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群成都00后点赞!募集口罩9000个,守护疫情中的环卫工人

为这群成都00后点赞!募集口罩9000个,守护疫情中的环卫工人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邓翔沣)“感谢你守护我的城市,请让我守护你的健康。”近日,在成都宽窄巷子,来自多家环卫公司的代表聚集在一起,领取“口罩成都”团队为他们募集的口罩、消毒液、橡胶手套。

“口罩成都”活动由四川大学学生组织发起,团队成员大多为00后。疫情期间,他们走上成都的大街小巷,为环卫工人送去温暖。

为这群成都00后点赞!募集口罩9000个,守护疫情中的环卫工人

“坐不住”了?那就行动起来

“疫情之下,我们希望能做点什么。”2月下旬,四川大学大二学生王敏行、沈瑞霖在微博上连刷几天疫情新闻后,终于“坐不住了”,点开微信对话框,向同为大二学生的好友们,发起志愿者行动。

一个8人的小团队立即组建成功。“既然要做,那就做实在点。”沈瑞霖说。经过团队讨论后,决定将志愿服务对象定为环卫工人。“疫情期间,环卫工人仍在做垃圾清理工作,感染风险相对较高。”环卫公司发放防护物资情况如何?环卫工人自身防护意识怎样?带着问题,该团队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你们有口罩吗?”“多久换一次口罩?”...... 2月23日,这只8人小团队兵分几路,走上成都锦江区、龙泉驿区等的大街小巷,走到环卫工人身边。“现在是特殊时期,最开始家长还是很担心的。”陈在告诉记者,通过三天的实地调研后发现,环卫工人最缺的是口罩,“许多公司发的口罩都无法起到防范作用。”

“那我们就叫‘口罩成都’吧!”几个人一拍即合,团队名字就此诞生。

为这群成都00后点赞!募集口罩9000个,守护疫情中的环卫工人

发挥专业特长,小团队“各显神通”

“我是学会计的,可以管理善款账目。”“我是学新闻的,可以负责文案和宣传。”……“口罩成都”的成员中,除了6名四川大学的学生外,还有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别看我们的团队小,但有各种领域的‘人才’,还是挺专业的!”陈在笑称。

“你的善款将被公示、可追溯、可查询。”为做到活动宣传文案中的这句话,学习金融的四川大学学生赵萌,将每一笔善款的来源、数目都记录在案,保持跟踪善款的用途,并实时反馈给捐款者。

深思熟虑的文案、纪录瞬间的照片、精心制作的视频......学习新闻的王敏行和中文系的陈在组成“宣传小组”,持续在朋友圈更新活动进展。“我们还写了调研札记,希望将环卫工人的故事记录下来。”在札记中,他们记录下一个个疫情下环卫工人的剪影:有因收到药店赠送口罩而惊喜不已的,有口罩都洗得发毛的,也有压根儿就买不起口罩的。

“虽然这次的活动是聚焦环卫工人,但希望借此让社会关注到疫情中的弱势群体。”该团队成员说。

为这群成都00后点赞!募集口罩9000个,守护疫情中的环卫工人

00后已经长大,用行动诠释担当

所有的前期准备完成后,3月2日,“口罩成都”活动进入募捐环节。“起初的善款主要来自家长、老师,后来许多社会人士也加入其中。”陈在说。

“印象最深的是两笔来自老人的善款。”陈在告诉记者,“口罩成都”的捐款渠道是通过微信转账和支付宝,这两位老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便托孙子孙女代捐。

为保证购买的口罩资质合格,该团队对不同货源的口罩生产日期、生产地区进行仔细对比。“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货源。”陈在说。就在该团队一筹莫展之时,许多社会人士纷纷伸出援手。“许多不认识的人为我们提供货源,有些甚至直接送来口罩。”

截至目前,“口罩成都”活动初期募资达3万元人民币,口罩9000个,橡胶手套2000只,酒精500瓶,为成都多个环卫公司送去防护物资。

“最开始的联络群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已经增加到143人。”“口罩成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这群00后的善意也正在继续。 “00后已经长大,我们也可以为防疫献力,为更多人带去帮助。”陈在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