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广西产业园区大招商 打造中欧产能合作新高地

——广西产业园区投资合作推介会即将第15届东博会期间举行

记者从广西“两会”指挥中心了解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欧盟广西总商会主办的“广西产业园区投资合作推介会”,将于9月12日下午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101会议室举办。届时,广西商务厅、欧盟广西总商会有关领导将出席,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将在会上介绍园区投资环境和优势,企业嘉宾共70余人将出席活动。

中欧产能合作前景广阔。欧盟是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在高端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化工、医药、航空、机动车辆、精密仪器等产品质量高、价格高、科技含量高,职业教育发达。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化工产品、汽车等产量位列全球榜首,产品附加值低,职业教育培养存在短板,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中欧两地在产业结构上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与欧盟产能合作进程发展加快,一批合作产业园区逐步兴起,成为两地深化经贸合作的开放平台。在“引进来”方面,中德青岛生态园、中法成都生态园、中奥苏通生态园、中瑞镇江生态园等在中华大地迅速崛起;从“走出去”来看,中比科技园 、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等在欧洲地区发展壮大。2017年,欧盟与中国货物进出口额为6444.6亿美元,其中,欧盟对中国出口2218.9亿美元,增长19.1%,占欧盟出口总额的10.4%;自中国进口4225.8亿美元,增长11.1%,占欧盟进口总额的20.1%;中国是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截至2017年,欧盟实现对华直接投资超过1200亿美元,中国对欧盟直接超过700亿美元,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

广西位于覆盖19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地理中心,是中国海上距离欧洲最近的省区之一,现为全球最大糖、茉莉花、蚕丝等原产地及中国铝、锰等资源富集区,有条件在未来中欧产能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广西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大力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逐步建立起以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及2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为骨干,以50个省级开发区为载体,以中马“两国双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粤桂特别合作试验区等跨区域合作园区为亮点的开放型园区体系,成为中欧在西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产业对接基地。截至今年上半年,欧盟对广西实际投资达到20.4亿美元,法国电力等世界500强企业创造中国利用外资史上的“多个第一”,斯道拉恩索、乐斯福等欧洲行业巨头则大大提升当地技术水平。

如今,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进入常态化运营,实现北部湾港—重庆、新加坡“天天班”稳定运行,开通中欧(北部湾港—波兰)班列,重庆-新加坡经南向通道相对传统江海联运缩短15天,中欧(北部湾港—波兰)班列相对传统远洋海运节约12天,欧盟的高端制造品可通过南向通道运往东南亚,东南亚的水果、家居等也能通过南向通道运达欧洲。未来,广西将搭乘“南向通道”快车,进一步夯实提升开放型园区合作平台,加快打造中欧产能合作的新高地。(邓世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