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参”

这些参你都分的清吗?

人参


每日一药——“参”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


每日一药——“参”

别名:人街,神草,鬼盖,土精。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

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与用量:3~9g,另煎兑入汤剂服;野山参若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每日一药——“参”

白参片

临床应用:

1. 生脉散(《医学启源》)治气阴两伤证。肢体倦怠,气短声低,汗多懒言,或干咳少痰,口干舌燥,舌干红少苔,脉微细弱或虚大而数。人参9g,麦冬9g,五味子6g,水煎服。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益肺生津,固脱止汗,为君药。

2. 八珍汤(《瑞竹堂经验方》)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仲,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当归30g,川芎30g,熟地黄30g,白芍药30g,人参30g,甘草30g,茯苓30g,白术30g。每服3钱,通口服。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甘温益气补血,为君药。

3. 四君子汤(《圣济总录》)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人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每服2钱,通口服,不拘时候。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为君药。


党参

每日一药——“参”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别名:党人参,台党参,黄参。


每日一药——“参”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与用量:9~30g。不宜与藜芦同用。


太子参

每日一药——“参”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别名:孩儿参、童参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用法与用量:9~30g。


西洋参

每日一药——“参”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 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别名:花旗参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用法与用量:3~6g。不宜与藜芦同用。


南沙参

每日一药——“参”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杏叶沙参的根。别名:三叶沙参、山沙参、龙须沙参。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茎高50~100cm。茎生叶互生,狭卵形或矩圆状狭卵形,长3~9cm,宽1.5~4cm,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花序狭长;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有毛;花冠紫蓝色,宽钟形,长约1.8cm,5 浅裂,裂片三角形,外面被毛,雄蕊5。花丝基部扩大,有密柔毛;子房下位,3室。蒴果球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小坡草丛、林缘或路边。产于华东、中南及四川。

采制: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干燥。

性味: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用法用量】9~15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北沙参


每日一药——“参”

【别名】莱阳沙参、海沙参、辽沙参、条沙参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稍晾,置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净直接干燥。

【炮制】除去残茎及杂质,略润,切段,晒干。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 4.5~9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玄参

每日一药——“参”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 ~6 天,反复数次至干燥。

别名:元参、黑参、乌元参、浙玄参。

药性类别:清热凉血药

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疠,白喉,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9~15g。不宜与藜芦同用。


红参

每日一药——“参”

红参片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习称“圆参”)经蒸制后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蒸制后,干燥。

别名:飞来参,瓦参,土高丽参


每日一药——“参”

高丽参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

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与用量:3~9g。不宜与藜芦同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