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的福音來啦!高精顯微技術助您“昂首挺胸”

很多患有脊髓型頸椎病的患者飽受病痛折磨,那麼該怎樣使用微創技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呢?西安市第三醫院的專家表示,可利用顯微鏡下頸椎前路ACDF治療脊髓型頸椎病。

1、什麼是頸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福音来啦!高精显微技术助您“昂首挺胸”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福音来啦!高精显微技术助您“昂首挺胸”

頸椎病是導致頸肩臂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其發病率3.8%--17.7%,頸椎病的定義是頸椎椎間組織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病理改變累及周圍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出現相應臨床症狀及體徵。頸椎病國內教科書分為7型: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和混合型頸椎病。

2、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原則及臨床表現?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福音来啦!高精显微技术助您“昂首挺胸”

“脊髓型儘量早做,神經根型儘量晚做”。其中脊髓型頸椎病是最嚴重的一類頸椎病,患者常見症狀:持物無力,下肢無力,走路易摔倒,踩棉花感,步態不穩,肢體麻木,大小便障礙。查體有腱反射活躍、亢進,病理徵陽性等。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福音来啦!高精显微技术助您“昂首挺胸”

診斷的標準當然是症狀、體徵、影像學三結合,一旦確診應儘早手術,手術越早,功能恢復越好!(目前比較公認的選擇及絕大多數專著、教科書均建議對診斷明確的脊髓型頸椎病儘早進行手術干預),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往往脊髓受壓較嚴重,會出現脊髓變性,如果不把突出間盤或(和)增生骨贅,骨化的後縱韌帶切除掉,病人症狀會繼續加重,神經功能受損也會進行性加重。長期的慢性壓迫或者意外頸部外傷,極易導致脊髓發生不可逆的嚴重損傷,引起四肢癱瘓的嚴重後果。

3、

採用什麼樣的手術方式,不僅可以去掉突出的間盤,而且對受壓頸髓損傷最小呢?

通常可通過頸椎前入路或後入路進行減壓。我們採用經典的顯微鏡輔助下Smith-Robinson頸椎前方入路手術--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減壓融合術(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利用頸椎前方解剖自然間隙很容易到達突出節段頸椎前方。

4、醫生如何能夠做到切除間盤而不損傷脊髓神經呢?

國外脊柱外科手術90%以上是在顯微鏡輔助下完成,文獻報道顯微鏡輔助下手術的神經損傷發生率為0.1%,遠遠低於常規開放裸眼下手術(3%),神經外科醫生靠的就是手中的顯微鏡和常年累月練就的顯微技術。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福音来啦!高精显微技术助您“昂首挺胸”

整個手術完全在顯微鏡下完成,手術區域可以放大到12倍,對壓迫脊髓的間盤和骨化後縱韌帶進行精準減壓,在兩個椎體間的間盤操作空間很小,不到1cm的距離。在如此狹小的空間操作,只有使用顯微鏡才可以做到對嬌嫩的脊髓最大的保護。就像我們回家的路,黑著燈我也能回家,但是和有燈光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顯微鏡就是白天走路,沒有顯微鏡就是走夜路,雖然也能走,但是如果有些坑坑窪窪,是看不到的。

決定手術效果的是脊髓及神經是否減壓徹底,減壓越徹底術後效果越好;而徹底減壓的標準就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硬脊膜逐漸膨脹,看到受壓的頸脊髓隨著心跳搏動,充分的減壓,才是手術效果的保證。

5、一般術後可以多久下床及出院?

一般術後第二日患者下地活動,3-4天出院,符合目前國際加速康復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總之,顯微鏡下頸前入路頸椎間盤切除更加微創,神經減壓更徹底,神經損傷概率低,出血少,傷口小,住院時間短,更安全,更有效!對於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這無疑是非常微創精準的方法,也為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帶來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