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成功人士,事實上是在靠刷一張張信用卡裝出來的


所謂的成功人士,事實上是在靠刷一張張信用卡裝出來的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很多勵志故事,開始讓我感到恐懼。

大學時,有一次去市裡逛街,碰上一個朋友,寒暄了幾句,就被他拉到了一個培訓現場。

小型的會場,人很多。朋友和我差不多是從側門擠進去的,硬坐在了一個角落裡。

當時,上面一個培訓師正在講課,看到我們坐下了,還號召大家鼓掌歡迎。我第一次經歷這場合,覺得有點反常,但給我的感覺很好。

很快那老師又進入了激情澎湃之中,

“我再講一遍。

今天下午,我已經講了三遍了。

前排這幾位朋友知道,我原來就是一個鄉鎮衛生院的醫生,要錢沒錢,要房沒房,也沒有哪個女人多看我一眼。但是自從有一天,我一個朋友,不,是我的貴人,他拉我來了類似今天這樣的一個會場。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一個人的人生還可以這樣的。

一年以後,我最多的時候,一天就掙了幾千元,最多的那一個月入了10多萬元……最少的一月也有幾萬。不久前,我剛剛全款買房……”會場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今天,我必須要回饋社會,所以我要成為你們的貴人。大半年前,我拉進來的朋友XX,XXX,還有XXXX,也都成功了。”會場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在座的,只要你們相信我,跟著我一起做,這件事就一定能做成功。我的現在,就是你們的未來。月入十萬、輕輕鬆鬆實現經済自由……”會場這次的掌聲更加猛烈。

那位老師,以自己為主角的勵志故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當然,完全是偶然,我一個朋友碰巧來看我的時候,熟悉這講師情況。

“所謂的成功人士,事實上是在靠刷一張張信用卡裝出來的。”

第二次,是在北京。有一個週末。

一個認識不久的朋友,竟然很緊急地找我。

“快,你到玉泉路地鐵站東北口等著,我們的車十分鐘左右就到。有一個很好的項目,我們一起去看看。”當時我在玉泉路附近居住。

去了之後,也是一個小型會場。

一個老師正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口如懸河。突然,他問了一聲。

“學院派的莫老師今天來了嗎?”

“我在這。”只見一個五十來歲的禿頂男人在人群中站起來,應了一聲。

“感謝莫老師的支持,我每次都拿你做案例。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莫老師作為我們系統的一名高級業務員,他的月收入現在已經不低於6位數。但是,三年前,他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培訓時,一臉懵逼。他完全不相信,轉眼一扭頭就走了。不過,事後他自己後悔,要是再做早一點,現在收入會更高。”

“是啊,我很後悔第一次,完全不好好聽一聽,扭頭就走了。希望今天的朋友們不要重蹈我當年的覆轍,錯失財富機會,甚至留下人生永遠的遺憾。” 禿頂男人接過老師的話,朗聲說道。

剛一說完的那一瞬間,現場掌聲雷動。

那一瞬間,會議室的氣氛似乎強大到了某種不可言說的境地。

但是當我回去後,習慣性地搜索各種資料時,我發現,原來這又是一個充滿水分的故事。

“所謂成功人士,事實上只是存在故事裡。”

大概受了這樣勵志案例的影響。

我開始重新審視我聽到看到過的一切勵志故事。

比如說,

有一個女孩,討厭現在的應試教育,於是索性放棄了填鴨式的課堂。一心一意沉浸在圖書館,看自己想看的書,寫自己喜歡的文字。幾年過去了,她成功被美國三所大學錄取……

後來,書讀多了,我才發現,原來媒體少報導了一句話,這位女孩據說是省裡某要員的兒媳婦。

又比如說,

有一個男孩,從小學習如何如何不好,每次都不及格。後來自費讀了大學後,去社會上歷練,但是做什麼都不成,服務生做不好,搬運工做不好,快遞等等都做不好。但是歷練一番後,最後痛定思痛,終於成了一家企業的總經理。

事實上,講述人沒有講的背景是他企業家老爸退休了。

諸如此類的故事,大抵就像那一個流傳的搞笑的網絡勵志案例,

某男,大學畢業後,通過自己五年的辛苦努力工作,終於在市裡買了800多萬的房子。

真相是,他5年攢下了10萬塊,父母給了790萬。


所謂的成功人士,事實上是在靠刷一張張信用卡裝出來的

於是,我在想,

也許

一旦一個人信誓旦旦告訴你的成功案例,

即所謂激情滿滿的勵志,

背後卻是百分之九十九,或者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甚至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失敗率,

這樣的勵志,對於普通人而言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謊言。

而且,對方越是熱情,越是嬌態百出,我認為無一例外,就將越是套路深深。


所謂的成功人士,事實上是在靠刷一張張信用卡裝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