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近日,遼寧省由於出生率連年處於全國墊底、下降狀態,終於按耐不住了。發佈了一系列鼓勵生育二胎的政策。

遼寧省人大常委會7月29日審議《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草案)》,省衛生健康委主任王桂芬作出的關於《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草案)》的說明顯示了上述內容。修訂草案規定減輕二孩家庭負擔,降低社會撫養費徵收標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1、減輕二孩家庭負擔 擬對入托入學給予補貼

2、再婚夫妻婚前婚後各一娃 可再生一胎

3、降低標準 超生交0.3倍社會撫養費

外部政策有了,可是有了二胎以後的教育、撫養問題怎麼辦呢?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呢,那麼就讓蘇太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吧!

二胎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俗話說“老大傻老二精老三滑”,這個不無道理。對於非獨生子女家庭,孩子的出生順序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性格特徵。對出生順序的瞭解,能增進父母對於孩子們的瞭解,幫助父母“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在多子女家庭裡,孩子們會把自己和兄弟姐妹相比較,並且會認定,如果自己的某個兄弟姐妹在某個方面做得很好,自己唯一的“生存”選擇只能是以下四項之一:

·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方面發展自己的能力

·競爭,努力做得比家中其他孩子更好

·反叛或者報復

·因為相信自己贏不了而放棄

在一個家庭裡,不同的孩子通常會選擇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去演一出“戲”。不同的出生順序會賦予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徵,也就是角色,如果有一個孩子已經佔據了一個角色,另一個孩子就會覺得必須選擇其他的角色來扮演。比如愛學習的好孩子、叛逆的孩子、善於交往的孩子等等。父母會問:“為什麼會這樣啊?為什麼孩子不明白他們可以一樣好呢?”其實,每個常規裡也有例外,當一個家庭裡的氛圍是合作而非競爭關係時,所有的孩子可能都會選擇在同一方面表現出色。

排行老大的孩子

排行老大的孩子的性格是最容易預測的,因為這是一個變數最少的位置。同樣,排行最小的孩子的相似性與老大同樣容易預測。獨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這主要取決於他們是被像老大一樣賦予更多的責任,還是像老小那樣受到更多的寵愛。

我們可以想一下認識的老大,有幾個形容詞“負責任、領導者、專橫、完美主義、好勝、獨立、保守”是不是很容易跳出來?就像80後的獨生子女一代,兩極分化明顯,一部分更有責任感,一部分承擔壓力的能力更差。原因就是要不被當老大對待,要不被當老小寵愛。

因為老大是第一個出生的孩子,他們往往錯誤地認為必須成為第一或是最好的,才能顯得自己重要。這可能從多方面表現出來,有些孩子可能第一個完成課堂作業,哪怕作業寫得很馬虎;另一些可能最後一個交作業,因為他們會為了把作業做得更好而花費了過多的時間。

二胎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排行最小的孩子

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被嬌慣。很多老小不但被父母嬌慣,而且被哥哥姐姐嬌慣,這使得他們很容易錯誤地認為,必須不斷操縱別人為他們服務,才能顯出自己的重要。老小通常善於利用自己的魅力來激勵別人為他們做事。他們很有創造性,愛玩兒。他們大部分的創造性、精力、智力都會用在通過魅力操縱別人來得到自己的價值感。

對於被嬌縱的孩子,最大的危險是隻要他們沒有得到照顧或者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認為生活不公平。他們常常覺得自己被傷害了,並且認為自己有權發脾氣、為自己感到難過。經常會覺得:“別人照顧我,他們才愛我。”

老小通常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學校生活。他們可能會覺得老師需要像家人一樣服侍他們,同樣應該替他們學習。他們有意識地說:“我不會”實際上是要求“你替我做”。

孩子3歲以後,如果父母繼續為孩子做他們可以力所能力的事情,比如自己吃飯、穿衣,就是在剝奪孩子發展責任感、自立和自信意識的機會。孩子就不太可能培養出對自我能力的信心,沒有對自我能力的信心,就不大可能在學校裡表現的好,從而不大可能培養出成功人生所需要的技能。

既然嬌慣孩子如此有害,父母們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有一部分父母認為孩子將來有大量的時間去適應冰冷、嚴酷的世界,為什麼不讓孩子在童年期儘量享受輕鬆愉快的時光呢?這些父母所不知道的是,一旦孩子形成了一定的信念、習慣和品格,以後想改變會有多困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歲看到老”。

另一些父母因為嬌縱孩子很容易,這滿足了他們被孩子需要的感覺,他們認為這是“好爸爸好媽媽”應該做的,他們確保孩子不吃他們吃過的“苦”,感受他們所感受過的“壓力”。

更有一些父母這樣做的原因是自己來做更快、更好、更容易,孩子自己做反而給他們添了很多“麻煩”,更費時間,他們“只是沒有時間”讓孩子做。等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沒有培養出更好的生活技能和態度時,會感到沮喪、失望。其實他們不知道,這些技能不會自動出現!是需要父母花時間去訓練孩子的,並允許孩子通過實踐這些技能來培養責任感和信心,孩子才能掌握有價值的人生技能。年輕父母通常會借鑑長輩的意見,但長輩給的意見經常是以“省事、省時”為出發點,比如給孩子餵飯,不允許孩子玩沙、玩泥巴、玩水、對未知世界進行的初步探索,這個是需要我們引以為戒的。

有些老小會選擇一種對生活完全不同的信念,他們往往認定自己必須趕上並超越所有前面的人,才能顯示自己的價值,抱有這樣信念的老小會變成“趕超者”,長大成人後,他們會變成那種已經非常優秀卻仍在企圖證明自己價值的人。

排行中間的孩子

他們經常會覺得自己在中間會受到擠壓,既沒有老大的特權,也沒有老小的好處。這會使他們形成一個錯誤的觀念--必須在某些方面和兄弟姐妹不同,才能顯示他們的價值。這種不同可能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成功慾望過強或者不充分發揮能力。他們大都比自己的兄弟姐妹更隨和,更能同情弱者,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弱者。他們會是很好的調解人,也會比自己的哥哥姐姐更開明。

獨生子

獨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如果他們像老大,那麼他們的完美主義傾向會輕一些,因為感覺不到後面有人追著威脅自己地位的壓力。完美主義傾向輕,但沒有完全消失,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往往與他們感覺到的父母對他們的期望一樣高。因為他們是唯一的孩子,大都願意獨處,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可能是獨一無二,而不是成為第一。

瞭解孩子的出生順序對性格的影響,我們可以避免嬌縱孩子,並且為老大提供機會讓他們感到輸了也沒有什麼、不必凡事都求第一,並理解幫助排行中間的孩子減輕擠壓感的重要性。

一些例外

許多因素會造成例外。其中之一就是性別。如果老大和老二性別不同,那麼兩個孩子都可能形成老大的特性。

年齡的差距。如果兩個孩子相差4歲或以上,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就會減少。年齡差距會讓他們之間的競爭減少,每個孩子的特點會更接近於獨生子或者老大。年齡差距大於4歲,他們通常會變成“心理老大”或者“心理老小”。

當其他孩子加入家庭時,原來的老大或者老小就被從自己的位置上趕了下來,這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氣憤的事情。如果我們能給予孩子理解,並讓他參與到家庭決策當中來,讓他們感覺到被尊重,參與解決問題,從而感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對這些孩子會是極大的幫助。

如果老二是個追逐者,處處以趕超老大未目的。那麼老大可能會感到沮喪,放棄完美主義。這時,父母的理解會幫助他們給予老大更大的鼓勵,而不是和老二進行比較,從而發火或者失望。

二胎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家庭氛圍

導致出現例外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家庭氛圍。家庭氛圍既可能增強也可能減弱孩子之間的不同。在一個競爭氛圍的家庭裡,孩子之間的差異就會增強。在一個合作氛圍的家庭裡,孩子之間的不同就會減少。很多父母沒有認識到,當他們彼此在育兒方法上存在分歧時,就營造了一種競爭的家庭氛圍。那些對彼此的養育方法認同的父母,營造的就是一種合作的家庭氣氛。

出生順序的知識會有助於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只要讓孩子知道你能明白、理解並且尊重他的觀點,就已經是你所能做的最具有鼓勵作用的事情了。能夠說“我能理解你會覺得是那樣”與指責和埋怨的話:“你看,我說的吧,早就告訴你怎樣怎樣”“難怪你會那樣呢,原來你是個老大或者老小、獨生子”是大有不同的。

對於老小我們要避免嬌縱,放手讓孩子在適當的時間通過自己的實踐去鍛鍊自己的能力,對於老大我們要終止“完美主義”的惡性循環,避免他們因為追求完美而過分緊張,告訴他們輸了也沒什麼大不了,不必事事做到最好。



本文參考文獻:

《正面管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