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隆冬時節,如何收穫一份暖意?收信,或許是其中一種。

所謂見字如面,不過就是在那些字字句句裡重見一張張真摯的臉。

寒意襲來,於信裡觀世見人,還能有比這更美好的冬日打開方式嗎。

2019年12月,《見字如面》第四季再一次如期赴約,溫暖而至。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宣傳片一放出,親切與驚喜一樣不少。


既有何冰、歸亞蕾、牛駿峰這樣的老朋友,又有寧靜、葉璇、王珞丹、熱依扎這樣的新面孔。

青春偶像也好,四季中堅也罷,眾實力演員的加入,不僅是一次陣容的升級,更見大家對節目價值與信件內容的認同。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而其中更令人動容的,是宣傳片裡一封彩蛋信件的放出。

這封信件來自一位澳大利亞的小夥,名叫菲利普·安德魯·漢考克,剛剛28歲。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他喜歡中國,以外教的身份過來在重慶西南大學教英文。

工作之外的生活,他充滿好奇,在中國留下的照片,都趣味十足。

有和國寶熊貓的親密擁抱;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有在黔靈山公園門口的遊客打卡留念;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甚至還有cos中國古代將軍的威風騎馬照……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在他生活的細枝末節裡,不難捕捉到他對中國的深厚感情。

這個我們眼中的“歪果仁”並沒有讓我們感到陌生,他和咱們身邊的朋友一樣。

上班會和學生打成一片,下班會跑去出瘋玩,笑起來可能還有點“中二”。

不出意外的話,中國的生活應該成為他青春裡最值得回味的日子。

可惜突如其來的疾病,把菲利普拉入了深淵。

2018年5月9日,菲利普因病醫治無效最終在重慶去世。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在這個故事的背後,遠不止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外國小夥那麼簡單。

隨著宣傳片的遞進,《見字如面》將我們引入了這個故事的更深處……


我把生命分成五份,你們替我實現夢想


菲利普生命的隕落,並沒有稱為故事的終點。

一支名為“一個人的樂隊”,因菲利普集結成團!

樂隊成員由五個人組成,他們身穿印有菲利普名字的T恤出現在熒幕前。

“我是菲利普,菲利普的眼睛”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我是菲利普,菲利普的肝”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我是菲利普,菲利普的腎”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一個一個的中國面孔從鏡頭前閃過。如同宣傳片裡提出的問題:

怎麼證明一個人還活著?

看到這裡才恍然,菲利普證明自己還活著的方式,便是把器官捐獻給其他人。

原來在菲利普的生命無法被挽回的前提下,菲利普的父母專程從澳洲趕到中國,最終決定實現他捐贈器官的生前願望。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菲利普的父母在為兒子填寫遺體捐獻志願書

菲利普的父親說,菲利普本來就是器官捐贈的倡導者,他說如果到了死亡的境地,請讓他們取走任何有用的部分。

1枚肝臟、2枚腎臟、1對眼角膜。

菲利普用一己之力,挽救了3名中國人的生命。

作為重慶第一位外國器官捐獻者,菲利普用另一種方式,將自己的生命延續在其他生命之上。

這跨越國界藩籬的善舉,感動數人,更重要的是那5位因菲利普重獲新生的植入者。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他們也無時不刻不在思考,我們究竟又能為菲利普做些什麼?

畢竟對於一位青春正好的28歲男孩,時間苛刻得讓他生命裡有太多的來不及。

於是,當他們看過菲利普的演出視頻,得知菲利普的舞臺之夢,從未接觸過音樂的他們,立刻決定要為菲利普組成一支名為“一個人的樂隊”。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這是他們回饋這沉甸甸的生命之禮的一種方式。

一個人,激勵每一個人

如今,菲利普已經離開一年多。

他的父母還習慣每天都去整理兒子的房間,他們仍將菲利普的房間保留成他生前的樣子。

房間裡有他的照片,一幅中國畫,還有一把再也不會響起的吉他,靜靜靠在菲利普的窗臺。

唯一多了的,是來自重慶市紅十字會的小公仔。

那把吉他,是菲利普的摯愛。擁有自己的樂隊,站上舞臺,始終是他心裡沒來及實現的夢想。

為了讓菲利普永遠與大家同在,父親甚至把菲利普的名字和肖像紋在自己的手臂上,連同那把吉他一起。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而如今,對菲利普的父親來說,菲利普的夢並沒有中斷,因為有人替他拾起了這一切。

“一個人的樂隊”的成立,便是菲利普生命流動的最好證據。

得知5位移植者將要以樂隊的形式替菲利普圓夢。

菲利普的父親沒能忍住激動的心情以家人的名義,為陰陽相隔的兒子提筆寫信。

父親在信裡寫:

我時常在房子周圍緩步繞行,你曾嗅過的花朵,你曾躺過的草坪,你曾撞塌過的樹籬,我都一一撫慰,因為,它們曾出現在你的照片中,不曾變樣。

你的房間還是你離去前的樣子,你最愛的吉他還在桌旁那個角落。

有時,夜裡彷彿聽到熟悉的吉他聲,我忽然驚醒,衝去打開房門,才發現你早已不在……

多麼想再次罵你一聲:不早了,小聲點!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雖然時隔菲利普離世已經十八個月,但父親的筆下仍是數不盡的想念。


愛是永恆的,沒有停歇的那一天。

哪怕菲利普永遠不會再回到房間,為父母吟唱一首昔日的歌,但他們知道他仍以另一種形式在親歷著世界的精彩。

菲利普永遠活在愛的記憶裡,而這些移植受者也將帶著他健康的部分,生活下去。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父母專程來到重慶為兒子的紀念碑揭碑

就像菲利普父親在信的最後寫道的那樣,

你走了,留給這個世界最珍貴的禮物是希望,是五個等待已久的生命因你重獲新生。

我和你母親知道你還活著,從未離開,空氣中還有你的氣息,你還在親歷這個世界的精彩。

你就是他們,他們和你一個樣。

我們失去了一個菲利普,卻獲得了五個“菲利普”。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而真的只是獲得了五個“菲利普”嗎?

菲利普作為當時跨越國界捐獻器官到中國的個例,不僅拯救了5個生命,更激勵了無數的人們。

正是因為像菲利普這樣的人越來越多,我國近年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大幅度提升。

截至2019年3月28日,全國已登記器官捐獻志願者116萬餘人,成功實現捐獻2.2萬餘例,救治器官衰竭患者6.5萬餘名。

這似乎讓我們看到未來的更多可能,更多的人被救治,更多的生命篇章得以繼續。


為什麼捐贈器官那麼難?

除了為菲利普的善舉感動,或許我們還要看到器官捐獻這件事背後的重重壁壘。

畢竟在中國,器官捐獻還是一個太過於小眾的決定。推行器官捐獻,更是難上加難。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大概有150萬人,但這其中只有約1萬人能夠成功做上手術。

1:150的供需比例,讓中國器官捐獻率可以說處於世界之底。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而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裡,全球平均的器官供需比卻高達約為1:20~30。

如此懸殊的比例,正是來自我們根深蒂固“死要全屍”的傳統觀念。

大家都知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在我們文化造就的潛意識裡,身體的完整性,向來不可侵犯。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寥寥無幾的捐獻者的背後,是無數等待新生的生命。

為了觀念裡的“完整”,我們放棄了太多明明可以被拯救的人們。

缺乏建立自願捐獻器官的動力,可能是目前我們在器官捐獻上面臨的最大問題。

像菲利普這樣,生前就簽下器官捐獻卡並將意願告訴家人、獲得家人支持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他的出現,如同一道光,讓大家知道生命可以用新的方式去承載。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死亡,可能是每一個人最終的歸途。但你可以在此之前選擇讓別人的生命得以延續。

許子東老師在品讀環節就說到,自己的父親是醫生,但他願意做捐獻。因為他認為人對死亡是沒有辦法的,但我們面對死,卻有兩件事可以做:

第一,就是安頓好周圍,對得起家人。

第二,就是對世界有貢獻,如果我還有有用的東西,我願意去幫助別人。

菲利普事件的出現,無疑給我們所有人都提了一個醒,我們可以在生前選擇,是否要捐出自己的器官。

如主持人陳曉楠所說,這樣觀念的植入,是對以後器官捐獻制度推行火種的點亮。

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捐獻器官前,醫生默哀

雖然只有一封信件的放出,但《見字如面》選信的用心也足以可見。

以跨越國界的器官捐獻為依託,再一次印證了“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信”的選信標準。

用導演關正文的話說:

“既然人類文化生活的基本訴求是藉助他人經驗彌補自身直接經歷的侷限,通過思考獲得個體成長的滋養。那麼這種滋養價值越高、越豐富多元、越能激活思考,就越該入選。”

菲利普故事背後,連帶出來的不僅是陰陽相隔的不捨,更是器官捐獻之於社會的責任價值。

這個澳大利亞小夥用自己的命救了5箇中國人

它所包含的跨度與所引發的價值立意討論,都該被更多的人所看見、所思考、所改變。

相信第四季還有更多值得品讀的信件會來到我們面前。

畢竟是信,把我們聚於此地,將我們的思考打通,探尋多元價值的可能。

《查令十字街84號》裡“翹首引頸、兩兩相望”的情誼,從來沒有消失。

久等了,麵粉們。

你好,見字如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