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聯合國重獎

西湖大學博士後、清華大學博士白蕊,師從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顏寧的小師妹,長期從事利用結構生物學研究,因為挑戰世界級難題剪接體獲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全球僅15人獲此殊榮。

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聯合國重獎

白蕊曾是清華園裡的特等獎學金級別的學霸,僅博士階段就發表了8篇CNS。這裡有幾組她博士在讀期間創造的記錄: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37),3篇發表於《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6.216),引用次數600餘次。

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聯合國重獎

曾經攻克了世界上最大、最複雜的剪接體結構,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雜誌上發文,並被業界評為“史上最重要、最振奮人心的剪接體結構之一”。

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聯合國重獎

眾所周知,理工科博士一般都要花費五六年時間才可能拿到博士學位,遑論更為嚴苛的清華大學。白蕊不僅第一年就背靠背發了兩篇CNS滿足了博士畢業要求,還在此後三年再接再厲發了6篇CNS正刊拿到了含金量十足的博士學位,併入選了“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這個計劃僅5人入選。

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聯合國重獎


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聯合國重獎

博士畢業後,她沒有選擇前往海外深造,繼續跟隨恩師南下,在施一公擔任校長的西湖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繼續和剪接體死磕到底。

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聯合國重獎

由於剪接體的高度動態性,此前一直是公認的結構生物學的世界級難題。直到2013年冷凍電鏡技術的突破為剪接體結構解析提供了最有力的工具

,施一公等業界頂級科學家開始了該領域全球科技競賽。白蕊正是趕上了這個風口,開啟了她挑戰這一世界級難題的征程!

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聯合國重獎

人們總是將最光鮮的成績展現給他人,辛苦其實也只有自己才知道。白蕊曾言:“真正做研究不可能像你現在從書上學到的那麼有趣,可能會面臨很多難熬又孤獨的時刻。關鍵是你要有勇氣去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