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雜院的變遷

我兒時不像現在一樣,到處都是高樓林立,塔臂亂舞。那時的寶雞市區是金陵河以西極小的地方。甚至在今天的上馬營陳倉園一帶住的人一說:“幹啥去?上寶雞。"鐵二中後面的渭河灘還是槍斃人的刑場。可見當時城市繁華區之狹小。

能逛的地方只有中山路和經二路兩條尚屬繁華的街道。後來改革開放後,才有了以後的馬道巷和建國路服裝市場。

我住的地方是城區裡的大雜院。那時沒有院牆,人們可以自由地出入。但院子裡卻很安全,很少聽到誰家丟了東西。不似現在雖有院牆門禁,卻偷竊事件頻發。

大雜院的變遷


大雜院裡有單位的房子,私人的房子,大家都相安無事。單位的房子也是一幢長龍似的磚房,上鋪青瓦,青瓦上長滿青苔。而私人的房子大多是磚土結構的,油氈蓋頂。那時的寶雞油氈廠是個效益相當不錯的廠子,而今早已倒閉,真是時勢造英雄啊。

大雜院的變遷


大雜院裡工廠裡的、鐵路上的、做小買賣的各色人員均有。到了下班之後,院子裡熱鬧起來。鍋碗瓢勺齊響。吃過飯後,關係好的相互串門聊天或搬個板凳在院中的大槐樹下拉家常。院中小孩白天放學後爬上房簷抓麻雀,掏鳥蛋。飯後在迷宮似的院中瘋玩。抓迷藏、跳皮筋、丟沙包,小孩們在院子中竄來竄去,甚是熱鬧。不象現在住了十年,對門是誰都不知。

大雜院的變遷


也不知是我們的童年快樂還是當今的孩子們快樂。那時沒有手機,很少電視,沒有麥當勞和肯德基。也就沒有現在孩子們這麼多誘惑。孩子們都在自由地成長,我是該替自己幸運呢還是替當今的孩子們悲哀,沒有答案也不會有答案。

大雜院的變遷


我特別懷念那時的時光。那時的人們關係是那麼地融洽。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爾虞我詐,鄰里之間有事一句話就能找來幫手。誰家大人有事,孩子們又沒帶鑰匙,隨手丟給鄰居,讓鄰居支應一下,自己出門辦事去了。小孩到鄰居家混吃混喝是經常的。那時的人們沒有現在人們這麼吝嗇,現在叫窮大方。

大雜院的變遷


最熱鬧的時候當然是春節了。家家戶戶帖春聯。我們院裡的楞頭小夥脖子上掛著軍書包,裡面裝滿二踢腳。捏在手中點燃,朝路對面院子裡的楞頭青們互射。叫喊聲、叫罵聲、哭聲、響炮聲混為一片,場面很是雜亂。

童年早已逝去,我們的孩子們也已過了當年我們瘋玩的年齡,家也搬離很遠。但有事路過時又不僅使我想起童年的時光。那熱鬧的童年,我那遙遠的大雜院。

大雜院的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