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总医院援鄂队员的战役日记:“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

徐矿总医院援鄂队员的战役日记:“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

  2月13日,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那是我支援武汉的第一天,距今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

  今天,我们支援武汉满月了,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努力。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有点佩服我自己。

  护士,很多都是一些细腻的活。与平常在医院上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因为无家属陪护,所以生活上的护理就会更多一些。比如,为病人发饭。看似很简单的发饭,可是一个中午下来,也感觉要了自己半条命。

  首先,要推着平车去1楼取饭,刚开始,病房里病人多,有近70位病人,还有病人要吃两份菜,午饭时,有汤,还有水果,经常是整整3大箱都不够装。因为我是男护士,每一次上班取饭我都会去,可能平常这3大箱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可是穿上厚厚的,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两层外科手套,还有那重重雾气的护目镜,在一层又一层的的包裹下,真的是有些力不从心。可每一次,病人接过饭,那微微一笑的满意,和发自肺腑的一声谢谢,还有那竖起的大拇指,让我心中充满了甜蜜,再苦再累也值了。

  “打针,发药,喊医生“是对护士最简单的概括,很多时候,护士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活。比如说,心理护理。还记得病房里的一位24岁的小伙子,和我年龄差不多。

  每一次,去病房做操作,他都会问我,什么时候能出院,什么时候能回家。我把自己来武汉的经历和他说了以后,告诉他,我也是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了,一个多月没有见过家人了,我们是男子汉,要坚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我们的春天肯定不会远。以后,每一次再去给他做治疗,他都会积极配合,有时还主动找我谈心,说疫情结束之后,还要请我吃饭..........

  短短的一个月,有太多的感动,很多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却传递着厚重的爱。

徐矿总医院援鄂队员的战役日记:“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

  今天,是来到武汉的第30天,白班,迎着这早春清晨的一缕阳光,满怀期待的踏上了班车。

  最初的忐忑不安经不住时间的磨练,现已泰然自若。车上已彼此熟悉的同事们,问候着,叮嘱着,鼓励着。

  还记得刚来到武汉的第一周里,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彼此,不熟悉的工作模式,不禁让人产生距离。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同事的理解和包容下,生活与工作都步入正轨。

  上班时,医院里老师们叮咛嘱咐,做好防护,保护自己。

  下班后,宾馆里姐妹们相互照应,关心,领生活用品。

  休息时,宾馆里提供的健身设施,也让我们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徐矿总医院援鄂队员的战役日记:“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

  20区36床的病人突然增高,我反复给测量他量3次都高。汇报给医生后,我查他的记录以前没高过,医生让观察过半小时再量。我就去病房里问他的情况,得知不久前他打电话和家人吵架了,然后陪在他身边和他聊聊天,安抚他,半小时后血压正常了。

徐矿总医院援鄂队员的战役日记:“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

  现在病区的患者一天一天在减少,每天都有治愈出院的病人,还有隔着防护服对我们点赞的病人,虽然我们的工作很普通,但是也阻挡不了心情的激动澎湃,这是武汉的努力,这是中国的胜利。

  听说淡粉色的樱花已经悄悄来到了这个生病的城市,武汉啊,希望就在不远的前方了!

徐矿总医院援鄂队员的战役日记:“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

  下午做消毒工作时,15床的大叔自告奋勇要帮忙拖地,一开始我们是强烈的拒绝的,可是大叔一米八几的身高,再加上矫健的身姿,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大叔拖起地来驾轻就熟,我就开玩笑的问他,一看您就经常在家里做家务,而且是一把好手!大叔自豪的说,我年轻的时候当了八年兵,而且非常喜欢运动,住院这段时间没有机会活动腿脚,早都想找机会运动运动了。

  当得知大叔已经近七十岁的高龄,我一脸惊讶,佩服的不行。

  在我们相聊甚欢时,大叔隔壁床的小伙子从病房伸头笑眯眯地询问:“明天能安排我来拖地吗?”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方舱医院轻松欢乐的场景。

  祝愿所有的患者都能早期康复,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徐矿总医院援鄂队员的战役日记:“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

  援鄂一个月整,看到今天武汉新增降到个位数。看到今时今日举国之力取得的好成绩内心是激动的,高兴的,自豪的,更是信心满满的。

  今天是到二十一病区隔离区上班,上班前组长就把床位给我们分配好,接完班后,我坐电脑旁仔细看了下所管病人的信息、治疗与护理。其中39床奶奶73岁,化验单显示D-二聚体6.68mg/L,已经远远超过正常值,这个奶奶D-二聚体如此高,非常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医生也给开了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用于抗凝治疗。平时这个病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卧床面罩吸氧,下床活动时间很少,这样以来,更是增加了形成下肢深血栓的风险。在与当班医生确认过后,我来到床边指导病人做床上功能锻炼。

  奶奶人很亲切,面罩吸氧还坚持要带上口罩,生怕病毒传播给我们。我给奶奶解释了做床上功能锻炼的必要性,给她指导踝泵运动及直腿抬高运动,告诉她这样做的目的及意义。并看着她自己做几次,奶奶很配合,学的很认真,也很快就能独立做了。邻床的奶奶也在认真的听,认真的学,还说这个运动真不错,能缓解肌肉疲劳,腿都不酸了。

  我告诉奶奶要坚持做,怕她记不住时间,我通俗地说,像吃饭一样,每天3~5次。当我要离开病房时,奶奶叫住了我,她问像她这个年纪的有治好出院的吗。当时,即使带着厚重的护目镜,也能感觉到奶奶那渴求的眼神。我告诉她,放心吧,昨天一个80多岁爷爷都好转出院了,您也要不了多久就好了。

  徐州163人接管整个10楼,一个月的奋战,陆续很多病人都出院了,我相信清零要不了多久!加油!

  五、徐矿总医院援鄂医疗队员——佟艳飞

徐矿总医院援鄂队员的战役日记:“汇聚起我们点滴的力量”

  支援武汉已有一月,我们也从刚开始的紧张、生疏,变得更加从容、谨慎。

  但面对患者同胞,我们的关心、心疼,不曾改变,反而更加用心。

  带特产、水果、生活用品,只是想给他们无聊而又紧张的住院生活增加一些调剂。

  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用专业的知识,通俗的语言帮助他们认识了解疾病。

  一次次听到他们感动的话语、看到他们感动的泪水,我们的内心更多的是不舍。

  由于长时间的佩戴三层手套,我的手腕已长满红疹,奇痒难耐,有的已经被我抓破,武汉的老师送来了维生素E乳膏,两天就帮我解决了问题。

  怕我们饮食不习惯,他们有送来了自嗨小火锅,自制淹萝卜等等,这样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前两天我的班,由于患者的人数下降,我们的排班模式也有所改变,人员也从七人降到了六人。临出发前,又一个战友由于胃部不适临时调休了,我们又少了一个人。

  可能是由于早上喝酸奶的原因,工作才刚开始,我觉得肚子不大舒服。护士长建议我出舱,如果我出舱了,我的办公班由谁来顶?考虑再三,决定再等等。

  由于人员的减少,今天的工作显然有些忙碌。护士长有些呼吸不畅,屋漏又逢连夜雨。需要我们准备做的治疗和护理量还是很多,隔着护目镜,面屏,三查七对,双人核对,一个都不能少。

  护理班少了两个人,为了缓解他们的压力。工作的间隙,我主动帮助他们核对药物,准备雾化药物等等。

  护士长不舒服,我将整理好的医嘱逐一汇报,并帮她完善了交班报告。忙碌让我忘记了自己的不舒服。

  战友的一句,有什么不想做的、做不了的,交给佟姐,她一定会帮你完成。是对我这一段时间工作的认可。

  护士长的一句,你太能干了,评优,我一定要选你,是对我的鼓励。

  我们是一个团结互助的团队。

  加油,胜利已经在向我们招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