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材,听听梁志天、陈嘉君、易永强等设计师怎么说

关于石材,听听梁志天、陈嘉君、易永强等设计师怎么说


近年来,从进军设计师联盟到参展设计周,石材企业对于设计师渠道的渗透可以说是无所不至。但在见到成效之前,不如我们先来听一听,设计师们对于石材这一天然材料究竟是什么看法。

No.1 关于石材应用

梁志天:石材本身就是一个很古老的材料,应用历史悠久,但是新品种迭代频繁,而且打磨、处理的技术一直在改变,所以我觉得它可变化的地方还是挺多的。不过石材只是一种材料,必须要通过设计师的无限思考把它发挥得更好,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上,不管它是一个住宅、办公室,还是餐厅、酒店,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我觉得这个是提高石材多变性的一种可能。

关于石材,听听梁志天、陈嘉君、易永强等设计师怎么说

胡伟坚:石材本身的坚固、耐久、豪华,使它在大堂的空间、地面、柱子等领域都可以得到应用。而且石材的种类、色彩、质感非常丰富,也为不同的酒店,不同的风格带来多元的选择,所以我们设计师经常过来水头挑选石材,因为石材和别的材料不同,不是人造的,它是天然形成的,每块石材都有他自己独特的纹理、硬度,可以说每个石头都有自己的灵魂,所以量的大小,供货的周期都要落实,因此设计师都要和生产商、供应商做一个紧密的联系,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陈嘉君:地产运用石材的机会挺多的,因为它的凝固性、稳定性还不错,而且它的永恒性比砖寿命还长一点,特别是石材光面的感觉,是砖无法比拟的,加上它的自然纹理和人造的东西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设计上,多数是看项目的特性去应用,如果是一种文化类的项目,应用到的石材品种和一般工程项目也不同。

No.2 关于石材科技

梁志天:石材像我之前说的,它的技术一直在改变,因为现在的机器还有人工智能、3D打印的方式,都可以做出以前根本做不到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在石材行业里面,除了不停地发掘新材料以外,应该在技术上面不断地来证实。这样的话就给设计师打开更大一个门,可以把石材发挥更完美。

易永强:因为石材属性比较坚硬,而且给人的感觉以干硬为主,如果能让我假想它的工艺的话,我觉得可以往柔性的方面去发展,那么石材就可以变得很有趣,他的可延展性就很丰富, 或者可以增加透明性。虽然我不知道混合以后算不算石材,但是石材本身的刚性结合工艺带来的柔性、透明性,可能会是蛮有意思的一个思路。

关于石材,听听梁志天、陈嘉君、易永强等设计师怎么说

谭淑静:石材云端这一块的服务已经开始了,我相信会越来越蓬勃发展。石材本来在我们设计行业里面,就是一个很好表现纹理的面材,再加上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一些3D的技术糅合应该会为石材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No.3 关于石材布展

陈嘉君:就我见到的石材展馆而言,布置得都比较片面,如果我来做的话,可能会从一些多媒体、互动展的手法,或者通过新媒体、新动态的角度去应用。目前(石材展位)看上去还是比较传统式的,仅仅是把材料或者品种展示出来给我们欣赏,其实我觉得这种展示方式可以占据一部分,但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综合的考虑,特别是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应该加入到展览空间里。

关于石材,听听梁志天、陈嘉君、易永强等设计师怎么说

No.4 关于新材料的出现

陈嘉君:不单是石材,家具类,橱柜类也受到了新材料的影响。它是一个新材料的引用,新材料加入以后造成的对碰,但不能说是冲击,而是新材料加入的问题,因为两者的特性不一样,应用方法也不一样,因为人造的毕竟是人造的,新材料的工业气息重一点,没有一种天然和人文的感觉。对于我的角度来说,只是一种新加入的材料而已,不是冲击,是一种补充,可以把它理解为大块的瓷砖。

关于石材,听听梁志天、陈嘉君、易永强等设计师怎么说

设计师简介

梁志天:国际著名建筑、室内及产品设计师梁志天(Steve Leung)于1957年出生于香港。以现代风格见称,善于将饶富亚洲文化及艺术的元素融入其设计中。

胡伟坚:CCD郑中香港设计事务所合伙人、副总裁,1988年参与完成的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获得中国建筑设计最高荣誉国家优秀设计金奖。

陈嘉君:壹挚设计集团创始人。陈嘉君的设计初衷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一直都是喜欢简约、清透、执着的东西,并擅长把西方的理性与东方的风情相结合。

易永强:5+2设计(柏舍励创专属机构)设计总监。2015意大利A’design Award&Competition室内与展示空间设计类别【铜奖】 获得者。擅长 地中海、现代简约、中式风格。

谭淑静:禾筑设计设计总监。擅长突破制式化的设计创造空间的变化性。获台湾TID大奖,德国iF室内建筑类大奖等多项奖项肯定。


从石材应用,谈到石材的技术、工艺,以及石材布展的方法和面对新材料加入的难题,梁志天、胡伟坚、陈嘉君、易永强、谭淑静几位活跃在内地和港台的知名设计师都给出了不同见解。当石材人希望通过设计师渠道嫁接资源的同时,设计师们也正等待着石材在技术和展示思维上带来的惊喜,两者的磨合有待时间,也有待石材企业的行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