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還敢做“月光族”嗎?

在很多人的眼中,理財一詞一直都和自己格格不入。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理財是有錢人的“遊戲”,自己是沒有資格參與的。而因為一場突然襲來的疫情,人們也許久不工作。收入情況,可能出現了一些小小的“插曲”。

而且,因為疫情的緣故,有不少商品的價格都出現了一些波動。本來人們的應急儲備資金就比較少,現在花去的更多了。而當我們的存款越來越少的時候,大家的不理財的心思也就更重了。但是因為疫情的緣故,我們發現有一大批的人,開始重現認識了理財。

現在的他們,開始認識到存款的重要性。而單獨的僅是存錢進銀行,又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於是,他們開始關注理財的相關事宜。但是理財需要從何入手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富人們的一些理財心理。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的經驗,讓你學到一些理財的知識。

疫情過後,你還敢做“月光族”嗎?

第一點,學會量入為出。其實在此前,大家都明白這一點,但是能夠做到的人卻是少之又少。但是經過了一場疫情,有一大批人認識到了量入為出的重要性。在發生疫情之後,我們才明白了,不停地買買買,甚至是負債、超前買是有麼愚蠢的一件事。所以,這一點絕對是理財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個思維了。

第二點,謹慎對待超前消費。其實這個和第一點,有些類似。隨著花唄、白條、信用卡的流行。不只是年輕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上這種消費。他們難以把持住自己的內心,而後掉進超前消費的“陷阱”中。看看此前央行公佈的信用卡逾期半年的數據,我們就應該明白我們超前消費的問題有多麼的嚴重。

疫情過後,你還敢做“月光族”嗎?

根據此前美國的一組數據顯示,在美國七成的美國富人都是沒有債務的。這是為何呢?因為這些富人明白,當負債的時候,就需要支付利息。而每多支付1美元的利息,就意味著自己損失了1美元的投資機會。所以,他們的理財原則中,不超前消費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最後一點,則是合理的進行投資理財的分配。在富人當中,最常用的一點就是“32221”的組合投資。怎麼理解呢,其實很簡單。將我們的投資分成10份,其中30%用來儲蓄,也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比如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

疫情過後,你還敢做“月光族”嗎?

還有20%來購買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例如基金、債券,目的則是增加穩定收益。還有20%則是購買一些高風險的投資,例如股票,目的是為了尋求高利,畢竟高風險高收益。還有20%用來投資收藏品;10%用來購買保險。一個是為了實現增值的目標,另外一個則是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而以上這三點,都是諸多富人們實踐得來的經驗。我們在日後的投資理財中,可以將這三點作為參考。尤其是第一點,是最基礎的。疫情結束後,你還敢做那個自認為很驕傲的“月光族”嗎?快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想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