟形成,齊暋王便迫不及待地開始攻佔宋國。燕昭王為了“鼓勵”齊王,還派出大軍協助齊軍戰鬥。由此可見,齊國合縱攻秦,其實是為了自己吞併宋國的私慾。迫於聯軍的壓力,秦昭襄王也取消帝號,歸還一部分原來侵佔的土地。

在此期間,齊國又與秦國勾搭上。秦國以不干涉齊國吞併宋國為條件,以此換取齊國不攻秦。等到其他諸侯國知道這個內幕後,六國合縱的局面便打破了。但齊國攻打宋國的戰事一直不順利,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齊暋王把在齊趙、齊燕邊境的軍隊也投入到戰鬥,想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宋國。

最終,齊國吞併了宋國,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和城市,但也對周邊的趙、魏、楚形成了巨大威脅,秦國對此也深感不安。在這種形勢下,各個諸侯國反齊的情緒高漲。而齊暋王因為忌憚孟嘗君的聲望,把他逼出了齊國,出任了魏國的相國。

孟嘗君為了報復齊王,便積極聯絡各國伐齊。一直渴望東進的秦國看到了機會,主動出頭聯絡此事。秦、楚、趙、魏、韓約定五國伐齊,而一直隱藏在幕後的燕國,也逐漸走到前臺。

燕將樂毅統一指揮五國聯軍(此時楚國未參戰,燕國取代楚國位置),燕國削弱齊國的目的徹底暴露。而原本防禦趙國、燕國的軍隊,卻被調離了邊境,因此齊國難以形成有效抵抗。最終,樂毅率領聯軍,攻破齊都臨淄,齊暋王逃跑,但最終也被殺掉。而南方的楚國此時也趁火打劫,奪取了部分齊地。

綜上所述,齊秦兩國確實有瓜分趙國的打算。但此時的趙武靈王雄才大略,在大力發展自己的同時,也展開了積極有效的外交,使得鬥爭的矛頭最終沒有落到自己身上。而燕昭王也是一代賢主,且把鬥爭的主要矛頭對準了齊國。無形之中,趙、燕兩國便有了共同利益,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進退。

秦國的利益是想關東諸侯自相殘鬥,並無固定的合作對象,只會水水推舟,因勢利導。而齊國一直以來,想要吞併宋國的戰略指導思想,使得齊國最終獨吞宋國。

(齊國)舉五千乘之勁宋,而包十二諸侯。

齊國這種打破均衡的態勢,想要併吞天下的野心過早暴露,引起了其他諸侯的恐懼,自然遭到不遺餘力的打擊。

無論是趙武靈王還是燕昭王,他們鬥爭的方式都比較高明,使得自己的野心被掩蓋起來。而且此時,他們都和秦國保持了相對良好的關係,也一定程度上保全了自己。

趙國沒有被吞併,齊國卻被五國討伐,甚至差點滅亡,是各國鬥爭策略的比拼,是“合縱連橫”後的產物。齊國計弱一籌,自然結局比較悲慘。自此之後,秦國獨強,等到范雎再晉獻“遠交近攻”的策略,秦國“合縱連橫”和“遠交近攻”聯合運用,關東六國被滅的結局也就註定了。


飛熊說歷史


公元前284年,燕、秦、韓、趙、魏吳國合縱攻打齊國,戰事打響之後,南邊的楚國也出兵進攻楚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國伐齊”或者“樂毅伐齊”。

樓主提出的這個問題,九州認為其實是讀史不細,忽略了幾個歷史事件的先後順序和時間問題。

關鍵:“五國伐齊”發生時間是早於“遠交近攻”策略的提出的,不可混淆起來。

“五國伐齊”這一事件,其發生時間是公元前284年,而我們都知道,“遠交近攻”是范雎向秦昭王進諫時提出的策略。

“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戰國策·秦策三》

戰國時期,范雎覲見秦昭襄王闡述其秦一統天下的戰略。範睢認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領地,主張“遠交近攻”策略。這一策略得到秦昭王的積極推行,並任範睢為相。“遠交近攻”策略先把鬥爭重點放在離秦國較近的韓趙魏三家,而暫時對較遠的齊楚置之不顧。“遠交近攻”不僅鞏固了秦國所攻取的土地,還破壞了東方諸侯國的“合縱聯盟”,加快了秦國統一的步伐。

但是,樓主可能忽略了范雎入秦的時間了,據史料記載,范雎是秦昭王派往魏國的使臣王稽於公元前271年悄悄帶回秦國的,也就是說,他進諫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之策的時間比“五國伐齊”的時間晚了至少13年,並不存在與“五國伐齊”的策略矛盾。

實際上,也正是因為秦國參與了“五國伐齊”,才會有范雎的“遠交近攻”策略的提出。


即便不考慮這一點,九州認為也可以從以下四點進行解讀:

首先,“五國伐齊”是燕國所主導,並非秦國。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燕昭王在百廢待興之際登上了燕國王位,之後通過幾年的艱苦奮鬥,奄奄一息的燕國緩過氣來,此後他高築“黃金臺”,廣納英才,一時間天下賢士紛紛來投,其中就包括魏國名將樂羊的後代子孫樂毅、趙國的名士劇辛,齊國的稷下學宮令鄒衍。其中最為重要的人物當屬樂毅,燕昭王對其信任有加,軍國大事皆委其身。樂毅也不負眾望,在燕昭王的支持下力行變法圖強,短短几年時間將燕國恢復了元氣,不僅擁有了一隻訓練有素的精銳新軍,更是讓燕國百業俱興,國力漸盛。

公元前284年,為報當年差點亡國之辱,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近四十萬兵力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後楚國也加入聯軍),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之後聯軍一路勢如劈竹,如入無人之境,齊國軍民潰散,乘勝攻克齊七十二城,直入都城臨淄。並燒齊都宮廟宗室,掠珍寶巨財一空,盡歸燕國。燕國至此達到鼎盛時期。當時齊國僅剩莒、即墨仍在堅守,幾近滅國。

之前不可一世的齊國兵敗如山倒,差點亡國滅祖,即使後來復國,也早已今非昔比。其國力一落千丈,與秦國相比更是天壤之差了。因此說,“樂毅伐齊”對於齊國而言堪稱毀滅性的打擊,此戰後,秦國所剩強敵只剩下趙國了,這對於戰國曆史的進程的縮短有著顯著影響。

可見,當時策劃“五國伐齊”的主導者是燕國的燕昭王和樂毅,並非秦國。

其次,秦國即便不參與合縱,也阻攔不了此事的發生,還不如參加以分一杯羹。

如前所述,“五國伐齊”在性質上其實是燕國的復仇之戰,燕國不論是參戰的兵力,還是決戰意志都是五國之中最強的。其他四國連同後來參戰的楚國之所以參與合縱,主要的目的並非復仇,而是源於兩點:

其一,對齊閔王此前的囂張氣焰極度不順眼。齊閔王在位期間,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不僅四處耀武揚威教訓別人,甚至把誰都不敢兼併的宋國個滅了,讓列國立即危機感大增。

其二,都想借勢趁機削弱齊國並分得一杯羹。大家心裡應該清楚,這麼多國部隊聯合打擊齊國,齊國又無天險可據,勝算其實是比較大的,如果不參與進來,屆時豈不是乾瞪眼。

因此,秦國雖然和齊國相距較遠,也定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而且,即便秦國不參與合縱,以燕國當時的國力、兵力以及復仇決心,伐齊之戰在所難免。

再次,“遠交近攻”和連橫是主體策略,並不代表就不能用合縱,一切的決策標準是因時因勢而變的,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國家利益。

即便說,“五國伐齊”之時,秦國已經實施“遠交近攻”的策略,那也不能說秦國就非得不參與伐齊之戰了。畢竟所謂策略都是為國家利益所服務的,在形勢有利的情況下,趁機到中原區攪局,促成山東六國內部混戰和相互削弱,即便不能消滅齊國,但至少可以扼制一下齊國這一超級強國,這是秦國樂見其成的,是符合秦國國家利益的。實際上,五國破齊後,趙國和燕國聯軍仍繼續攻齊,而秦國卻早將大軍調回去攻伐臨近的三晉,其中趙國的藺(今山西離石西)、祁(今山西祁縣東南)兩城就是在那時被秦將白起所攻取的。可見,秦國雖然參與伐齊,並沒有忘記趁機去蠶食周邊的鄰國土地。

因此說“遠交近攻”和連橫是秦國的對外的主體軍事外交策略,並不代表它就不能用合縱,一切的決策標準是因時因勢而變的,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國家利益。

第四,“五國伐齊”之時,趙國正是國力鼎盛之際,不是秦國想分就能分的。

前文說了,“五國伐齊”爆發的時間是公元前284年,彼時的趙國正是在雄武的趙武靈王對趙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國力最為強大的時候,時任國君是趙惠文王,當時有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強大,長期成為東方六國阻擋秦國東進的重要屏障。

這樣強大的趙國,並不是秦國想分就能分的。實際上,歷史上著名的“完璧歸趙”“將相和”的典故都是發生在此時的趙國,而之所以會有“完璧歸趙”其實是秦國對於趙國的一種外交試探,說明秦國當時還不敢冒然挑起與趙國的全面戰爭。這樣的狀態一直延續到了趙惠文王、藺相如和趙奢死後、廉頗也老矣之時,才發動了著名的“長平之戰”。

總結

綜上所述,秦國參與“五國伐齊”與其“遠交近攻”的策略,不僅在時間先後順序上不存在矛盾,而且在國家利益和戰國格局層面來看也並無衝突之處。


九州歷史雜談


“遠交近攻”並非偉大戰略而僅僅是政治語言

打近的比打遠的更容易控制新佔領的領土,應該是一個小學生都明白的道理。或者說你問一個小學生,你打遊戲是“遠交近攻”好還是“遠攻近交”,我想信絕大多數小學生就會選擇前者。說這是一個偉大戰略實在是有些勉強。

再者 回看過往。晉扶吳以攻楚,楚助越以滅吳,秦楚聯姻以抗晉,秦孝公時期聯合齊趙圍攻魏,都是遠交近攻的實踐,該戰略也絕非范雎的創舉。

這時,我們就揣摩一下范雎所提出的方案:先拉攏韓魏,如果韓魏不服就打,這時建立起秦韓魏聯盟,威懾楚齊聯盟使其加盟,這時燕趙趙國也必然不敢和五國聯盟作對。這時由於剩下的國家都是秦國的盟國,秦國突然和韓魏解盟開戰即可。

列位,聞到些許天真的味道了嗎?許秦國解盟,不許齊楚燕趙此時解盟以助韓魏?似乎傻傻地認為戰國時期的同盟關係如哥們兒般牢不可破。

但是范雎 和聽信的秦王都不是傻瓜,那麼范雎提出這麼一個完全不可行的方案,且秦王沒像看傻子一樣看范雎,原因在哪兒?

“王上,畫張新的大餅才能拉攏屬於您的勢力啊”

其目的,正是為了扳倒掌控秦廷近三十年的楚黨,故而以“遠交近攻”作為政治語言攻擊秦廷內楚黨多年來的複雜縱橫佈局。

如果認為該觀點有陰謀論嫌疑,那我們就要了解到,

其後該戰略(包括另一個戰略“毋攻其地而攻其人”)根本沒有實施!!秦廷確實有“近攻”,發動滅韓戰爭,隨後韓廷壁虎甩尾把上黨甩到趙國。

長平之戰期間,齊燕明確宣佈站在趙國一方,“遠交”根本不存在。只是魏楚不表態,齊燕不敢有明確救趙行動,並非其為秦國盟國所以不救趙。

秦國唯一的盟國是相愛相殺多年的魏國,但從事後看,也只是名義盟國,實際上與楚國有隱形聯盟

長平之戰六國不救趙的原因不是蠢,是魏楚要漁翁得利。趙國敢接收上黨也是對趙魏楚聯盟的力量有信心(邯鄲-虞城-汾城系列戰役也的確證明了)但沒想到魏楚的真正目的,是想同時坑了秦趙


魔鬼中的憨憨


首先在齊國沒有吞併宋國之前,秦王有拉攏過齊王,他打造了兩個皇冠,送給齊王一個,自己一個。稱自己西帝,齊王東帝。秦王是想通過強強聯合,瓜分其他國家的,但是齊王受到燕國間諜挑撥離間,拒絕了秦王。所以我覺得秦王只能選擇找機會幹掉齊王了。

而齊國滅了宋國就給了滅掉齊國的機會。至於為什麼招來聯軍的討伐,我覺得有3個原因。

⑴宋國的土地肥沃,經濟發達。齊國吞併宋國以後,國力會迅速發展,成為一家獨大的局面,平衡就會打破,這是其他國家不願意看到的。

⑵燕國的精心謀劃。燕國和齊國有不可化解的矛盾,兩國必有一戰,燕國為了自身的安危,就積極謀劃聯絡各國,共同對付齊國。

⑶秦國的推波助瀾。齊國是秦國爭霸天下的最強對手,自然不會放過打擊對手的機會。於是暫時擱淺了遠交近功的策略,加入了聯軍。為了達到滅齊的目的,更是聲明滅齊以後不佔齊國一寸土地,這樣就等於告訴各國,你們放心進攻,我不會像齊國一樣擴大地盤,增強國力。


獨孤飛壺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俗話講“沒有永遠的朋友,亦沒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才永恆”,在亂世大爭的戰國時代,更好的詮釋了這一定律。

秦昭襄王與齊湣王時段,戰國間爭鬥,其實就是秦齊之爭。其它各國在其中,只是扮演著一個配角角色。

各種的縱橫合縱都是為本國爭取到更大的主動權,互相的合作抵制,各種的牽制交錯,各方好不鬧熱。

而秦齊之爭,最後又以齊國失敗而告終,從此,由一個大國淪為小國,也只能偏隅在海濱之土,再也沒有逐鹿中原的能力。

齊湣王時的政治格局更利於稱霸群雄:

三晉與秦歷來有世仇,秦國為了實現東西願望,魏,韓,趙三國與之抵禦反擊!大小陣戰不計其數,只為把秦扼制在函谷關內。而齊國在經歷了大變革之後,慢慢成為了諸候大國。

楚國在與齊國垂沙一戰,大敗後,元氣也大傷,只能依附齊國,與其結盟。燕國身處苦寒之地,也翻不起太大的風浪。三晉大地在面對虎視耽耽的秦國,更願與齊國合作結盟。

如此形勢下,齊國是一片大好局面,贏得各國信任,進退自如,縱橫捭闔隨心所欲。可好景不長,齊湣王一步步斷送大好前程。

齊湣王一步步給自己挖坑,盟友變敵人:

曾經,齊韓趙三國合縱伐秦,逼的秦國割地求和,同時作為北方的燕國為從中漁利,進攻齊國,惹得齊大怒,出兵大敗弱燕,燒殺搶掠,惡跡累累。燕只能忍氣吞氣,伺機復仇。這是把燕徹底得罪。後來燕用蘇秦為間諜,行使在各國之間,只為到處挑撥離間齊與眾國的關係,瓦解盟友,孤立齊國。

為擴大齊版圖,齊王攻打土地肥沃的宋國,相邀趙,韓輔助。齊王貪心不足,竟想獨自吞併宋,為齊所有。這一舉動,直接引來了趙韓的不滿,又算是得罪了。在列國的干預下停止了對宋的攻擊。但沒過多久,傾一國兵力獨自滅了宋國。這引來列國的忿慨惱怒。作為三晉各國,眼看著宋國領邦這片肥肉,落入齊一國之手,是恨的咬牙切齒。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為蘇秦,原因很簡單,只為報燕國對他的知遇之恩。想當年蘇秦窮困潦倒,遊說名國博功名,只有弱燕收留了他,他要報恩,要憑自己的能力讓北燕強大起來。

不光這樣,還攛掇齊王攻打列國。而這一切的一切,齊王還被矇在鼓裡。等到發現他為間諜時,己悔之晚矣。六國合縱,共同討伐齊國。

秦國率先發兵,緊接著合縱大軍出兵,一路勢如破竹,浩浩蕩蕩。而在面對氣勢如虹的聯軍,本應固守應變的齊,確選擇正面對決,接二連三的敗下陣來。土地,珍寶就在短短的時間被滅。真是可惜了大好局面,倉惶而逃的齊王,這時還想著捲土重來,真是可笑愚蠢!

齊的滅亡,對秦的意義:

齊國在,對秦的牽制最大。曾經各國以齊馬首是瞻。如今齊退出大國的行列,少了一個最大的敵人。列國都要看秦的眼色行事。

而秦在經過多年的休養髮展,厲兵秣馬,早以是蠢蠢欲動,試圖東出。縱橫合縱是遊刃有餘,起碼不用擔心強齊的作梗。

強齊的衰退,其實是幫了秦國的大忙。秦可以早一步實現東出計劃,謀劃全局;強齊的衰敗,也使秦一躍成為第一大國。雖然後面又有冉冉新興的趙國起來了,但與強大的秦國也是不能抗衡。加劇了秦統一的步伐。

本篇結束!


銘豪談史


在戰國曆史上,齊國和魏國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輝煌時期。不過,眾所周知,笑到最後的是秦國。其中,就秦國和齊國來說,二者都曾到了五國的討伐。一方面,齊國在五國討伐,尤其是樂毅的燕軍連續攻佔七十多座城池後,自此之後都沒有恢復元氣。另一方面,秦國在歷史上遭受了不止一次的五國聯合討伐,最慘的一次匡章率齊、魏、韓三國聯軍 (後加入趙、宋兩國)攻破秦國函谷關,但對於秦國的國力並沒有造成致命打擊。那麼,秦國被多次五國討伐都沒有大礙,齊國怎麼一次就差點滅國呢?

首先,一個直接的原因就是秦國和齊國的地理不一樣。就秦國來說,函谷關易守難攻,而齊國則是平原地區為主,一馬平川,幾乎無險可守。並且,相對於秦國的戰略縱深,齊國背靠大海,缺乏戰略縱深。進一步來說,五國乃至六國攻打秦國,一是獲得的土地以山地居多,且齊國和燕國很難直接獲得接壤的土地。而五國攻打齊國,獲得的土地較為肥沃,而且不僅秦國獲得了一塊飛地,其他幾個國家都能獲得直接接壤的土地。由此,因為攻打難度和動機上的區別,直接影響到秦國和齊國的結局。

其次,就軍事傳統上來說,秦國自開國以來,長期和西戎等少數民族搏鬥,民風彪悍。特別是在商鞅變法之後,全民皆兵,軍事動員和戰鬥力極強。而齊國呢,雖然說國家自齊桓公和管仲之後變得特別富有,但是在民風上顯然沒有秦國強悍,其軍事動員和戰鬥力更沒有秦國強大。此外,就齊國來說,齊閔王窮兵黷武,吞併宋國等戰爭造成國內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也是齊國沒有抵擋住五國進攻的重要原因。

再者,就政治外交上,秦國明顯超出齊國一頭。面對五國乃至六國的多次圍攻,秦國除了依賴地理和軍事上的防守,政治外交上的分化瓦解和長期奉行的遠交近攻策略,也是其數次化險為夷的關鍵。即便函谷關被攻破了一次,但秦國立即割地求和,讓韓國和魏國得了一點小便宜。不過,與之相對應的秦國,不僅在內部不穩定前提下盲目擴張,而且面對宋國這塊肥肉,沒有考慮到周邊趙國、魏國虎視眈眈的態度。當然,齊國遭此大難,跟蘇秦這位縱橫家也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

最後,總的來說,除了晏嬰外,齊國缺乏一流的外交乃至政治人才。雖然戰國中期的齊國擊敗了霸主魏國,但是以一國之力敵五大強國,不敗都難。至於秦國,不僅在商鞅變法後逐漸走向強盛,而且擁有張儀等優秀的外交人才,從而對五國以各種方法分化瓦解。由此,在戰國中後期,秦國從齊國手中接過了霸主地位,而彼時的趙國和楚國雖然也很強大,但霸主和統一天下的,最終只能是連續數代沒有昏君的大秦帝國。


惪州元良1978


戰國七雄時代是一個跨度很長的時代,要不要也不會有始皇帝奮六世之餘烈這麼一說了


五國伐齊,是當時齊國勢大已經威脅到周邊國家的安全,秦國雖然離得遠,但並不介意落井下石踹齊國一腳


就跟後來春申君合縱圍了函谷關一樣,齊國本來也是答應出兵攻打秦國,秦國的說客蔡澤以一己之力斡旋於齊國政壇,讓秦國避免面對六個國家的圍攻,秦齊兩位國主並稱東西二帝,可以理解為已經達成了同盟


至於為什麼齊國不與秦國瓜分趙國,一是因為齊國被搞了一次以後只剩半條命,差點被滅國。二是周邊燕國是不會輕易讓齊國動用這麼大的兵力去瓜分趙國。三是誰都不能保證兩國合力能滅了趙國,嬴政走上政治舞臺之前,戰國七雄裡邊最勢大的仍然是趙國,憑藉著北方遊民的戰鬥力,讓趙國一直保持在第一梯隊,雖然巔峰的齊國秦國確實比趙國兵力強大,但趙國從來沒掉下二流國家。


當然,後來有了白起,有了王翦,趙國就沒了


遠交近攻是策略,而不是主要目的,嬴政時期,秦國的主要目的就是滅六國,統一華夏。我能打你們六個的時候,也就不存在交近還是交遠了,你們都是我的菜


晨影漫客


其實秦國並非不想聯合齊國進行遠交近攻,而是齊國自己作死孤立了自己,而秦國也不想錯過這個搞垮這個最強對手的機會,所以聯合燕、趙、魏、韓進行了五國伐齊。

戰國中期齊國經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取代了魏國霸主地位,秦國也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力大大增強,奪取了被魏國佔領的河西之地走向強盛。到戰國中後期戰國局勢變為秦齊之間進行爭霸,趙國、燕國開始慢慢崛起,這時候的秦昭襄王想要籠絡齊國,於是稱齊國齊閔王為東帝自己為西帝,想要兩國聯手瓜分其他國家,但齊國齊閔王卻被燕國間諜蘇秦挑撥拒絕了秦國,並且在蘇秦挑撥下攻滅宋國,因此惹惱了其他國家。各國在燕國的慫恿下五國伐齊,秦國雖然在此之前曾有連和齊國的想法,但不過是為了穩住齊國而進攻其他國家的權宜之計,這時有機會擊垮這個最大的勁敵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