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軍&付軍&金嚴

趙光軍:“斷臂所長”的家國情懷

趙光軍,男,1970年5月出生,1989年3月參軍入伍,199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3年7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鄂倫春自治旗公安局克一河鎮派出所所長。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2019年12月25日夜,克一河鎮派出所按照上級的工作部署組織開展治安清查行動,趙光軍不慎滑倒,右手腕骨折。醫生建議他到外地做手術,他考慮到元旦春節臨近,安保工作面臨著嚴峻考驗,他不能離開崗位,所以,他就打上石膏繃帶,忍著痛重返工作崗位。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將面臨的是一場更加嚴峻的考驗。

2020年春節將近,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並迅速向全國各地蔓延開來。當地處祖國北疆的鄂倫春旗克一河鎮百姓對這場疫情渾然不覺的時候,趙光軍卻格外地警覺,因為在17年前抗擊非典戰鬥期間,他的家庭曾經付出過慘重的代價,對此他記憶猶新。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1月23日,武漢封城。得知消息後,他敏銳的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連夜跑到藥店,敲開門購買了一批口罩、酒精,然後他又給外地的親屬朋友打電話,前後訂購口罩上千支。第二天清晨,他早早來到所裡組織召開動員會,然後向鎮領導作了彙報,並建議由公安、社區、醫院三個單位組成聯合排查組,對外地返鄉人員進行清查,對全鎮進行封控,這一舉措比其他地區提前了三天。

克一河鎮地處大興安嶺腹地,毗鄰牙克石市、根河市,是鄂倫春旗的西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雖然克一河鎮鎮區面積只有28平方公里,三個社區委員會和一個行政村,人口8487戶、18071人,但卻有一個火車站、三個公路進出口,這對於只有10名正式民警、6名輔警的派出所隊伍來說,防控壓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趙光軍沒有畏懼,因為他知道與祖國共克時艱的時刻到了。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趙光軍一刻也沒有停歇,他一面協調轄區單位借來移動板房、床鋪、被褥、桌椅配置在各個路口和小區門口,一面指揮責任區民警和小區物業對居民區出入口進行封堵。當各包聯單位進駐各小區進行封控排查時,這些基礎設施已經全部到位了。大批幹部進入社區,很多人沒有口罩,鎮領導一籌莫展,趙光軍自費訂購的口罩及時到貨,解決了鎮政府的燃眉之急。

1月25日,牙克石市出現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隨後,鄂倫春旗周邊的嫩江地區、加格達奇、齊齊哈爾、莫旗先後出現嚴重疫情,可謂四面楚歌,尤其是加格達奇地處鄂倫春旗腹地,堪稱“心腹之患”。而克一河地區有牙林線鐵路和G332國道穿境而過,防控形勢異常嚴峻。平時不著家的趙光軍更加忙碌了,他吊著一條斷臂,在每次火車進站之前,他都趕到車站帶隊嚴查嚴控,不放過一人,然後驅車在鎮區巡邏,順道查看路口卡站工作情況。入戶排查緊張的時候,他主動承擔起武漢、湖北等返鄉人員的排查工作和全所的案件處理工作。每天晚上他都蹲守在卡站,帶領民警毫不鬆懈的檢查著過往車輛。這不僅僅因為他是所長,還因為50歲的他是所裡最年輕的正式民警。就這樣,趙光軍就像陀螺似的不停歇的旋轉起來,從白天忙到晚上,如果不是需要換洗衣物,妻子幾乎見不到他。每每一天忙下來,斷臂就腫脹起來,疼痛難忍,所裡的同志們看在眼裡,疼在心上,都勸他不要把急難險重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讓大家分擔點,他總是笑笑說:“沒問題,我能行”。其實,身體的痛楚對趙光軍來說能夠忍受,而他心裡的痛楚卻讓他感到痛徹心扉。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2003年春季,趙光軍姐弟四人同赴抗擊非典一線,就在這期間弟弟在撲救山林大火時不幸犧牲,成為了革命烈士。趙光軍的父親——一位昔日的全國勞動模範,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精神失常了。他感覺趙光軍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他每天必須要看到趙光軍,否則就不停的給趙光軍打電話,即便趙光軍在電話裡反覆告訴他自己沒事,他都不相信,直到看到趙光軍本人。從那時起,趙光軍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父親。

防疫阻擊戰打響之後,趙光軍無暇顧及父親,也沒有再接到父親的電話。有一天,細心的社區幹部告訴趙光軍,他的父親每天都早早地站在小區門口的柵欄邊,直到巡邏的警車駛過,老人看到趙光軍的身影才安心回家。趙光軍聽說後特別揪心,他懂得自己的父親——這位老黨員、老模範知道自己的兒子是黨員、所長,必須衝鋒在抗疫一線,但舐犢之情讓老人日夜不安。趙光軍馬上趕到父親居住的小區門前,他看到了冰天雪地裡,80多歲的父親站在凜冽的寒風中,眼巴巴地等著看他一眼,不覺間,淚水已奪眶而出。他心疼父親,但全鎮百姓的生命安全,就係於他和戰友們的身上,家事再大也都是小事,所以他只能選擇義無反顧。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趙光軍出生在克一河鎮,生於斯,長於斯,他熟悉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所裡的同志們都稱他為活地圖。鎮裡的人知道趙光軍這個名字的並不多,但提起“趙三兒”大家都知道。封控之初,鄉親們不適應,上街不帶口罩、吵吵鬧鬧的事情經常發生,他就帶領民警走上街頭髮宣傳單,苦口婆心的勸,沒有口罩送口罩,腿腳不好的上下樓不方便,缺什麼他就買好送上樓。2月15日,趙光軍在路面巡查中發現一位老人沒戴口罩外出就上前勸阻,但這位老人不但不聽勸,還辱罵推搡趙光軍,同事們異常氣憤,但趙光軍卻為老人送上口罩,並告訴老人“如果你不想讓你家人被感染,最好自己帶好口罩”,老人最終被感動了,並連連道歉。趙光軍隨後告訴同事們,這個老人年近七旬,做過心臟支架手術,還有一位90多歲的老人要照顧,處罰不是目的,動員全民防範才是根本。這件事在全所引起很大震動,疫情期間如何服務群眾,一時間成為全所民警熱議的話題。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經過不懈努力,小鎮居民的防範意識很快得到提高,只要有違反防疫規定的情況,居民們都會給派出所打電話。正月初二中午,一位群眾給趙光軍打電話,反映前幾天一浴池老闆說到有一家四口從湖北迴來的人曾到浴池洗澡。趙光軍立即警覺起來,因為派出所掌握的數據裡沒有這一家四口。問詢社區也不掌握,趙光軍立即找到浴池老闆,幾經反覆才回憶出一些模糊的情況,瞭解到這一家人的大概住址。趙光軍率領民警對該區域進行挨家挨戶的查訪,終於找到了這趙姓一家四口,查實他們近期從湖北返回的事實,落實了管控措施。居民吳某的女兒劉某春節前從武漢返回,但吳某卻向社區人員說女兒是從黑龍江加格達奇回來的,得到知情人的反映後,趙光軍立即安排民警到其家中核查。一開始吳某仍堅稱女兒是從加格達奇回來的,並且不讓民警和劉某見面,趙光軍出馬後,亮出了劉某長期在南方開美容院的關鍵事實,吳某見無法隱瞞,只得坦承事實並認錯。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據統計,防疫阻擊戰打響以來,趙光軍帶領全所民警和包聯單位同志們共同努力,準確核查外來人員總數1400餘人,其中來自重點地區人員636人,來自湖北人員13人;檢查站檢查車輛2200餘臺次、2800多人;查處治安案件6起,發出告誡書50多份。截至目前全鎮未發現確證病例和疑似病例。趙光軍每天吃住在派出所,日均工作18個小時以上,他駕駛的警車平均每兩天就能耗掉一箱汽油。趙光軍就是這樣日夜不停地奔波在抗擊疫情的征途上。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付軍:“疫”無反顧,“付”重前行

付軍,男,達斡爾族,46歲,中共黨員,1992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扎蘭屯市公安局繁榮派出所所長。從警多年來,付軍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的踐行著自己的使命和擔當,全力維護著轄區的平安穩定,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先後被評為自治區經偵系統執法破案標兵、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先進個人、扎蘭屯市公安局優秀民警。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付軍臨危不懼,義無反顧,負重前行,帶領全所民警加強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始終衝鋒在“疫”線。繁榮派出所轄區面積2.96平方公里,人口有24379人,有四個社區,有50個居民小區,街面商鋪2000餘家,所裡目前民警只有 13人,有時候一天的接警能達到20餘起。疫情期間共有1469名外來流動人員流入轄區,在做好日常接處警的同時,民警們還承擔著小區人員登記和摸排重點人員“三包一”管控的任務,平均一個民警就要管4個小區,管1875人。

為了更好地肩負起核查外來流動人口的重任,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付軍決定成立黨員突擊隊,但鑑於疫情的嚴峻形勢,大家在私底下偷偷都叫突擊隊為“敢死隊”。那一天付軍把大家都叫到了一起,他說:我是黨員,我第一個參加,你們還有誰要參加。我報名,我報名..........一時間年輕民警紛紛都要參加。望著大家還有些稚嫩的臉龐和堅定的目光,破天荒的,付軍的眼睛裡像是進了沙子,淚水直在眼眶裡打轉,他心裡知道,這些孩子的家長把他們託付給公安局,公安局黨委又把他們託付給了自己,這是信任更是責任,一旦這個時候發生有一名民輔警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情況,單位裡的所有人都要面臨被隔離的風險......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疫情防控工作期間,有任務,有危險了付軍每次都是第一個上,特別是又一次社區報告一名男子長時間出現了發熱,咳嗽等高度符合疫情的症狀,但本人態度惡劣拒絕配合社區人員和醫務人員的工作,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裡,大家對於發熱,咳嗽都很敏感,付軍又是第一個衝了出來,站在了前面,戴著口罩就去了醫院,到了醫院看見付軍只戴了口罩就過來了,醫生趕緊把他攔了下來,拿來了一套防護服讓他穿上,醫生問他來的時候為什麼不直接穿著防護服過來,付軍笑了笑沒說話,當時所裡只有一套防護服,用了就沒了,他想把它留給所裡的孩子們。起初男子仍然是脾氣暴躁,冷言冷語,但付軍仍然耐心的勸說著溝通著,講著講著男子也消了氣,表示會積極配合醫院的隔離和檢查工作。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有直觀的感覺,和疫情面對面,說和做永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是一種想一想都會後怕的感覺,身為黨員,身為一所之長,他說以前,現在,將來,第一個衝在前面的人必然是我,也必須是我!

始終堅守在“疫”線。付軍就一直堅守在所裡,白天他帶著民輔警深入各個小區挨家挨戶的核查外來人員,怕小夥子們做電梯不安全,付軍就帶著大家爬樓梯,三天就磨破了兩雙襪子;晚上付軍又要帶頭梳理所裡近期發生的案件,在確保案件事實調查清楚的同時也要做到快審快判起到震懾作用,平時喜歡和大家談談心的付軍在這段時間裡眉頭總是緊鎖著。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所裡的老同志都知道付軍的身體其實並不好,2017年的時候因做過一次大的胃部手術,術後整個人體重從190斤直接掉到了現在不足140斤,醫生在手術後告訴他手術如果再晚點就可能病變成癌症,要求他每三個月必須複查一次,家人擔心他的身體總是催促他按時複查,他嘴上說好的,馬上,轉過身又忙起了工作,工作累的時候胃一疼才想起來已經很長時間沒去醫院複查了,當初說好的定期查最後也變成了延期查。而對於所裡的民警們的安危,付軍卻總是在心裡惦記著,記得很清楚,心疼每天在外奔波的民警們付軍要求他們每四個小時更換一次口罩並親自監督,口罩數量不夠就從自己家裡拿、從朋友那裡買,可自己有時候一個口罩戴了又戴,別人問起來他總是說剛換的,剛換的。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始終情懷在“疫”線。平時的工作中,付軍更是一個親民愛民的“父母官”。他常常告訴大家,面對疫情群眾難免有恐慌情緒,面對硬性的管控措施難免不理解,這都很正常,每個民警對自己包片的小區都必須落實好幫扶措施,其中有一家居民的孩子剛剛從齊齊哈爾做完手術回來,社區按照規定要求一家人必須全部集中隔離,考慮到孩子術後身體還很虛弱,孩子父母堅決不同意,甚至與社區工作人員發生了幾次嚴重的口角,但疫情期間規定所有人都要遵守,這是關乎全市疫情防控大局的問題,怎麼辦?!這時候孩子的父母想到了付軍,懇請他幫幫孩子,帶著哭腔的母親甚至都說出了只要付軍能幫助孩子解決眼前的困難就要給他跪下感謝的話語,付軍親自到社區瞭解情況,社區表示不能因為他一家就破壞了疫情防控隔離的規定,付軍一邊要做社區的工作,一邊還要向上級領導部門彙報此情況寫申請,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在家居家隔離,爺爺奶奶集中隔離。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在繁榮派出所全所人員的努力下,轄區群眾從最開始的不理解,有情緒,慢慢變成了理解,感動,支持。比如有一天,一個小夥子突然跑進值班大廳,放下一個用煙盒包裹的物品轉身快步離開,付軍試圖上前追問,但這個小夥子早已失去了蹤影,打開外面包著的煙盒是5000元現金,在煙盒上還寫著這樣一句話:請用給守護扎蘭屯的英雄們一點溫暖,落款是:我是扎蘭人。轄區內居民也通過自己的方式支持關愛著民警,紛紛為繁榮派出所送來口罩、護目鏡、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液、大米、白麵、食用油、方便麵、火腿腸、奶茶、飲料、礦泉水等物品累計價值達18000餘元。


他是所裡的“主心骨”,他是忘我工作的“拼命三郎”,他也是群眾最親近的“貼心人”,他也是黨員模範的“先鋒號”,他就是扎蘭屯公安局繁榮派出所所長—付軍。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金嚴:“鉚”在社區疫情防控的螺絲釘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隨著達達民警抗疫漫畫的走紅,一張帶頭盔的畫頁也進入大家的視線,他就是海拉爾分局呼倫街派出所的社區輔警金嚴。從警11年來,他始終堅守在社區警務第一線,用腳步丈量社區平安。日子在不知不覺間悄悄溜走,留下了他一路風塵僕僕的足跡。11年的時間,他負責的社區從低矮的棚戶區變成了林立的高層建築,變化的是社區環境,不變的是他忠於職守、默默奉獻、始終如一的為民情懷。身為社區民警的他,調解過鄰里糾紛、破過偷竊案件,制服過犯罪嫌疑人,抓捕過在逃人員,這次疫情,他像一顆螺絲釘天天“鉚”在社區,既當好疫情防控“管控員”和“宣傳員”,又做好服務轄區商戶復工復產“服務員”,切實築牢社區疫情防控網,確保社區涉疫人員排查100%精準率。


疫情襲來,管控社區不留死角

1月25日,初一,內蒙古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就是警情,呼倫貝爾市公安局第一時間響應,全市公安民警停止休假、全員上崗。金嚴立即趕回派出所報到,請纓戰“疫”,社區防控工作當務之急是摸清轄區內外來人員底數,是打好疫情防控戰的基礎。他按照所裡統一工作安排,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像一顆“螺絲釘”,牢牢地“鉚”在社區,和社區網格員採取電話核查和入戶登記的方式對責任區住戶和場所進行地毯式、網格化排查,尤其是對外來人員的返回時間、交通方式、車次、座位號進行了詳細的登記。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重在發動群眾,每次排查走訪,他都耐心向居民宣傳防控措施,叮囑大家少出門、不聚集、出門戴好口罩,做好自身安全防護。短短2天時間裡,他的足跡遍佈轄區內三個小區、35棟居民樓,累計摸排3012戶、人員6437人,排查出外來返鄉人員240人,做到無一脫管、無一漏管、無一漏查,精確率100%。在疫情爆發初期,因為部分群眾對疫情不夠了解,聚餐、打麻將仍時有發生,金嚴所管轄的轄區內有28家飯店、1家麻將館,他一家一家排查走訪,溫言軟語勸導,好在轄區商戶對他熟悉,經他耐心細緻勸導宣講,社區29餘家行業場所主動關停營業。1月31日凌晨深夜1點,呼倫街派出所接到核查線索,正在值班的金嚴和同事立即趕到居民家中,因當時局裡籌措的護目鏡還在途中,為了讓居民安心選擇帶上頭盔,就是開篇提到的達達漫畫原型的由來,核查過程中,他的面罩被霧氣遮住,視線變得模糊,在走廊昏暗的燈光下,登記信息變的異常困難,那一刻除了沉重的呼吸聲只剩下心跳聲。在不停的同群眾解釋政策,取得理解,做好登記以後,金嚴掌握了人員的基本情況、返程路線,確定人員沒有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隱患及時被排除。當時針指向凌晨四點,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派出所,摘下厚重的防暴頭盔時,值班同事們才發現金嚴的臉已經被汗水浸的水腫,臉頰已被防暴頭盔留下兩道深深的印痕。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寒風如鼓角,戰疫更無聲,在社區疫情防控前沿,衝鋒不再是短兵相接的干戈,而是咬牙死守的沉默。在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後,市公安局和海拉爾公安分局大批請戰支援社區的民警第一時間報到、各機關單位黨員突擊隊也到位,金嚴將戶數較少的小區分給前來支援的戰友們,並詳細介紹小區基本情況,而他選擇留在了最大的小區鑫海都市綠洲,聯合社區、物業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在責任區各小區門口建立防疫登記點,每天冒著零下30度嚴寒與機關支援基層一線民警一道“揚旗幟、戴黨徽、亮身份”,實行“看人、看車、測溫”,嚴格執行憑證出入,對居家隔離的重點人群限制外出,堅決切斷疫情傳播渠道,消除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隱患,為了加大對疫情防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力度,他在小區門口掛上大喇叭開展宣傳,提高群眾防禦意識,他組織居民保持一米距離有序排隊等候出入登記測量體溫,日均出入居民900餘人次出入車輛600餘臺次,一天執勤下來,因長時間握著紅外體溫測量儀的手已經僵硬。截止目前,累計檢查車輛25800臺次、人員38700人次,勸返非本小區人員500餘人次。2月12日,集中隔離啟動,轄區內的百府悅酒店被指定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金嚴又主動請纓前往隔離點開展安保工作,只因他熟悉他轄區的一商一戶。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疫情緩解,為復工復產做好服務

2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響應調整為自治區級三級應急響應,轄區內符合復工條件的陸續開始復工,如果既能防控好疫情又能做好復工工作的難題擺在了金嚴的面前,他所轄社區中間的平溪路兩側小商戶眾多,各行業應有盡有,而河東最大的新橋市場恰恰在所轄社區正中心,他每天檢查轄區已復工商戶,是否做好消殺和體溫測量工作;沒有口罩和紅外體溫測量儀的,他聯繫轄區內的藥店幫忙訂購;有些小型超市因人手不足無法上貨,他又聯繫轄區的萬家惠大型批發商送貨上門;對聚集現象予以勸散,每日多次檢查新橋市場已封閉大門是否有破壞或翻越抄近道的,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他又幫忙轄區商戶迅速恢復正常營業。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疫情冷酷,社區居民暖警心

他積極與社區溝通,盡全力為責任區內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困難,晚上換崗後金嚴總要第一時間逐一到幾戶獨居老人門外敲敲門,為了避免近距離接觸,他把獨居老人需要的菜和藥放在門口,隔著門詢問老人有什麼需要,身體怎麼樣,家裡缺啥、少啥,隨時給我打電話,他每日的貼心的話語讓老人們了吃定心丸。有一日因處理一起治安案件,金嚴未到獨居老人家敲門, 9點多金嚴手機鈴聲響起,是獨居張大娘的電話!金嚴急忙接起電話,小金啊!你是不是累的不舒服啊!大娘沒事,就是看你今天沒來,擔心你啊!多穿點!拿著手機的金嚴,眼淚在眼圈中不停的打轉。鑫海都市綠洲的居民送來牛奶、八寶粥等方便食用的食品,有送來家中剛蒸好的包子、奶茶的,平時做起疫情防控宣傳侃侃而談的金嚴,面對送來關心的居民,感動的手足無措,只會連聲道謝。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防控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爭面前,海拉爾分局呼倫街派出所全警動員,全線出擊,全力以赴,金嚴只是這其中的一員。有這樣一個警種,在“警”前面還有“社區”倆字,他們既是警察,也是社區的一份子,他們與疾控部門、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堅守在社區,工作在網格,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榜樣力量 | 趙光軍&付軍&金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