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段氏:骄傲贵妇临终遗嘱,如果没生儿子,必须给丈夫纳妾


“聊斋”段氏:骄傲贵妇临终遗嘱,如果没生儿子,必须给丈夫纳妾

我们读书,有时是为了体验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有时是为了见证我们自己的生活岁月,有时是为了懂得世情人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

比如最近《安家》热播,最让人生气的是,房似锦有个吸血的原生家庭,有个处处压榨她盘剥她的母亲。看到房母丝毫不在意女儿的死活,千方百计向女儿要钱的情节,真是无比气愤。可我们也得看到,她从女儿那儿要来的钱,并没有花在自己身上,除了应付意外之外,绝大部分全都给了儿子——为他交首付,为他还房贷,为他结婚……

尽管女儿无比优秀,尽管已经成年的儿子担当不起自己的生活,但她还是坚定不移地认为儿子比女儿强,实在有点让人费解。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何这般根深蒂固?同是女人的房母为何对女儿这般无情?除了现实的原型之外,我在最近阅读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发现了一根世俗观念与传统文化的脉络,或者这便是理由与答案。


“聊斋”段氏:骄傲贵妇临终遗嘱,如果没生儿子,必须给丈夫纳妾

1、《聊斋志异》:骄傲的女性是怎么屈服认命的?

有个叫段瑞环的富翁,年过四十,还没有儿子。他很想买个妾,但妻子连氏说什么也不同意。段瑞环偷偷与一个丫鬟私通,被连氏发觉后,将这丫鬟打了一顿后卖了。段瑞环一天天老去,因为没有儿子,便想过继一个侄子。但他的侄子很多,看中这个,其他侄子都阻挠——他们都不愿别人独吞叔父家的财产,希望等他死后大家平分。在明清时代,女性基本是没有继承权的,即使是正妻,如果家中没有儿子,也只能分给侄子。眼见侄子们如此,厉害的连氏也毫无办法,也深为后悔。便做主为丈夫买了两个侍妾,不久她们都怀孕了。这一来,一家人便立刻理直气壮起来,哪个侄子再敢来胡闹,就直接顶了回去。无奈天不从人愿,一个妾只生了个女儿,另一个妾生下的倒是儿子,可不久就死了,让他们大为失望。不久段瑞环中风死去,段家侄儿便来灵前抢夺瓜分财产,连氏苦苦请求他们少拿点,至少给自己家留下一处良田生活。可侄子们根本就不搭理她,气得连氏唯有一边痛哭一边自责。


“聊斋”段氏:骄傲贵妇临终遗嘱,如果没生儿子,必须给丈夫纳妾

正在这时,忽然有个年轻人走进段家。他自称是段家的儿子,前来凭吊父亲。原来他是当初被连氏赶走的、曾经与段家老爷子私通的丫鬟的儿子。这丫鬟被遣嫁后五个月便生下了他,18岁时考中了秀才。后来养父去世,兄弟们分家时却没有他的份儿。这时母亲才告诉他,他本是段家的孩子,于是他前来认亲。连氏本来正在伤心难过,这时候凭空掉下来丈夫的一个私生子,立刻大喜。当即对侄子们说,我现在又有儿子了!你们赶紧滚蛋,拿走我家东西的,赶紧送回来,否则我就上告官府!侄子们相顾失色,很快都悄悄走了。

连氏便请这个儿子回家来住,改姓为段,从此生活在一起。连氏活了七十多岁,临死前叫来自己的女儿、孙媳等,对她们留下遗言:你们要记住,如果你们过了三十岁还没有生儿子,哪怕典当家产,也要给丈夫纳妾。没有儿子,日子实在是没法过啊!

这个故事出自《聊斋志异》,名为“段氏”。在众多花妖鬼狐的生动传奇中,它无比写实,讲述的就是平凡人间的生活。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读者,女人啊,你们在婚姻中一定要贤惠懂事,要主动给丈夫纳妾,否则就会自吞苦果,追悔莫及。


“聊斋”段氏:骄傲贵妇临终遗嘱,如果没生儿子,必须给丈夫纳妾

这个故事的立意充满了,与我们这个时代大相径庭,然而从中,我们却窥探到社会是如何欺负压榨女人的,以及为什么时代发展到今天,依旧深入到女人的骨髓男尊女卑的观念。

连氏原本是所谓的“妒妇”,她一直坚持平等的爱情婚姻,死活不愿不肯让丈夫纳妾。在夫妻生活中,她也有着极大的主动权,发现丈夫与丫鬟私通,直接遣走。然而最终,“没有儿子”成了她的软肋,众多侄子来哄抢她的家产,那么强势的女子除了痛苦谩骂之外毫无办法。却也不敢抗争——因为世俗舆论和法律都对她不利。最后竟然靠着一个被自己赶走的私生子才赢得财产和尊严,临死前给家中的女人们留下这样的“遗嘱”,以是否有儿子为条件,放弃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力,实在让人悲凉叹息。


“聊斋”段氏:骄傲贵妇临终遗嘱,如果没生儿子,必须给丈夫纳妾

2、《儒林外史》:努力抗争的女人只得到三分家产

与《聊斋志异》同时代的《儒林外史》有个类似的故事,便是“吝啬鬼”严监生死后的财产纠纷。

一生勤俭吝啬的严监生死后,财产由妻子赵氏和她的儿子继承,这个毫无争议。无奈不久,赵氏的儿子出天花夭折。没了儿子的赵氏选中了大伯严贡生最小的儿子为嗣子,准备依旧自己当家作主。无奈此时严贡生翻脸不认人,为了谋夺弟弟的家产,他不再承认赵氏是弟弟的正妻,坚称她还是妾(赵氏是由妾扶正的),没资格继承弟弟的家业。他让自己已经成年娶妻的二儿子作为弟弟的嗣子,逼迫赵氏搬到偏房去。


“聊斋”段氏:骄傲贵妇临终遗嘱,如果没生儿子,必须给丈夫纳妾

由妾扶正的赵氏虽然在身份比不上作为原配正妻的连氏,比她却比连氏勇敢。痛哭之后,她干脆自己来到县衙,向知县控告大伯严贡生。这个知县也是妾生的儿子,他感同身受地想起自己的母亲,便支持了赵氏。但严贡生不甘心,又上诉到知府那里,请求改判,没想到知府又发回了县里。为了得到家产,严贡生又利用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到处奔走,多方活动,最终按照他的意愿立了严贡生的二儿子作为严监生的嗣子。而赵氏呢,她只分得了严监生的三分家产,自己过日子去了。

因为没有儿子,连氏压根不敢抗争;赵氏努力抗争,虽然遇到了一个同情她的县官,却抵不过大伯的身份和人脉,最终只得到了三分财产,丈夫辛苦积攒、连两茎灯草都不舍得留下的万贯家财,大部分白白便宜了别人。没有儿子女人的悲伤,在这两段故事中,有着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


“聊斋”段氏:骄傲贵妇临终遗嘱,如果没生儿子,必须给丈夫纳妾

段家和严家都属于乡绅阶层,是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女主人的境遇尚且如此,更何况平民人家?而连氏,她曾经是那么骄傲的女子,她有能力管住丈夫,却抵挡不住世俗的力量,临终前竟然留下了那个颠覆她半生信念的遗嘱,实在让人悲哀叹息。

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对女性的轻视与冷酷一代代传下来,不知不觉融入了她们的血脉,让“儿子”成为她们的立身之本,成为她们的信念与追求。如此,让她们既怠慢轻视自己,也苛待自己的女儿,一如房似锦、樊胜美的母亲们……

女性独立自主易,想要抗拒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真是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