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就被稱為“剩女”還要交罰款,這是什麼人間疾苦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思想變化,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婚姻生活有了新的認知,房價、物價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人經受不住生存的壓力,不想組織家庭,而很多人認為在這個社會里獨立、精緻,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不用再去體會婚姻帶來的煩惱,因此就出現了晚婚潮。

開放的社會衍生著很多不負責任的感情和荒誕的要求,有一句話說“如果外面煙花四起,街坊鄰居飯味溢出,大街上一家人手牽手出行,你能忍住不哭就可以”,時代和現實給人的壓力讓人無處遁尋,年齡也在慢慢擺脫婚姻的束縛。

然而有個朝代晚婚卻要遭受罰款,女孩如果敢保持“剩女”身份,竟要遭到國家懲罰。


15歲就被稱為“剩女”還要交罰款,這是什麼人間疾苦


在古代,國家往往要靠人力來支撐勞作和國家發展,每每朝代更迭之後百廢待興,國家便出臺政策來鼓勵生育,而政策只是政策,很多人不會服從,因此國家便會強制婚育。

早在漢惠帝時期便規定,15歲以上的姑娘如果沒有出嫁要被徵收罰款,罰款多少按照當時糧價計算;唐朝初期,政府對男子20歲以上、女子15歲以上還沒有結婚的也要進行處罰。

國家成立初期實行這種強迫政策雖不合理,但也能理解,然而宋代在宋仁宗這種相對繁榮的時期卻也實行“剩女”處罰政策,這是為什麼呢?

在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擔心武將兵變便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因此國家很多人士都想要通過科舉而出人頭地,科舉考試在古代幾乎是男人的專屬。

很多男生從很小開始讀書,一層一層往上考,重文政策下考試的人多了,無心在功成名就之前娶妻生子的人就多了,而狼多肉少,及第名額就那麼幾個,很多人仕途不順就要一直考上去。

士人考官成為風尚,女子們也就想找個好夫婿躋身名流,然而考上的寥寥無幾,等到好夫婿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男拖女拖便造成了“剩男”“剩女”遍地的現象,生育更是無處談起。

人口稀少、邊防、農耕勞動力不足,國家發展遭受了挑戰,宋代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便出臺這樣的政策:第一,對戍守邊疆的將士還有富農安排婚配對象;第二,對適齡未嫁的女子進行鞭策,這樣來激勵國家生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