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金庸先生的作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嗎?

米蒿蒿


金庸先生的作品如果放在武俠小說上來看,他不算是前無古人,元末明初的小說《水滸傳》已初見武俠身影,雖然和金庸先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不一樣,但是確實有了江湖和好漢的身影。

而現代武俠小說,金庸也不是開創者,在金庸之前,梁羽生已經開始了武俠小說的創作,但不可否認,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上的創作成就是最高的。

金庸先生的作品後無來者,如果說是寫金庸這樣的武俠小說,那確實是很難有人超過他。

這與時代環境也有很大關係,金庸創作武俠小說的時候,當時的文學環境還是很嚴肅的,出現那麼通俗有趣的文學作品,大受讀者歡迎,他的經典作品又多,再加上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視獨大,把金庸的武俠小說拍了又拍,知名度和影響力,後來沒有一個作家能比得上了。

可以說,在武俠小說上的成就,金庸先生的作品是前有古人,後無來者。


默默共讀


  • 如果說文學價值,金庸先生的作品稱不上前無古人,但金庸先生將武俠小說發揚光大,也帶動了很多人進行武俠題材的創作。所以就武俠文化方面可以說前無故人。
  • 他的小說在華人地區的影響力甚至能比肩四大名著。更牛叉的是十五部小說部部經典。香港影視劇曾經如此輝煌,金庸小說佔了很大的功勞!無數巨星因為主演根據他小說改編的影視劇而走紅。
  •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個越女劍!先生一生的武俠創作鑄就了無數人心中的成人童話。
  • 先生走了,雖然是以94歲高齡仙遊,但我仍然很悲痛!

漠上獨釣


我認為沒有認真研究過金庸先生作品的人是不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我也沒有,所以我在此只提供一些金庸先生所獲得讚譽的資料。

國內許多大家嚴家炎、倪匡、馮其庸、溫瑞安等人都對他的作品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毋庸置疑的,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創作的大手筆。

嚴家炎先生認為,金庸小說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馮其庸在他的作品中提到:金庸是當代第一流大小說家,他的出現是中國小說史上的奇峰突起; 他的作品,將永遠是我們民族的一份精神財富。馮先生也說過:“金庸小說的情節結構是非常具有獨創性的,我敢說,在古往今來的小說結構上,金庸先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除了國內大家對金庸作品的高度評價,我還查閱了一些資料,可以反映金庸作品在國外的受歡迎程度。

金庸作品目前的英譯數量較少,浙江外國語學院摘取Amazon及Goodreads兩大網站上的金庸作品英譯讀者評價,整理並進行分析。得到結論:讀者對金庸作品英譯持肯定態度,且對類似作品有需求、對中國文化感興趣。

下面我截取了金庸作品英譯讀者評論高頻詞及形容詞表的一部分,幾乎沒有貶義詞。

綜上,金庸先生確實擔得起前無古人這一美譽,至於是否有後來者居上,我想這不僅僅需要一個好的作者,還要有個好的時代契機和一群好的讀者吧!


姒阿遠


我是樸一吹,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金庸的武俠小說,在武俠這個類目裡一定是空前絕後的,因為前人沒有他的高度和影響力,而今後也再沒有他那個時代的武俠文化環境。金先生可以說是中國武俠文學這個類目裡的集大成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但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說,金庸還算不上一流的文學家,原因有以下三點:

1、創作動機:商業化寫作。不是說商業化就低人一等,而是因為商業寫作迎合讀者與市場的特徵,決定了金庸武俠無法完成從“影響力作品”到“偉大作品”的躍進。

2、思想深度:傳統文化大雜燴。金庸武俠糅合了傳統儒釋道文化,是中國千年民間主流思想的再強化。儒家的擔當被強化成個人英雄主義,道家的內外丹術修煉被強化成各種蓋世神功,而佛教的因果論則被強化成善惡分明、非黑即白。這些都是成年世界的童話,與現實相去甚遠。

3、表達方式:缺少現代性探索。不能不承認,現當代文學藝術批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是現代性,所謂現代性,就是文學能否跟得上飛速發展的時代的步伐、為不斷迭新的時代提供新的思想樣本、表達樣本。所以我們會發現最近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是越來越難看懂得懂了,因為富於探索精神的文學接受面都不會很大。金庸武俠是明清白話武俠-民國武俠的集大成者,形式上多是章回體,表達上也並沒有太多創新可言,這是金庸武俠難登主流文學大雅之堂的最大硬傷。


如果不從純文學價值來衡量,僅僅從娛樂角度來講,說金庸武俠空前絕後,一點不過分。


樸一吹


金庸的作品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呢?嚴家炎先生將金庸的影響總結為一種“奇異的閱讀現象”。即持續時間長,覆蓋地域廣,讀者文化跨度大,超越政治思想分野。在中外的文學史,至今恐怕也能再找出一位擁有如此廣泛讀者群的作者。

那麼又是什麼造就了金庸作品如此獨特的影響力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讀這一問題。一是金庸在依靠著武俠創作逐漸走上“武林盟主”的過程中,不斷對武俠小說進行革新改造。二是作為一代小說巨匠,文學大師,金庸的筆完美的書寫了他的才華胸襟,以致他的作品容雅俗為一體。

金庸對武俠小說的革新曾被嚴家炎教授讚譽為“一場文學革命”,曾引起廣泛爭議。我們且不論金庸的革新是否稱得上為“文學革命”,但論之為“武俠革命”應算貼切。作為新派武俠的領軍人物,金庸博採眾家之長,廣納各樣文化。

金庸的革新中首先值得提及的是觀念的革新,金庸融現代精神於武俠作品之中。他對傳統武俠作品的一些觀念進行改造,雖然仍寫古代的題材,但浸潤著現代的精神。比如弘揚個性解放,其中充滿了現代的,民主自由的觀念。在《神鵰俠侶》一書中,楊過在封建禮教束縛最為嚴重的南宋與自己的老師同時也是自己的長輩----“姑姑”小龍女毅然走到一起,這在今天都是很少人難以做到的。千夫所指,寧死不回,從情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愛情確是感天動地,無比真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作為豈不是人性解放的前驅,自由平等的啟蒙嗎?

後人評蘇東坡,讚揚其拓寬了詞境以致“無事不可入”,同樣金庸對武俠小說的另一大革新在於拓寬了小說的內容:尤其是融入了中國具有各種豐富底蘊的文化。儒釋道宗,文史哲禪,無一不通;琴棋書畫,酒茶食居,無一不備。這在以往的武俠小說中是很罕見的。


90後新撕基


  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主要以小說見長。其主要小說可以用金庸迷歸納的一幅對聯所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14部作品分別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金庸的武俠小說作不以寫實見長,其人物創造主要來自作者自己的想象和歷史借鑑,其想象主要偏重寓言化和象徵化,它不直接來源於現實。

  金庸小說作為一種經典就恰恰在其超凡的功力在於他通過浪漫敘事構造上。通過對某段歷史處理挖掘,把自己構想中武俠世界“真實”的展現出來。金庸的武俠,不僅僅是寫武俠,更是刻畫出人世的眾生相,使讀者讀出人間的滄桑和百態。

  到如今,金庸小說的流播已經衝出華人世界,走得更遠。但是,研討金庸作品就可以說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嗎?

  金庸在創作過程中保持了武俠小說複雜的文學、文化、社會、歷史內涵,典型的創作了繁複多變的武俠文學。武俠小說在舊中國小說裡是文學流派的一個大的分支,它與傳統小說一樣也是由評話、彈詞、說書等演變而來的。

在內容方面,與武俠有關聯的單四大名著中就牽扯到三部;在形式方面,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並沒有多大區別,江湖恩怨、門派鬥爭、武林紛爭、男女愛恨、兄弟情義照例還是新派武俠常用的模式和顯揚的主題,它的複雜變化反映在小說的思想上。正如金庸所說:“武俠小說所繼承的,是中國傳統小說的表現形式,就內容而言,武俠小說和《水滸傳》差不了多少,當然寫的好不好是一回事,但形式是中國的形式,是繼承了中國小說的傳統。”

  分析到這裡,大家可能清楚了,金庸的的作品雖然足夠優秀,但絕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創作是無止境的,金庸也是借鑑前人的經驗才不斷形成自己的風格,後人也將在金庸作品的影響下寫出更好的文學作品。

  所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實屬恭維之詞,並沒有實際意義。


加碘的鹹魚


金庸武俠小說的另一大革新在於拓寬了小說的內容:尤其是融入了中國具有各種豐富底蘊的文化。儒釋道宗,文史哲禪,無一不通;琴棋書畫,酒茶食居,無一不備。這在以往的武俠小說中是很罕見的。所以說金庸的作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傾城維怡


我只認同金庸大師的小說是前無古人!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英雄出少年!中華兒女多奇智,一代更比一代強!


飛度花鄉


金庸的作品文學性更加來源於宗教文化的影響,文風鼎盛,字裡行間充滿獨到的哲理,用武學表現其性情,用情節表達他的思想!


持蓮手釋夢


在武俠小說領域,金庸是個華山論劍高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實際金庸小說的文學性打折扣,他是文學+武俠的集大成者。如紫砂文化作家、犯罪文學作家、農村題材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