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次成为国宴标配,这个茶农,凭什么?

“让世界喝上中国茶”,是华祥苑创始人肖文华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是他创立华祥苑近二十年的终极目标,同样也是他一直在倡导和推动的最重要的事情。

17次成为国宴标配,这个茶农,凭什么?

华祥苑真正登上国际舞台是在2006年,华祥苑作为中国茶业的唯一代表,出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的“2006丝绸之路投资论坛”,会上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的称赞与鼓励。华祥苑在这一节点上爆发了,肖文华也意识到了一个可以专属于中国的文化标签:“茶从中国来”。

从华祥苑三度成为国礼、八次助力茶叙外交开始谈起,肖文华感叹“我始终觉得华祥苑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对源头和品质的始终坚守。从2004年就开始着手建立茶庄园,并与‘茶学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共同研究规划出了专属于华祥苑茗茶的茶庄园,建立了一片高标准、高要求、高品质的有机茶园。

17次成为国宴标配,这个茶农,凭什么?

一方面得益于华祥苑茶庄园严格要求与把控安全产品品质体系,另一方得益于在国际邦交环境中持续的影响力,即不仅来自其源头体系的建设,而且还来自于不断积累的行业声望,这使得肖文华得到了“茶文化推广大使”的称号,而这种个人推广与品牌形象在茶文化领域里亦具备其独有的价值和能量。

“我们生活在一个盛世茶兴的时代里,很多人会希望,尤其是中国人自有的茶文化可以天长地久且持续地绵延下去,但在漫长的时间里,总会有一些变化,不可能如你所愿。所以华祥苑一直在等待这个契机。”肖文华说道。

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后不久,华祥苑正式开始了这段所谓的“厚积薄发”之路。根据统计显示,华祥苑茗茶多达17次礼献国际邦交场合,创下茶叶品牌亮相国际舞台次数的历史新高。

“在长久以来的自我更新和反复实践中,华祥苑所回答的问题正变得更加丰富:不仅仅有着福建茶叶标签的铁观音、大红袍、正山小种等茶品类的重新塑造与认识升级,而且在新的行业环境和发展阶段中,还包括了更多茶品种的研发,为茶文化的价值塑造,重新去认知与定义。”

17次成为国宴标配,这个茶农,凭什么?

谈及于此,肖文华为记者透露出了第一手关于华祥苑的消息:“我们的新产品正在研发与反复的推敲阶段,将在未来的五月份上市,我们希望在中国茶行业,甚至是世界对于茶叶的认知上,将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