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月入5000還是“月光族”?來,跟著送財大師學理財

月入5000還是“月光族”?來,跟著送財大師學理財

有個朋友生活在二線城市月入5000元,主要用於房費、車費等生活支出,但一個月下來還是入不敷出,幾乎成“月光族”。他由此感慨:“5000元支應生活,難吆!”

你月入5000還是“月光族”?來,跟著送財大師學理財

又沒錢了!

工薪一族每月拿著固定工資,承擔著個人的日常支出、應酬。成了家,還需要擔起整個家庭的生活。那麼對於普通的工薪家庭,他們應該怎麼解決入不敷出、理財乏術的尷尬呢?

你月入5000還是“月光族”?來,跟著送財大師學理財

費、費、費,這不是錢少的悲哀

范蠡師從計然研習理財之道。計然說:瞭解貨物何時為人需求購用,才算懂得商品貨物。善於將時與用二者相對照,那麼各種貨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

1、歲在金時,就豐收;歲在水時,就歉收;歲在木時,就饑饉;歲在火時,就乾旱。旱時,就要備船以待澇;澇時,就要備車以待旱,這樣做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

你月入5000還是“月光族”?來,跟著送財大師學理財

理財,關鍵在計劃

2、出售糧食,每鬥價格二十錢,農民會受損害;每鬥價格九十錢,商人要受損失。商人受損失,錢財就不能流通到社會;農民受損害,田地就要荒蕪。糧價每鬥價格最高不超過八十錢,最低不少於三十錢,那麼農民和商人都能得利。糧食平價出售,並平抑調整其他物價,關卡稅收和市場供應都不缺乏,這是治國之道。

你月入5000還是“月光族”?來,跟著送財大師學理財

與時逐利,而不是責求他人

3、積貯貨物,應當務求完好牢靠,沒有滯留的貨幣資金。

4、買賣貨物,凡屬容易腐敗和腐蝕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險囤居以求高價。研究商品過剩或短缺的情況,就會懂得物價漲跌的道理。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物價賤到極點,就要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貨物錢幣的流通週轉要如同流水那樣。

你月入5000還是“月光族”?來,跟著送財大師學理財

范蠡照計然策略治理越國十年,越國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買兵士,使兵士們衝鋒陷陣,不顧箭射石擊,就像口渴時求得飲水那樣,終於報仇雪恥,滅掉吳國,繼而耀武揚威於中原,號稱“五霸”之一。

范蠡既已協助越王洗雪了會稽被困之恥,激流勇退,他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換姓,到齊國改名叫鴟夷子皮,到了陶邑改名叫朱公。朱公認為陶邑居於天下中心,與各地諸侯國四通八達,交流貨物十分便利。於是就治理產業,囤積居奇,隨機應變,與時逐利,而不責求他人。19年期間,他三次賺得千金之財,兩次分散給貧窮的朋友和遠房同姓的兄弟。范蠡後來年老力衰而聽憑子孫,子孫繼承了他的事業並有所發展,終致有了鉅萬家財。所以,後世談論富翁時,都稱頌陶朱公。

你月入5000還是“月光族”?來,跟著送財大師學理財

向上的方法,需要學習

錢財不在多少,遠在春秋時期,范蠡就具有如此完備的經營理財理論,無疑是十分可貴的。生活在現今信息發達的各位朋友,還在感嘆入不敷出、理財無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