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不放鬆 脫貧不掉鏈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是江西最後一批擬脫貧摘帽縣區之一,該區水保局駐大田鄉高排村第一書記楊茂權大年初三就從老家青海省趕回村裡,摸排疫情、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難題。他說:“越是艱難的時候,我越要堅守在崗位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經過多年接續奮鬥,贛州市貧困人口從實施精準扶貧之初的115.03萬人減至2019年年底的2.82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37%。今年以來,該市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堅持防疫不鬆勁、脫貧不懈怠、發展不動搖,全市各地鉚足了勁衝刺全面小康。
穩定脫貧增收主導產業
春雨貴如油,當前正是開展春耕生產的最佳時期。這幾天,興國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組織農技人員分成12個小組深入全縣25個鄉鎮,引導農民和經營主體分時下地、分散幹活,避免人員聚集,有序開展春耕生產。蔬菜已成為興國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16.2萬畝,組建蔬菜專業合作社37個。
身為農業大市,贛州各地一手指導春耕生產,一手力促農產品銷售。前段時間,信豐縣嘉定鎮貧困戶張學軍的1500公斤辣椒銷售困難,在幫扶幹部微信朋友圈的“帶貨”幫助下,幾天內就銷售一空;全南縣城廂鎮90後扶貧幹部餘梅玉在貧困戶郭偉家的蜂場做抖音直播,助其4天賣出蜂蜜7000多瓶。
有基層一線幹部的傾力幫扶,也有市級層面出臺的防控風險措施。贛州以資金獎補的形式促進消費扶貧,針對電商平臺、企業銷售貧困戶因疫情影響而滯銷的農產品,超1萬元的給予1%資金補貼;針對貧困戶農產品受疫情影響造成滯銷的,滯銷受損部分經核實後可按產業扶貧獎補政策50%的標準進行再補助。
穩固貧困人口就業
高質量脫貧的關鍵在於貧困戶有穩定收入來源。疫情期間穩定就業,顯得尤為重要。
3月9日一大早,和往常一樣,戴上口罩、推著環衛車的贛州市上猶縣水巖鄉村民曾隆華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說:“上任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後,每月有600元的補貼,再自己養點家禽,掙錢顧家兩不誤。”為了進一步緩解疫情給農村就業帶來的壓力,贛州決定今年在全市每個行政村新增兩名公益性崗位,用於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
在贛州的廣袤城鄉,原本吸納了大量貧困戶就業的扶貧就業車間,以特殊的形式有序復工復產。以往,每天前往附近手袋廠務工是定南縣天九鎮東山村貧困戶安風英脫貧增收的重要渠道,受疫情影響,手袋廠停工。對此,扶貧幹部和工廠協調,在加工廠關閉期間,允許貧困戶把加工機器領回家“居家”生產,原材料和加工成品由扶貧幹部統一配送和收回。
贛州為鼓勵和獎勵對防疫措施達標復工的就業扶貧車間,根據規模給予一次性不超過2000元的防疫費用補貼。會昌縣12家扶貧車間企業的正式備案復工,確保了該鎮包括260餘名貧困戶在內的1100餘名村民就業。
織密脫貧保障網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贛州立足實際,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服務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全方位、多層次地為各地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在幫扶產業發展方面,贛州對扶貧農產品和農資開闢綠色通道,暢通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確保種苗、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調運,確保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在支持企業復產復工方面,為保證疫情期間各類企業的發票供應,稅務部門積極推廣“網上申領、郵政配送”方式辦理增值稅發票領用,目前已為500餘戶次企業免費配送發票5.2萬餘份。
在加大金融服務力度方面,為貧困群眾開闢信貸業務綠色通道,針對還款到期日在1月1日後、受疫情影響出現還款困難的,延長還款期不超過六個月。
在教育扶貧方面,為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困難家庭提供相應設施設備,確保線上教育不漏一人。上猶縣移動公司已為136個貧困家庭學生免費安裝寬帶。
在易地搬遷後續扶持方面,明確要為縣城、鄉鎮圩鎮集中安置點的低保戶開展臨時救助。
贛州市扶貧辦要求,各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要到崗到位,沉到一線,精準摸排每戶貧困戶具體情況,對確有困難的貧困群眾實施精準幫扶,確保贛縣等4個貧困縣(區)如期摘帽、已摘帽的7個縣(市、區)脫貧成果不斷鞏固提升、9個非貧困縣(區)如期完成減貧任務。
閱讀更多 上饒晚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