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界的“小金豆”,年产量高达4200000kg!6项种植技术请收好

贵州黔西北高海拔地区盛产杂粮芸豆,其中以威宁芸豆种植历史悠久,市场知名度高,种植面积较大,在生产中与玉米套种,

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67万h㎡左右,产量420万kg左右。威宁芸豆具有籽粒饱满,种皮色泽明亮,蒸煮后口感细嫩绵柔等特点,在国内杂粮豆类市场具较高的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威宁芸豆质量特点与当地的气候环境、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2017年根据原国家质检总局“2017年第108号”公告,威宁芸豆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产品类别


威宁芸豆的学名为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蝶形花科菜豆属菜豆种,蔓生和矮生皆有,其品种多样。籽粒颜色不一,深红、红、白、紫、黑、黄或杂色具有,因其外形似肾,俗称“鸡腰子”,亦称“腰豆”。芸豆适宜在亚热带、温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耐冷、喜光,属异花授粉作物。芸豆根系发达,叶绿色、互生、心脏形,花为虫叶形花,总状花序。芸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为主要杂粮作物。


蔬菜界的“小金豆”,年产量高达4200000kg!6项种植技术请收好


2地域保护范围


贵州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境内的陕桥街道、五里岗街道、草海镇、小海镇、双龙镇、观风海镇、秀水镇、迤那镇、黑土河镇、石门乡、雪山镇、云贵乡、免街镇、龙街镇、大街乡、盐仓镇、板底乡、么站镇、麻乍镇、黑石镇、海拉镇现辖行政区域为地域保护范围。


3产品品质特色


3.1 感官特色


威宁芸豆籽粒肾形、色泽明亮;籽粒大小均匀且饱满;籽粒颜色呈纯白、深红或紫红色;口感细嫩绵密,带清香味。


3.2 理化指标


经资质机构检验,威宁芸豆具有以下特点:淀粉含量≥28.0%,粗蛋白质≥22.0%,粗脂肪≤1.6%,还原糖≥0.02%,水分≤13.5%,完整粒≥95%。


蔬菜界的“小金豆”,年产量高达4200000kg!6项种植技术请收好


4产品与产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关联性


4.1 威宁芸豆与产地自然环境关联性


①气候


温凉的气候,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降水构成了威宁芸豆生长所需的良好气候条件。威宁县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脉的高原上,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条件符合威宁芸豆耐冷、喜光的生长习性。


②光照


威宁县境地势高,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距离短,白天增温快,夜间空气流动,昼夜温差较大。芸豆在生长、开花结荚时需要较强的光照来促进其光合作用和花朵授粉。威宁县光照条件充足,被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为威宁芸豆籽粒的饱满,色泽的亮丽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来源。


③水分


芸豆性喜湿润,也较耐旱,但不耐涝。在整个生育期间,适宜的土壤湿度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70%。威宁县境内水资源充沛,较好的土壤含水量避免了威宁芸豆在生长期因土壤水分不足而延缓生长,或因土壤水分过多而导致种子腐烂。


④土壤


威宁县半凉山和河谷地带多适宜种植玉米、小麦、豆类,土壤主要为黄棕壤、黄壤,弱酸性;芸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需要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酸碱度以pH值6.2~7.0为宜。威宁县的土壤条件为威宁芸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根部对氮、磷、钾等矿质元素的吸收转化为其丰富的蛋白质含量提供良好的基础。


4.2 威宁芸豆与产地人文环境关联性


解放初期,威宁芸豆与玉米套种,用来解决温饱问题。贵州西部地区的毕节,自古以来便是人口大县,其中威宁县总人口140万,占毕节市人口的47%。在解放初期,大量的人口聚集使得威宁县需要更多的粮食来养活众多人口。威宁地形破碎,地势高,气候凉,土地贫瘠,人们常常过着“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的生活。当时流行民谣:“山高雾大细雨多,庄家一种几偏坡,到了秋收算一算,种一坡来收一锅。”贫瘠的土地里长不出大米、玉米,人们就只能大量种植马铃薯和荞麦。


蔬菜界的“小金豆”,年产量高达4200000kg!6项种植技术请收好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发现豆类植物在威宁这样的高寒地区容易生长存活,当地农民常言“朝天一把籽,坐等秋来收”。芸豆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和玉米套种,不占耕地还能使玉米增产。于是人们就习惯把芸豆和玉米套种,以缓解饥荒。后来的威宁人都酷爱芸豆,可以食无肉,不可饭无豆,无论大米饭、小米饭、高粱米、稷子米、玉米都要放芸豆混合蒸煮,芸豆早已变成了当地餐桌上一道最为常见的主食混搭食材。


5种植技术规程


5.1 品种选择


威红芸豆、红花芸豆等是适宜当地环境种植的芸豆品种。


5.2 选地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的平地、山地或丘陵,以土壤pH值5.5~7.0,土壤排水性好的砂壤为宜,较忌重茬、迎茬,严禁在豆科作物茬口上种植。


5.3 播种


①整地


要求伏秋整地,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耙深12~15cm,耙平耙细,然后起垄镇压,待播。


②播前准备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剔除异色粒、秕粒和病虫粒,选择大小均匀、饱满、颜色一致的籽粒作种子。


③适时播种

一般在3~5月,土壤温度10~13℃时就可以播种,667㎡播种量6.5~8kg。


④播种方式

用25℃左右的温水浸泡芸豆种24 小时,一般采取人工穴播,矮生直立型品种单作行距一般为50~60cm,株距10cm;穴播时穴距25~30cm,每穴播4~5粒种子,穴保苗3~4株;蔓生型品种单作行距70~100cm,株距25~30cm,每穴保苗2~3株。


5.4 田间管理


①施肥

芸豆根瘤不发达,幼苗期间固氮能力弱,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播种时可施入少量速效氮肥和磷酸二铵作种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每1h㎡施入硫铵75kg,磷酸二铵120kg即可。在幼苗长到4片叶时,每1h㎡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25kg。


②中耕除草


芸豆在整个生育期间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幼苗期进行中耕除草,既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可以防止杂草与幼苗争肥、争光。


③灌溉与排水


生育前期以保墒为主,若天气干旱,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10%时,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浇一次小水,浇水后及时中耕,以免土壤板结。开花结荚期芸豆需水分最多,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3%时,严重影响产量,应进行灌水,以防止落花、落荚。


④搭架和去顶


主茎高30~40cm或出现5~6片真叶时搭架,架高2m以上;株高50cm左右时摘除枝头。


5.5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萎蔫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豆荚螟、红蜘蛛、绿豆象),以绿色防控为主。


5.6 适时采收


采取分期采收,成熟一批采摘一批,带荚放于阴凉处风干,不要暴晒,在出售前一次脱粒,这样籽粒色泽好、充实度高,能有效提高其商品等级。


6 产品知名度及产业发展情况


威宁芸豆种植历史悠久,为当地重要的杂粮作物。种植时候可与荞麦、玉米等套作,减少耕地占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不同年份的《威宁县志》中记载了威宁芸豆与荞麦、玉米套种,在1970-1981年发展的18个对外出口的物资中,就有威宁的芸豆。


盛产于威宁县大街、狗街、灼圃、盐仓和高峰乡的芸豆,每年都有100~200吨远销中国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在1986年《贵州省志·农业志》中记载:“威宁地区是省外贸出口菜豆的主要基地”,菜豆是芸豆的学名,由此可见威宁芸豆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声名在外。


蔬菜界的“小金豆”,年产量高达4200000kg!6项种植技术请收好


2000年以来,威宁芸豆声名鹊起,其栽种的主要品种威芸1号和威芸2号通过了省级农作物审定。威宁芸豆近年来知名度越来越高,逐渐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贵州日报、毕节晚报、新华报、网易、搜狐等10余家新闻媒体纷纷对威宁芸豆进行报道,各种学术期刊上有多篇与威宁芸豆相关的论文,威宁芸豆以其突出质量而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0年2月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