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走在“走婚桥”上——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我与朋友一同去了云南旅游,香格里拉的寺庙、经幡、嘛呢石经堆及白塔,泸沽湖的嘛呢堆、经幡、祖母屋和花楼,让我体会到了这两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宗教文化与我平时生活着的地方的不同。他们唱着、跳着最本土歌和舞,我们按他们的习俗参与其中,用他们的方言喊着加油,和他们一起吃着手抓饭、围着篝火对着歌、跳着舞。听他们讲藏传佛教的文化、唐卡文化、走婚的习俗,体验他们的风俗人情。尽管我们的习惯、宗教信仰等地方存在着不同,但丝毫不影响我们与当地居民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当我走在泸沽湖的“走婚桥”时,看到了有些恩爱的游客,学着摩梭人的习俗,男子背着女方走在走婚桥上,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他们脸上。听当地人说,如果想和对方一起一辈子,就千万不要走到桥头。我想,那些背着心爱的人走在走婚桥的可爱的人们,肯定是没有走到桥头的吧。

这趟云南之旅,我总是时不时的想起《穆斯林葬礼》中的一幕。韩子奇临死前交出他的秘密:“我......不是回回!”这是让我倍感震惊的一幕。就是这么简短的一句话,我能体会到他妻子梁君璧内心的震惊。想想她是怎么对待她那因先天性心脏病而不久于人世的女儿韩新月的吧。她因女儿的爱人楚雁潮不是回回,残忍的对楚雁潮下了逐客令。不管楚雁潮如何的动之以情,哪怕他丈夫韩子奇提议说让楚雁潮皈依伊斯兰教,作为母亲的她都丝毫不予以动心。在梁君璧看来,没有了回回这个大前提,“爱”什么力量都没有,再多的爱也不能让穆斯林和不信真主者之间的界限泯灭。韩君璧拒绝了楚雁潮娶走韩新月的请求,埋葬了她女儿在人生最后时刻得到想要的爱的机会。在她看来,作为一个回回的女儿,和一个不是回回的人恋爱、结婚,是丢人现眼,所以她宁愿看着女儿死,所以她不顾女儿的疾病,残忍的告诉了女儿不可能和楚雁潮一起的残酷的事实。梁君璧的偏执,让女儿韩新月丧失了许多的欢乐,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韩新月的死亡。

然而,她终其一生、不惜一切维护的东西,在她丈夫离世之际,被打得粉碎。从梁君璧平时的生活方式来看,她是一个虔诚的信仰者,每日五次的礼拜、每逢斋月戒食把斋,从未落下,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女儿的爱情为代价,也要严格坚守着她的信仰。她爱韩子奇,哪怕她丈夫韩子奇在英国时和她的亲妹妹梁冰玉产生了爱情并最终有了韩新月这个孩子,她仍然维系着与韩子奇的关系。在韩子奇快要离开人世时,仍恋恋不舍的望着他的丈夫。当他的丈夫在临别之际说出不是回回的秘密之后,她选择了不相信,她告诉她的儿子和儿媳“你爸这是在说胡话”,她要丈夫赶紧念清真言,没多久,她的丈夫就离开了人世。我无从知道丈夫韩子奇临终前和她说不是回回这件事情对她的心理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我而言,却觉得十分震撼。一个人,终其一辈子维护的东西,最后却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叛了信仰一辈子。那么我们该维护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我们终其一生该维护的,就是爱本身,就是爱、尊重与包容。

在泸沽湖一户摩梭人家做客的时候,女主人和我们说起他们的村一个摩梭女孩的爱情故事。当时有一个男的和我们一样,去到泸沽湖旅游,在旅途当中和他们的村一个女孩相爱了,为了爱情,男孩在旅游结束后选择了回到泸沽湖与女孩在一起。这就是爱的力量啊。爱怎么会没有力量呢,怎么能因不同的肤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而泯灭呢。有了爱,有了包容,其他的因素都不应该成为人们相识、相处、相爱的障碍。

当楚雁潮与心爱的人的母亲交谈时,他以为不管他自己的宗教信仰是什么,不管自己是不是有宗教信仰,只要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就行了。所以,当韩新月的爸爸韩子奇抱着一线希望追问楚雁潮祖籍在哪,祖上会不会有人是回回时,他没有领悟到韩子奇的用心良苦。他依旧那么的诚实,他回答,不止是自己不是回回,祖上也没有人是回回。因为他的诚实,他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对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楚雁潮而言,他也许知道汉族文化与回族文化是有不同的,但是他没能理解到也许当时各种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包容还不够,他的诚实反而成了导致他与韩新月之间爱情悲剧的一个因素。

梁君璧是一个有着许多缺点的,让人不觉生恨的人。她因荣桂芳是回回中混得最不济的“切糕容”的女儿,认定荣桂芳配不上她的儿子韩天星,设计拆散了儿子和荣桂芳;她的多疑赶走忠实的仆人老侯,使得老侯全家流落街头,也断送了老侯的性命;因为楚雁潮不是回回,残忍的拒绝了楚雁潮对她病重的女儿的爱;因为对梁冰玉和韩子奇对她的背叛,对一直视她为亲生母亲的韩新月也冷漠对待。直到最后,丈夫不是回回这事到底对她到底会产生多大的触动呢,作者没有在文章中过多的着墨。可我就是在她丈夫临终前的这一刻,看到了她内心的柔软。丈夫韩子奇临终前要求她给他蜡烛,给他一点光明照着他往前走时,也许她还未从丈夫说不是回回的震惊中清醒过来,但她还是满足了丈夫的这个要求。我想,她最终还是包容了他丈夫韩子奇这个天大的秘密的。如果没有,以她宁可女儿死,也不能让他和楚雁潮一起的决绝,她又怎会满足不是回回的丈夫临终前的要求,并要他念清真言呢?所以,哪怕是那么执着的梁君璧,面对和她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的丈夫不是回回这个事实,她最终还是展现了她对丈夫的包容之心。我想,梁君璧这个角色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的缺点,并不是她的信仰价值观所导致的,她只是在生活方式上、在形式上恪守着自己所信仰的规矩,却没能体会到她所信仰的文化的真正内涵。

在全世界,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多宗教和多民族并存的,不同的宗教文化间、民族间如何融洽共处,国家或者政府到底该采取何种治理理念,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对我们许多人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不管我们的是什么民族,不管我们的文化习俗、信仰是什么,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如果韩新月生活在我们现如今这个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时代,也许她的悲剧就不会上演了。爱,应该就像梁君璧的父亲梁亦清对玉的爱一样那么纯粹,为了传承玉文化,梁亦清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有了这种纯粹的爱,韩新月和楚雁潮自始至终没能摆脱宗教的束缚的悲剧也许就能避免了。正如我在泸沽湖听当地的摩梭人所说的,虽然他们现在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但是也许说不定以后也会实行一夫一妻制,现在的他们,有的走婚,有的结婚。他们了解我们的风俗习惯并予以尊重,我们也了解并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我们并没有因为彼此间的不同而伤害着彼此。不同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进行着交流与融合。我相信,爱、尊重与宽容是任何一个优秀文化的基本要义。正是爱、尊重与包容,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像摩梭女孩那样走婚,但是并不妨碍和家人、朋友或爱人一起走在“走婚桥”上,因为,在我心中,“走婚桥”的真正含义,是爱,是包容。我想象着,在韩新月生命的最后阶段,楚雁潮背着韩新月走在“走婚桥”上,兴许新月还会像她亲生母亲梁冰玉小时候一样,抬头看看那还差几分没有盈满的月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