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今天,辦公室小王提交了離職申請,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挺驚訝的,在我的印象中,小王一直是個工作勤勤懇懇,有責任心,性格成熟穩重的人。這次突如其來的辭職,是我意想不到的。

每一個突然辭職的成年人,都是經歷過無數個夜晚的深思熟慮,只是旁人看不到而已。

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跳槽有風險,裸辭需謹慎。

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離職前想象著離職後能有時間出去旅遊,睡到自然醒,整天躺在床上刷劇,約上三兩好友聚餐happy。什麼時候玩夠了、玩累了,就繼續找個工作上班。然而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大部分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想趁離職後有時間能出去旅遊,卻發現自己卡里沒錢;想睡到自然醒,每天卻醒的比上班時還早,覺得把好不容易得來的時間花在睡覺上很浪費;想約好友出來吃飯聊聊天,發現朋友不是要上班就是很忙沒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你沒存款,沒有足夠你半年生活經濟來源的話,別輕易裸辭,找工作的空窗期越久越焦慮。

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欲攘其外,必先安其內。

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找工作也是一樣,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會使人喪失談判的底氣。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求職者,和一個沒有短期經濟壓力的求職者,他們誰更有底氣和Hr討價還價呢,誰的選擇會多一點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不要給別人攻擊你弱點的機會。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在舒適區積累實力

學會未雨綢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平時不積累實力,找工作時遇到了好工作也面試不上,與其到時候感概後悔平時沒提升能力,不如從現在開始積累實力,提前為未來佈局。

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

時刻抱有危機意識,不要讓溫水煮青蛙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在一個安穩舒適的環境下待久了,誰都會慢慢放鬆警惕,對危險的敏感性降低,這是所有動物的本能,我們也不例外。


同時提升除本職工作技能之外的能力

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一個人的能力分為2種,一種是專業能力,一種是底層能力,也可以說是基礎能力,通用能力,普世技能。專業技能如果說能讓你走的很快,那底層能力可以讓你走的更遠。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什麼是底層能力呢?舉個例子吧,一個會話說,善於溝通,並且能讓大家都喜歡他的人,那他的情商一般都很高;一個愛思考,對事物有自己見解的人,那他對事物的看法、觀點是一個不愛思考的人完全跟不上的。

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各種專業能力不需要所有人都會,但底層能力每個人都應該要去學習、增強。它不分職業,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它,使用它,從另一方面來說可以使專業能力更上一個臺階。它們之間有的存在相輔相成的關係。假設你是一個技術人員,通過學習溝通交流、口才與演講的能力,是不是能比不善於表達的人,更能得到上司的青睞或晉升的機會呢。


可以待在舒適區,但一定要有說走就走的能力

工作不能埋頭苦幹,光會做不會說,也不能光會說不會做,要既會做又會說。

專業能力加上底層能力才是一個人最硬核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