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感覺二戰後連首相叩見天皇都是鞠躬哈腰,天皇隱形實際權利比首相和議會還大嗎?

平安中國742



日本德仁天皇(上)與德仁天皇的登基儀式(下)


首先,規定了當代日本天皇權力地位的日本國憲法是在盟軍對日佔領時期,由佔領軍當局制定的,而當時盟軍佔領軍當局正在對日本進行民主化改造,致力於消除日本軍國主義的根源,根本不可能保留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中規定的天皇的權力。日本投降後未來的政治體制其實早在1945年發佈的《波茨坦宣言》中就已經明確了,那就是

日本政府將要解除在日本人當中恢復及加強民主傾向的所有障礙。言論,宗教,思想自由及尊嚴基本人權將會被確立。

而只有當這些阻礙日本民主化的因素全部都被取消後,盟軍對日本的佔領才會結束,也就是說,

當這些目標已達到及這裡建立了建基於日本人自由表達的意願而同時傾向和平及負責任的政府時,佔領的盟軍將撤出日本。

正是根據《波茨坦宣言》,麥克阿瑟為首的盟軍佔領當局在佔領日本後,就開始了對日本的民主化改造。但事實上一開始盟軍佔領當局是希望日本自己進行改革,因此最開始是由時任日本首相的幣原喜重郎組織修憲,而幣原所組織草擬的憲法草案除了對明治憲法的個別詞句進行了修改後,基本上就是明治憲法的翻版。因此麥克阿瑟否決了日本政府自己的憲法草案後,改由佔領軍當局制定日本新憲法。最終新憲法草案於1946年2月份公佈,並在1947年5月生效。而由佔領軍當局所制定的這一部日本國憲法,這一憲法改變了原本的明治憲法所確立的君主專制與君主立憲相混合的政體,規定了日本是議會制內閣制國家,天皇是“國家和人民統一的象徵”行使儀式性的作用,從而確立了人民主權原則。而正是這一原則的確立,徹底剝奪了天皇曾經所擁有的權力,只保留了天皇的象徵性的、禮儀性的國家元首作用。


明治憲法(大日本帝國憲法)下的日本政治體制以及天皇在這一體制中的地位


其次,日本國憲法下,天皇只起到象徵性角色,而不是明治憲法下的準絕對專制主義君主。明治憲法是建立在主權屬於天皇的基礎之上的,原因就在於明治憲法規定天皇萬世一系,其神聖血統是永恆不變的。具體來說,明治憲法第一條就規定

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之。

而第三條則規定

天皇神聖不可侵犯。

另外,第四條規定,天皇“總攬統治權”,第十一條規定,“天皇統率陸海軍”,這樣在明治憲法所確立的日本帝國體制下,天皇至高無上,擁有了對日本政府各個部門的最高權力。而正是由於在明治憲法下天皇的這種至高無上的角色,使得天皇在日本發動的對外侵略戰爭中,起著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戰後日本憲法突出強調了人民主權原則,否定了明治憲法中有關天皇“君權神授”的提法,並且將天皇規定為是“國家和人民團結的象徵”。在這種情況下,天皇雖然是承擔了大部分國家元首的功能,但是在日本國憲法中天皇幾乎完全是一種象徵性的角色,基本上喪失了與政府有關的權力。而且日本國憲法所確立的君主立憲制與一般君主立憲制政體還所有不同的是,日本天皇甚至不是名義上的政府首腦,也不是日本自衛隊名義上的總司令,天皇的角色明顯被限制為憲法中所規定的國家事務。


日本國憲法(和平憲法)下的日本政治體制以及天皇在這一體制中的地位


因此,當代日本天皇其實完全是一個象徵性的角色,基本上沒有實際權力,而包括日本首相在內的日本官員和日本人民向天皇鞠躬,實際上一是因為日本天皇在日本文化中的傳統角色與地位,二是因為日本天皇是日本的象徵。大家鞠躬是對日本天皇所代表的日本傳統與日本國本身的敬意,而不是因為日本天皇擁有多少權力。


日本國憲法



hording


別人向你敬禮,不是你權力比別人大。

別人向你點頭,不是你權力比別人大。

別人向你鞠躬,不是你權力比別人大。

是什麼?

禮貌🎩,禮儀。

敬禮,你會回禮。

點頭,你會還禮。

鞠躬,你會致意。

日本是君主立憲制,天皇是國家的象徵。國家的領導、管理、權力權責在首相府。天皇只是國家象徵,代表,形象,沒有實權,也不需權力,這是君主立憲制的約定,是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演進的一種結晶。典範是英國、日本。做的還需努力的是泰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