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聰明人,更懂何時該“閉嘴”

俗語有言:“入門休問榮枯事,且看容顏便得知。”什麼意思?就是,進門的時候不必著急問主人的近況如何,但看他臉上的表情就大致知道了。

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這句話其實教會我們一種“閉嘴”的藝術。

真正的聰明人,更懂何時該“閉嘴”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去叔叔家。剛進門,就覺得氣氛不對,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望著嬸嬸,她眼圈腫了,根本就沒正眼瞧我。再看叔叔,他眼圈紅紅的、臉上還淌著鼻涕,繃著臉問我幹啥。我趕緊說:“沒事,我走了。”我轉過身,一溜小跑就離開了他們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猜他倆一定是剛吵過架。當時我10歲,雖然沒做到“閉嘴”,但已經把語言精簡到極致了。

人長著一張嘴,總是喜歡說道說道。大多數時候,不說,就覺得憋得難受、委屈的不行。可有些時候,學會“閉嘴”,才是一個聰明人應該乾的事情。

真正的聰明人,更懂何時該“閉嘴”


  • 碰見兩個人吵架,你若覺得你不能“滅火”,最好的做法就是“閉嘴”,以免“引火燒身”。

碰見吵架的人,你若覺得他們多少能聽進去你的一點勸告,你不妨去勸一勸,畢竟勸人和諧也是一種積德行善的事情。但如果,你覺得他們聽不進去,最好的做法就是“閉嘴”,以免其中一方或雙方把矛頭指向你。

  • 碰見別人有不耐煩的神色,你最好不必再說,選擇閉嘴。

俗話說得好:“聽鑼聽聲,聽話聽音。”當你聽到別人或看到別人不願意繼續交談的情況下,你就適可而止,不必再發揮你的唾沫星子,選擇閉嘴、選擇結束談話,才是上策。

真正的聰明人,更懂何時該“閉嘴”


  • 自己和別人吵架,如果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主動選擇閉嘴。

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絕大多數的吵架,都是為了點雞毛蒜皮的事,只不過是為了爭口氣罷了。這口氣,爭得到,不見得你能多活幾分鐘;這口氣,爭不到,氣大了可就傷身了。

  • 不熟悉的人,少指教他,以免引起對方的牴觸情緒。

每個成年人,都有一套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但並不見得是最好的、最科學的。你若看得出別人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倘若與自己無關,就不要試圖去指點人家。為何?每個人的主意都正著呢!你的好心,往往被別人理解為指責。

真正的聰明人,更懂何時該“閉嘴”


  • 做人得有點眼色、有點眼力價。該說的,一定要說;不該說的,咱就把嘴繃緊嘍。

如果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你明明知道他做的不對,你就一定要說。硬著說不成,就軟著說。真是為對方好,相信他早晚會意識到你是為他好的。如果是和自己不相干的人,你為他好,他還不知好歹,那咱就省省力氣,不必碰一鼻子灰。

真正的聰明人,更懂何時該“閉嘴”


  • 見事莫說,問事不知。閒事莫管,無事早歸。

這是一句俗語,初看起來未免有點消極遁世、明哲保身的意味,但仔細想來也有它深刻的道理。消極不消極,就看你怎麼做了。自己家的事,能不說嗎?好朋友,能不管嗎?實在親戚,能眼看著他犯錯嗎?不能。

如果你說了,變成了“被狗咬的呂洞賓”,你還說嗎?如果你說了,招來了無妄之災,你還說嗎?如果你說了,搞得家裡雞飛狗跳,你還說嗎?當然不說,咱就閉嘴吧。

真正的聰明人,更懂何時該“閉嘴”


學會閉嘴,才能讓你的生活更加順風順水;學會閉嘴,才能讓你顯得更加睿智;學會閉嘴,才能讓你顯得更有涵養;學會閉嘴,才能讓你的周圍更加和諧。

生活的藝術,不僅在於會爭辯,更在於會閉嘴。人情世故的高手,不僅在於說的到位,更在於靜的恰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