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武安飞播20万亩树种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张红军 王海波 韩红岩) 近日,一架红色直升飞机在邯郸武安市贺进镇上空盘旋,引起不少人注目。原来,这是武安市林业局正在进行雨季飞播造林作业。今年,武安市雨季飞播造林将持续到7月15日,计划在活水、管陶、阳邑、贺进、矿山、西寺庄等6个乡镇18个村播撒油松、侧柏、臭椿、火炬、榆树、黄栌等种子65000公斤、20万亩。

武安市西部大都是山区,海拔高、地势险峻,人工造林几乎没有可能。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该市就开始在西部山区实施飞播造林。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投入少、成本低、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适合坡陡沟深、人工造林难度大的偏远山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飞机使用的定位系统比较落后,只能靠人工在播区的山头上点火给飞机导航,而且飞播的精确度不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飞播造林使用了专业飞播直升飞机,带有精确的导航系统,前期准备阶段就已经将飞播区域确定下来,提高了飞播的精准度,提高了种子利用率。经过30多年的飞播管理抚育,西部山区飞播成林已有30余万亩,拉动武安市森林覆盖率增长了10个百分点。

为做好今年飞播造林工作,武安市林业局专门组成工作小组,科学规划播区。5月份开始,林业局平均每天组织400余人,分成十几支队伍,对飞播区内下种困难的地段进行清理平整,以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按照法定程序通过招投标采购了飞播种子,确定了飞播作业档期,并对飞播参与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做好地勤工作。技术人员将飞播树种和GB剂、生根粉等药剂拌和、晾晒,装袋备用。经过药剂拌和后的飞播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和重要酶活性得到强化和提高,促进了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能够提高飞播出苗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