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能力?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工資

如果你是工薪階層

你覺得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工資?

學歷?能力?背景?資歷?價值?

收入怎樣確定才合理?


剛畢業出來工作,大家還會看學歷。學歷高的,不僅工作好,工資還高;學歷不高的,兩者都差強人意。起初,大家都這樣以為。但是你認真做下去,你會發現,跑得最快的,永遠是那一批一直努力的人。

大學就像輛火車清北是軟臥,985、211是硬臥,普通本科是硬座,專科等是站票,到達目的地後,沒人關心你是怎麼來的,只關心你會幹什麼。


領悟力差,有多致命?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一個人的理解力、領悟力差,到底有多致命?


有網友如此回答:“致命倒不至於,頂多像我中了魔咒一樣,每個工作幹不到倆月就被老闆暗示辭職,三四個了吧,都沒超過倆月,惡性循環了,開始不敢找工作。怕魔咒如期而至,怕領導突然找我談話。說實話,再被勸退一次我可能就瘋掉了……”


天啊!這還不夠“致命”?


後果如另一個網友回答,“會覺得活得很累,而且容易遭到別人的白眼,很難融入人群。”


領悟力關乎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也關乎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視野和悟性。領悟力高的外在表現就是工作上手快,學習進步大,談吐有內涵,遇事有主見。


這些能力你都可以擁有,領悟力不是天生的,是可培養的一種能力,要想成為精英,就要在工作中不斷培養自己的領悟力。


畢業後,決定你工資的,是你的工作能力;而決定你工作能力的,是你的領悟力。


深度 | 學歷?能力?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工資


不可替代,是你漲薪的關鍵


工作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種聲音:工資好低!工作好累!公司好差!特別是一看到銀行卡餘額,有的人就開始埋怨公司小氣、老闆不公,“我這麼努力,就給我這麼點兒錢?”

比起一些自帶幽怨體質的職場人,那些抱怨裡夾雜著委屈的人更讓人心疼:為什麼他的學歷沒我高,薪水卻比我高?明明是同一日入職的同事,為什麼他拿的工資比我多?


真正決定你工資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職場“身價”,但不是每個期盼著加薪的職場人,都認真思考過自己所在崗位上的貢獻和價值。


10個不同的客戶你都能談下來,你就比談下9個客戶的員工具有不可替代性;


100個產品你都能推銷出去,你就比推銷出90個產品的員工具有不可替代性;


說白了,同樣一件事情別人只能做80分,你能做到100分,那20分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你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你的工資高低!


深度 | 學歷?能力?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工資


增加個人知識管理,提升自己


網絡上流傳著一個“你屬於幾K?”的段子:

月薪2k,對出勤率負責;5k,對按時完成率負責;8k,對質量負責;12k,對小團隊的情緒負責;16k,對到款率負責;20k,要想著怎麼保住自己的飯碗;40k,保住部門;100k,保住大部門;100k+,考慮如何創造機會給人存活;500k,優化所在領域。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職場“身價”,但不是每個期盼著加薪的職場人,都認真思考過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貢獻和價值。尤其對於在職場摸爬滾打了三四年的白領來說,“自我估價”必不可少,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加薪攻略”也很重要。


人在職場,你的能力和價值,取決於你擁有的知識和使用知識的技巧,我們稱之為“知識管理”。可以說,個人知識管理是職場必修課,也是優化自己,提升職場身價的有效方法。


只有對個人知識結構進行有效管理,你才能在自己關注的領域裡獲得最新最全的知識,進行深度的再思考,才能成為老闆眼中高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達人,提高自己的職場身價。


深度 | 學歷?能力?是什麼決定了你的工資


說了這麼多,雖然看著簡單,但實施起來卻有點困難的。你必須一如既往的認真工作,一如既往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才能不被時代淘汰,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現在的工資,不代表未來的狀態;現在的狀態,決定你未來的工資。


-END-


更多財稅資訊,更多一站式企業籌劃

請關注工貓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