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石林之南

早上七点的昆明,天还黑着,导游已经在大堂等着用完早餐的我们登车准备出发了。

导游是一个身材中等、肤色略黑、戴着眼镜、梳着长马尾姓岳的哈尼族小姑娘。她用很标准的普通话对照名单清点着人数,14个大人、3个孩子,总共17人,宣布本次多彩版纳旅游团正式组团。

没想到昆明的早晨居然很冻手,旅游大巴车上还要开冷风,以免车玻璃上哈气影响行车安全。用导游的话说,昆明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很热,晚上很凉,但是,最冷的时候不是现在,已经过去了,而且我们这个团的旅游路线是一路南行,会越走越温暖。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学生寒假和春节都还没有来临,是整个云南旅游最最淡季的时候,宾馆、饭店和景区不仅人少车少,价格还便宜,幸福的不要不要的。只是今天坐车的时间是此次旅游行程中最长的,前后大概要7个小时,因为今天的行程是:昆明——石林——普洱。

彩云之南•石林之南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风光。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离我们在昆明下榻的酒店大约80公里。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石林了,因为父亲那个时候抽的香烟就是“石林”,烟纸上印着一排高耸着的漂亮石头,父亲告诉我那是离我们沈阳很远很远的南方。

十岁的女儿也曾经问过我,我告诉她,你期末考完试了,爸爸妈妈就带你坐飞机去看一看。

我们到达石林风景区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温度也在一点一点的上升。

景区里穿着民族服装的一位彝族女导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悦宝更是寸步不离地跟在彝族女导游的左右,认真地听着讲解。

彩云之南•石林之南

石林风景区很大,达350余平方公里。想要一天逛完,那是不可能的。只坐电瓶车从大门到石林入口处这段路就有3公里。

只有进入石林,你才会感受到她的巧夺天工和奇丽壮美,这个涵盖了地球上众多喀斯特地貌类型的约3亿年前的汪洋泽国,是人类眼中极为珍贵的质遗迹。

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拍照最好的去处便是大屏石上篆刻着“石林”二字的石林风景秀丽中心,这也是石林的象征和标志。

“石林”二字原是当年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亲笔题写的,在他任职期间,于1931年创建了石林公园。文革时期康生来此一游,以龙云是大军阀为由,提出将龙云题写的“石林”等字全部铲去,把他自己书写的“石林”二字刻上去。然而,办事人员认为康生所书写的“石林”二字不怎么样,就悄悄地做了一个手脚,把“石林”二字留下,只将“龙云题”这三个字铲去。如今“龙云题”这三个字是龙云的儿子龙绳文二十多年前来石林游览时书写补拓上去的。

对于悦宝来说,没有什么比穿上彝族少女服装更开心的了。在悦宝的强烈要求下,我和悦宝妈也换上了彝族服装,一家三口美美地拍了一张“石林”全家福留作纪念。

彩云之南•石林之南

马铃儿响来哟玉鸟儿唱

我和阿诗玛回家乡

远远离开热布巴拉家

从此妈妈不忧伤 不忧伤啊啊

……

这首歌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它就是电影《阿诗玛》里的插曲。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阿诗玛和阿黑的爱情故事曲折多桀,纵使最后阿诗玛化作了石峰,也没有向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低头。阿诗玛的传说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民族精神。

站在清水环绕的阿诗玛石峰前,仿佛当年的卷走她的洪水充满了歉意,你高声唤,她轻声和,你感天,她动地……

彩云之南•石林之南

步出石林景区的时候,我突然对彝族女导游头上戴着的帽子产生了兴趣,尤其是那四个上下分列的彩色小三角。

彝族女导游笑着唱了一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留下来……”接着解释到,她头上戴着的是彝族撒尼姑娘的包头,是仿照七色彩虹绣制的,包头上面还要缝上两个绣花的小三角,象征着忠贞的木斯达玛姑娘被扯下的衣角,这也是撒尼姑娘未婚的标志。你要是用手摸了,就代表你看上她喜欢她了,你是要娶她的。彝族女导游说完笑着看向我问道:“远方的客人,你要留下来吗?”

悦宝听到此时哈哈大笑起来,拉起我的手说到:“爸爸,你摸一摸吧,摸一摸吧。”

彝族女导游一直把我们送到旅游大巴车旁,我们挥手向她道别,并真诚地说了一声:谢谢!

彩云之南•石林之南

吃过了中华第九大菜系的团餐之后,我们又上路了。

连绵不断的山,左拐右拐的路,浓浓的午后阳光,一座接一座的隧道,随时浮现在蓝天的白云,不管你愿不愿意看,成片的绿色始终在眼前。

云南的交通与内地相比,至今都不是很发达,这与它连绵不断山有关。但在80多年前,云南却是全国抗战的大后方,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那条动用了20余万人、原设计需要三年、但只用了九个月艰苦奋斗就建成了的滇缅公路。

1937年12月~1938年8月,这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时间段,中国云南省到缅甸的公路(滇缅公路)提前竣工通车。这是当时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也是云南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一条国际通道。

还记得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吗?讲述的就是那段时间的抗战故事。1941年12月,中国远征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合计9个师10万余人。

今天,当我行走在滇西高速公路上,又怎么能不追忆缅怀先烈们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彩云之南•石林之南

车行前方是服务区,我们停靠下来休整十分钟。

导游小岳指着远处的“墨江”两个字告诉大家:这里是墨江县,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哈尼族自治县。这里北离昆明350公里,南距普洱市220公里。北纬23°26′线穿过这里,我国著名的云南省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就建在这里,这也是我国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墨江也因此被称作是“太阳转身的地方”。

墨江的另一个神奇之处就是这里盛产双胞胎,小小的县城竟然生活着1200多对双胞胎,连树木都是结伴而生。一口双胞井更成了传说中的圣水。

还记得“立竿见影”这个成语吗?当太阳运行至北回归线时,在这里却是“立竿不见影”。

多么神奇的自然、生命和阳光,不仅让我们心生感慨,更让我们心生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