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因果和形式因果有什麼區別?

活動中心17653708


事實因果,就是運用嚴謹的邏輯推理問題。注重的是“實事求是”的結果!

形式因果就是停留於直覺,感受,猜想的階段。

例如我給一個乞丐10塊錢,有人說我假仁假義,有人說我可憐別人,有人說我做好事兒是有目的的,因此否定我的善舉,又或者因此就認定我是好人,這就是注重形式因果的人。

事實因果,就是錢我是給了,事實是我有了行動上的結果,實事求是那麼做了,這就是事實因果。

注重形式因果的人感性,注重事實因果的人理性。



天道LA實時論


引用唐代禪宗五組的兩位弟子所做偈語來對比一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意思是: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弟子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出於此)。這就是事實因果,強調的是修行的過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菩提樹不是菩提樹,而是原本比喻智慧的,明亮的鏡子本來就不是鏡子,而是比喻清靜的心的。我們的心本來就是清靜的,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呢?這就是形式因果,強調的是修行的結果。





紅木小姐姐


1、概念不一樣:

事實因果關係是指各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相互之間所存在的內在的合乎規律的客觀聯繫。

法律上的因果關係,通過立法或司法活動確認的、作為承擔法律責任之基礎的、存在於加害行為與加害結果之間的聯繫。

2、主客觀不一樣:

事實因果關係,是一種客觀的,自然的聯繫。不作為行為不屬於事實因果關係中的原因力。

3、範圍不一樣:

因果關係以事實聯繫(包括事實因果關係)為判斷的物質基礎,但它本身不是事實聯繫,也不是事實因果關係本身。

事實因果關係僅僅是事實聯繫中的一種,事實聯繫的範圍更為廣泛,它包括一定的條件。


90後新撕基


佛教講究因果關係,告訴我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的果報,你這問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事實因果,當你種下這顆種子時,是以什麼心態去種這顆種子,慈悲心還是帶有我執的心,即使表面你種下一顆善的種子,心不純潔,帶有私心,帶有目的心,結出的果,也是歪瓜裂棗。


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具體事物僅存在事實因果關係,不存在其他任何形式的因果關係,當然也不存在形式因果,它們也不存在“有什麼區別”。


開心果282484822


有區別了,事實和形式的區別大了


11逐夢


事實因果看結果,形式因果看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