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毛钱引发的故事:到底要不要带儿子去维权?该出手时就出手


诚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那些商人们,做人做着做着就把“诚信”二字给丢了,他们往往生意做着做着就把“信誉”二字丢在漫漫人生路。

01 “ 妈妈,那阿姨少找我9毛钱”,少的不是钱,是诚信

昨天傍晚,我让儿子去买个洋葱回来。因为儿子出门不喜欢带手机,我就给他5元人民币。

好一会儿后,儿子才回来,他到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那阿姨少找我9毛钱。”

“少找你?那你发现了?那你要回来没有?”

“没有,因为我离开她店里很久以后才发现,不是当场就发现的,我怕她不承认。”

“那你怎么不找她要回来呀,明明是她找错钱了呢。”

儿子也觉得,应该是阿姨误把一毛钱的硬币当做是5毛钱的了,所以才会少他9毛钱。


9毛钱引发的故事:到底要不要带儿子去维权?该出手时就出手


说实话,我在意的不是这9毛钱,而是这个阿姨的人品问题,或者说她压根儿就不是诚信经营。

疫情当前,很多人都恨不得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可是这阿姨却背道而驰。正月初七那天,我找她买鸡蛋,她说一斤7.5元。

当时我就觉得她的鸡蛋卖得特别贵,她却告诉我鸡蛋贵是因为疫情封路,交通受阻引起的,而且她还信誓旦旦地说,大家都这么卖,她不会卖我贵。

几天后,我才发现,和她只有一墙之隔的隔壁,人家一斤鸡蛋只要6元,与她只隔一条马路的一家店,人家只卖4元钱,而稍远的大润发超市,人家只要2.6元!

都说买得没有卖的精,但在非常时期,如此就地起价,未免也太过分了吧?一斤鸡蛋几乎是别人的近三倍。

可惜,当时的我直接是用微信支付,没有留下任何的凭证,否则我真该要举报她的乱涨价,发国难财。

商家就该本着良心做事,就该以人品赚钱,而这阿姨就是经常这样要么就地起价,要么就是短斤少两,让我忍无可忍。

这几年这阿姨卖过食杂,卖过糕点,卖过蔬菜,但她都不如人家卖得好,其实,她输给人家的不是她的货,而是她的良心,而是她的信誉做生意,归根到底拼的是人性,是人品,而不是货物本身。

因为没有人愿意拿着自己白花花的辛苦钱却买一个不讲诚信,缺斤少两的商家那里去买东西吧?

我老家的俗话说的好,“黄金再贵,斤两自在”,因为这时候店家少的不仅仅是黄金,是钱,而是比黄金更值钱的“诚信”二字,是“信誉”二字!

我想那阿姨一定不知道“季布一诺值千金”的典故,她一定更不知道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如果父母不讲诚信,那么他们的孩子一定也不知道什么是诚信,什么是信誉?人无信不立,那么不讲诚信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02 “九毛钱的维权,去还是不去?”儿子的纠结,我的笃定

听了儿子的讲述后,我义愤填膺:其实,9毛钱真的不能说明什么,但因为是这个阿姨,所以我必须计较,因为我要让她知道,一个人不讲诚信的后果

今天,我有“证据”,那个洋葱在手,如果她敢不承认那钱是她少找儿子的,那么我就让她调出监控,是该和她算个总帐了,谁让她一次次不讲诚信来着?

我也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她:这次如果她承认了,我就和她既往不咎,当然我再也不会去她店里买东西了,否则我就要打12315来维权,我不能让她一次次地践踏我的消费者权益。

我甚至想好了,要怎么和她据理力争,怎么和她对峙。

但我没想到,让我为难的不是阿姨,而是儿子。他觉得才区区九毛钱,至于如此大动干戈,至于上门去找人家吗?这样做,让他觉得太没面子了。

我告诉儿子:“不,这不是面子问题,这和面子没有一毛钱关系。这不是九毛钱的问题,而是关乎做人的诚信问题,而是关乎我们的消费者权益问题,今晚她必须给我一个说法,否则我就动用消费者权益法,是该给她普普法了

。”

最后,我还告诉儿子:“如果这九毛钱是其他人找错的,也许我一点儿也不会计较,因为谁都有出错的时候。但因为是她,我不想放过她,因为是她不讲诚信在先,是她一次次让我吃了哑巴亏。你只要去做个证人就好了,剩下的事情交给老妈我好了,看我怎么找回诚信。”

看我态度如此坚决,儿子同意我去维权。

9毛钱引发的故事:到底要不要带儿子去维权?该出手时就出手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找消协,会寻求法律帮助,真的不是想要多少赔偿,想挽回什么,我们要的就是一个说法,一个事实的真相,如此而已。

2005年4月17日的“人民日报”,有这么一篇文章《“一毛钱”官司 不为赔偿只想讨说法》,报道声称,标价5块9的酱骨头,结账时却被算成6块,多次协调未果,较真的顾客,吴女士一纸诉状将餐厅告上法庭。吴女士说,她称打官司不是为钱,只是为了讨个说法

她的律师也说,消费者勇于、敢于维权才能捍卫权利,不然我们要法律干什么?我们要公检法干什么?

我之所以费劲心思地劝儿子跟我去维权,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妈妈我要的不是这区区的9毛钱,而是一个说法。

03 带着儿子去维权,得到的绝不仅仅是9毛钱

当儿子终于明白这“9毛钱”的意义非同一般以后,答应和我一起去维权。

“阿姨,刚刚我儿子是来你这里买洋葱,对吧?可是你好像少找他9毛钱。”我相信,时间还没过去一个小时,她应该记得这件事。

“你给我多少钱?”

“5元纸币。”

“对,对,那是我少找了钱,硬币看错了,把一毛钱看成5毛钱了。”阿姨边说话,边快速地掏钱给我们。

那一刻,我看到儿子脸上的变化,是惊讶,是欣慰,是释然的微笑。

也许,在刚刚读大一的儿子看来,才9毛钱,真的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根本不值得如此来维权,但他没想到,还真维权成功了。


9毛钱引发的故事:到底要不要带儿子去维权?该出手时就出手


但在我看来,这事情却意义非同小可:这一次我就要证据确凿地让这个不讲信用的阿姨知道,我们都是守法的公民,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否则你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知道我们的来意后,阿姨一再和儿子道歉:“你没错,是我的错,是我把钱找错了,错在我。”

那一刻,我笑了,儿子也笑了,我就想通过这个九毛钱的故事,让刚刚读大学的儿子明白:这社会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然我们就只能吃哑巴亏,也许这次你损失的是九毛钱,但下次估计就是9000甚至是9000元了

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里就说到了“该生气时就生气,该争取权利就争取。”

多么希望有越来越多人能够真正在乎自己的权利,哪怕只是几毛钱的权利,懂得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在人们维权的过程中,就会让“懂法 守法 用法”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到时候惠及的就是全社会的人,从而让公民更具有权利意识,也让商家更注重履行法定义务。

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作者简介:西瓜甜甜啦,习惯用文字取暖,一生甘当孩子王,希望用手中的笔,和你一起邂逅人世间的真、善、美关注我,温暖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