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最喜歡看的一本書是什麼?

西北工程人


肯爺的“世紀三部曲”,應該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一套書。這套書共3個系列9本書,《巨人的隕落》、《世界的凜冬》、《永恆的邊緣》。

有人對這三部曲做過一個評分,第一部曲9.5分,第二部曲9分,第三部曲8.5分,整套書評價在9分。客觀而言,這是一套非常值得讀的書,這套書中講述的歷史值得你去細細品味。

1.從細微的角度看待20世紀這100年

我讀過100多本講述20世紀曆史的書籍,有國內歷史、國外歷史、藝術、管理、經濟等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但要麼是過於宏觀,都說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糾葛,要麼就是過於片面。
但像肯爺這樣能夠將100年曆史濃縮成9本書,並且從五六個家族,100多個角色的個人成長這麼細微的角度去看待的,確實是少之又少。

正如書籍封面所言,平均三個通宵讀完,我前後花了3個滿天讀完了所有的9本書,至今依然回味無窮。

2.和德魯克的39本書剛好匹配

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德魯克,他一生寫了39本書,剛好從1933年出版第一本,到2002年出版最後一本。算起來也可以說是20世紀的管理學史。
我是學管理學的,就會去看德魯克的書,而德魯克雖然講的是管理,但他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去提煉出來的管理。所以,歷史、社會、管理、20世紀100年,這幾個因素剛好匹配。
肯爺的三部曲和德魯克的39本管理學書籍匹配起來讀,有趣、有料、有乾貨、有知識,當然,也有一定的門檻,但卻讓我讀的更加欲罷不能。

但拋開德魯克這39本書來說,僅就肯爺的三部曲,就非常值得推薦,如果你還沒有讀過,建議抽出3天的時間,這套書一定不會讓你後悔。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在下千城


我記得我剛開始寫網文的時候,有個編輯對我說你去看看張愛玲的書,她的文字非常華麗。

我的朋友送了我一本《秋雨》,是張愛玲的隨筆散文集子,裡面收錄了後來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等。我剛開始讀得時候感覺語言有些晦澀難懂,而且書中的愛情都帶著現實的影子,並不是很美好,(傾城之戀是個例外。)我那個時候一心想要寫出好的東西,所以這本書我看了很多遍,後來就像是一個情人,我漸漸愛上了她憂傷而美麗的語言。



我因為一本書而愛上了作者,於是就去查了她的一些資料,對她的遭遇唏噓不已,更加愛她的作品。


三葉草琥珀


我出生於五十年代,小時候很喜歡看書。但家窮無書。有一次,找別人借了一本《雷鋒之歌》。我一個晚上,把這首賀敬之的長詩抄了下來。以後的日子裡,經常拿出來讀,愛不釋手。此作充滿激情,充滿藝術感染力,充滿正能量。。。。。。說起來,此詩還給了我改變工作崗位的機會:我下鄉返城進工廠,原分配在燒窯崗位。有一次,毛主席為雷鋒題詞的紀念日,我寫了一篇短文,發表於本地的《宜昌日報》。報社給我的工作單位打來電話,核實作者。於是單位領導注意了我,不久後進入管理崗位。至於學雷鋒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那就不提了。


三峽辣魚兒2017


我喜歡看的一本書是魯迅的《吶喊》,因為這本書裡面有一些是初高中時候語文課本里面的課文,例如:《社戲》、《孔乙己》、《故鄉》。

當時上學的時候沒有好好讀過這幾篇課文,現在讀《吶喊》,再重溫一下往日的學生時光。

《社戲》,去回味魯迅小時候和同鄉去看戲,這一天時光,經歷了種種,像是看戲之前父親讓背書,看戲回來後去偷羅漢豆煮著吃等一些童年趣事。也不由讓我想起小時候去偷瓜,掏鳥,冬天裡追野雞的一些場景。還是小時候的時光美好啊!

《孔乙己》,一個被封建迷信社會壓榨的窮書生,在咸亨酒店排出九文大錢,溫了兩碗酒,要了一碟茴香豆,對著十二歲的魯迅賣弄著自己的文采,還說回字有四種寫法,硬是說不是偷,是竊,也可謂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了。最後的結局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

《故鄉》,魯迅回去的時候是嚴冬,天氣陰晦,遠近橫著蕭條的荒村,最主要的還是閏土吧,回憶著和閏土兒時的點點滴滴,那個頸上帶著銀晃晃的銀項圈的少年,在那皎潔的月光下手持鋼叉,奮力刺向那狡猾的猹。然而長大成人之後卻物是人非了,這也許就是社會等級不同的緣故吧!


書有朋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的成就不僅表現在軍事理論,而現代運用在經濟領域,商業運營等方面,而研究者向更廣闊的領域探索。


兀川野夫


“太陽出來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閃金光。太陽照的人身暖,毛主席思想的光輝,照的咱心裡亮”。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合訂一卷本”,那本書從1969年12月份至今,陪伴我整整50年了。不僅如此,而且當年部隊所發給的物品中,保存至今的只有這本《毛澤東選集》。

我之所以對《毛澤東選集》情有獨鍾,是因為這本書是毛主席偉大革命實踐的結晶,是黨和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乃至開拓社會主義事業的指路明燈,更為研習中共黨史、人民解放軍軍史,以及新中國歷史者所必備。個人認為,毛選或許算不上歷史專著,然而其史學價值,卻又是其他任何歷史書籍所不能比擬的。

歷史就是歷史。是毛主席締造了一個偉大的黨、光榮的黨、正確的黨,締造了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作為新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開拓者,中華民族由衰到盛的實現者,毛主席將永遠活在咱老百姓的心中!


浪淘沙84055


說到最喜歡的一本書,我想我應該是有好多本書印象都特別深刻。他們在我人生不同的階段,都給我帶來很大的幫助。

首先第一本書,名字叫《月亮和六便士》。記得那是我大二的時候,也就是去年,騰訊視頻上線了一款綜藝節目,名字叫一本好書,首期,就是關於這本《月亮和六便士》的介紹。我很認真的看完了,同時也對劇中所體現出來的斯特里克蘭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好奇,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我又去看了這本書的紙質版,書中所體現出來的含義,比起那個舞臺劇來說,只多不少。畢竟,一個半小時的表演,又怎麼能夠完美的把這本書的內涵全部展現出來呢?

作者毛姆,描繪了一個倫敦的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德先生,人到中年迷上了藝術,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不惜拋妻棄子。隻身前往巴黎,去尋找夢想的腳步。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主人公最終流落小島,在一個小島上度過了殘年。

通過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藝術的產生與本質,個性與天才的關係、藝術家與社會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問題。小說的主人公性格怪異,有時表現得非常自私(例如他同挽救了其性命的荷蘭畫家妻子私通,導致他的恩人家破人亡),但正如作者說的那樣:這是“一個惹人嫌的人,但我還是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讀者也很可能不喜歡這個畫家,但卻不能不佩服他的毅力與才能,不能不為他的執著的追求精神所折服。

而我在其中最大的收穫,就是忽然間發現原來世界還有這樣一種力量,他渺小而偉大,重若千鈞。讓我,從此走上了思考,閱讀,與文學相伴的道路。


天才小貓咪care


我最喜歡的書是《毛澤東選集》,最喜愛的一篇著作是巜為人民服務》。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指引中國從勝利走向勝利,點亮世界,造福人民。


我是好老譚




我喜歡看餘華寫的《活著》這本書。看了第一遍沒啥感覺,當我昨天又翻開看了一下,當我看了不到20篇的時候已經淚流滿面,覺得活著真的不容易,感觸很深。



《活著》在文中講述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後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妻子家珍被老丈人接走產下一名男嬰後,回到鄉下和富貴生活在一起,而後父親死在家裡的茅坑裡。母親因父親去世後也生病了,福貴在母親生病後前去求醫,藥沒求來反而被國民黨部隊抓去當了壯丁,到後來被解放軍俘虜,才有機會回到家鄉,這時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但是真正的悲劇才開始上演。家珍卻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檯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裡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看到這裡我已經哭的不行。餘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十佳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活著》在文中講述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後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妻子家珍被老丈人接走產下一名男嬰後,回到鄉下和富貴生活在一起,而後父親死在家裡的茅坑裡。母親因父親去世後也生病了,福貴在母親生病後前去求醫,藥沒求來反而被國民黨部隊抓去當了壯丁,到後來被解放軍俘虜,才有機會回到家鄉,這時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但是真正的悲劇才開始上演。家珍卻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檯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裡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看到這裡我已經哭的不行。餘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