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婚姻不是勢均力敵,理解包容才是婚姻最好的潤滑劑

今天是婦女節,祝天下所有的女同胞們節日快樂,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愛情電影《婚姻故事》,願我們都能透過電影,看懂愛情,獲得美滿人生。本片原定於2月28日在國內上映,也是由於特殊原因,撤檔了。具體上映時間待定,期待與它早日相約影院吧。

《婚姻故事》獲得六項奧斯卡提名,並最終由影片中扮演律師諾拉的勞拉·鄧恩獲得最佳女配。該片是寡姐自復聯4後的第一部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是第二部,寡姐在兩部電影中分別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和最佳女配的提名,雖然最終均未獲獎,但也能為寡姐在此片的表演正名。

《婚姻故事》:婚姻不是勢均力敵,理解包容才是婚姻最好的潤滑劑


01

根據觀影經驗,一般海報上的人物笑的越開心,故事的內核就越悲涼,可參考宋康昊《辯護人》和徐崢《我不是藥神》的海報,《婚姻故事》也是這樣。這部影片沒有花式撒糖,而是將鏡頭對準了愛情中的另一種結局——離婚,它是用離婚故事來講述一個關於婚姻的故事,所以也有網友笑稱《婚姻故事》為《離婚故事》。該片講述了戲劇導演查理和女演員妮可因為理念不合導致彼此漸行漸遠,兩人決定離婚的故事。

影片在一段獨白中拉開了序幕。查理說,他之所以會愛上妮可,是因為她讓人很舒服,善於聆聽,總能正確的處理各種瑣事,還能時時鞭策查理,在他看來,妮是以為優秀的妻子和母親。而在妮可看來,他會愛上查理,是因為他無所畏懼,能力強且很獨立,做事井井有條,考慮周到。

這可能是全片中唯一溫情的片段,因為這兩段獨白不過是他倆在心理診所對彼此的一個評價,就是這麼一對看起來恩愛且讓人羨慕的夫妻在婚姻的道路上也遇到了瓶頸,面面相覷的他們甚至都沒能在對方的面前讀出這封信。


《婚姻故事》:婚姻不是勢均力敵,理解包容才是婚姻最好的潤滑劑


02

隨後妮可帶著兒子從紐約來到洛杉磯,參加當地一部電視劇的試鏡,並讓兒子在當地一所學校讀書,而查理繼續留在紐約開展他的戲劇事業。經人介紹認識了諾拉律師,礙於情面,還是去見了諾拉,並向諾拉坦白了她和查理的一切,就這樣諾拉成為了妮可的離婚代理律師,一場離婚大戰也就拉開了序幕。

原來在這段關係中,妮可為了查理從洛杉磯搬到了紐約,從事查理的戲劇事業。多年的經驗積累下來,她的演技精進不少,可越是這樣,妮可演戲的心思,就越是蠢蠢欲動;妮可也曾向查理提議,讓自己也當一次戲劇導演,可查理每次都是敷衍的回答說下一次下一次。就這樣,妮可覺得自己失去了自我,成為了查理的附屬品,所以她才想要藉助這次回洛杉磯的機會,逃離這樣的生活,並與查理和平離婚。

而查理卻從未想過自己會和妮可會真的走到離婚這步,在查理看來,妮可去洛杉磯就是一次普通的出差,行程結束後,她就會帶著兒子回到紐約。但事實證明,查理的想法大錯特錯,妮可不僅要和他離婚,還請了律師,其實從這些情節也能看到兩人的價值觀,已經成為他們之間最大的分歧了。

《婚姻故事》:婚姻不是勢均力敵,理解包容才是婚姻最好的潤滑劑


03

都說離婚打官司是現代文明人最撕破臉皮的時刻,所以影片中律師傑馬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臺詞:“刑事律師會看到壞人最好的一面,而離婚律師會看到好人最壞的一面”。因為律師的介入,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和自身的利益,雙方的立場可謂是劍拔弩張,且在律師眼中,對方基本上成為世界上最壞最惡毒的父親和母親。

《婚姻故事》:婚姻不是勢均力敵,理解包容才是婚姻最好的潤滑劑


影片的高潮部分,是通過法庭上的交涉後,雙方私下見面,開始了一場將近十分鐘的撕逼名場面。妮可反覆控訴查理的自私,且從不諒解她的想法,且一直把她當做一個附屬品;查理也覺得妮可不可理喻,這一刻兩個人對彼此的埋怨全部傾瀉而出,而此時的他們似乎都已經忘了,要和平離婚的協定。兩人從步步為營到針鋒相對,再到全面爆發,最後偃旗息鼓,細節把握得精準而生活化,當然這也是影片主題矛盾的升級。

《婚姻故事》:婚姻不是勢均力敵,理解包容才是婚姻最好的潤滑劑


04

最終兩人經過一次激烈的爭吵後,都冷靜下來,並各退一步,完成了離婚手續。離婚後的妮可重新找回了自己,甚至獲得艾美獎最佳導演提名,而查理為了兒子也待在洛杉磯拍攝電影。

結尾查理來到妮可家裡,看到片頭妮可寫給查理的信,讀完之後,查理不禁哽咽,曾經的他們是一對眾人羨慕的夫妻,可如今卻分道揚鑣,如果曾經兩人都能給與對方更多的關心的理解,可能結局就不會像現在這樣。

其實在世俗意義上,查理算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他愛老婆、愛孩子、高大威猛,前途無量。但他犯了兩個錯,一是將妻子的付出視作理所當然,明明妻子做出了十年的犧牲,他還認為她在無理取鬧;二是出軌,所以最終他輸掉了這場離婚大戰,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夢想,還搬來了洛杉磯。


《婚姻故事》:婚姻不是勢均力敵,理解包容才是婚姻最好的潤滑劑


05

《婚姻故事》是根據導演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所以片中很多情節比較貼近生活,使得故事很有真實感和感染力。尤其是那十分鐘的吵架名場面太過真實,所以這位編劇(也就是導演本人)是將生活看的多透,才寫出這樣的臺詞。

雖然現實生活中也會出現,對越親近的人,就越容易表現出肆無忌憚的惡意,因為我們知道,不管說出什麼樣的話,對方都不會離開自己,可是這種心理其實是錯誤的。再緊密的親密關係,也招架不住肆無忌憚的破壞,所以珍惜每一個身邊人,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

雖然激情是愛情的開始,但能守住平凡,才是愛情最好的歸宿。愛情中最讓人無力的地方,就是平凡的生活慢慢磨平激情的稜角,抱怨就應運而生,而此時相互的包容、理解和體諒才是最好的潤滑劑。


題外話:為什麼昨天推送《小婦人》,今天推送《婚姻故事》。

因為little women是聚焦於女性獨立成長的一部影片,很暖心,很治癒,與女生節的氣質很符合。而今天推送《婚姻故事》是因為女性在婚姻中的主體,在婚姻生活中犧牲最多的也是女性,她們的偉大值得尊敬。雖然婚姻故事講述的是離婚故事,就像戰爭片通過表現戰爭的殘酷來凸顯反戰思想,婚姻故事也是想通過離婚來告誡我們要珍惜身邊人,理解、包容和信任才是親密關係的催化劑。

《婚姻故事》:婚姻不是勢均力敵,理解包容才是婚姻最好的潤滑劑


有意思的是,《婚姻故事》的最佳女配勞拉·鄧恩在《小婦人》中扮演四姐妹的母親。《小婦人》的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和《婚姻故事》的導演諾亞·鮑姆巴赫在現實生活就是一對戀人,兩部作品分別是兩人自編自導,兩部作品均入圍六項奧斯卡,這對導演情侶也在奧斯卡上演了“相愛相殺”、“衝奧撒糧”的好戲。最終兩人分別斬獲一項奧斯卡金像獎,有才華的人,總是這麼容易相互吸引。這兩部影片的口碑較好,都值得推薦,祝福兩位導演以後拍出更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