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北高原歷史文化論文集編輯工作者群》的談話

在《張北高原歷史文化論文集編輯工作者群》的談話

2017年11月27日晚

談話人:陳耀全 格日勒 高忠勝 張智海等 天氣:白毛風

金桓州在今正藍旗境內,西北路招討司(相當於西北軍區司令部)在金初設在撫州(今河北張北),後移到桓州(今內蒙古正藍旗)。這就是河北省張北縣與內蒙古正藍旗之關係。

舊桓州什麼時候移到新桓州的,沒找到相關記載。

舊桓州和新桓州是一個朝代的嗎?@高忠勝 都是在金代的。

這不好說,有可能是一個朝代,為什麼說是一個朝代的,就是因為遼和元在所處的朝代,為腹裡地區,遼和元的城池有一個共同特徵,城牆上沒有馬面,而金代金長城沿線的金代城址無一例外都有馬面,這是出於軍事的需要。

黑城子境內的長城都有馬面,所以說是金長城。所以說黒城子旁邊的古城幾乎都是金代城址,有的可能是沿用了北魏舊城。元上都夠大了,沒有馬面,元中都也是。

正藍旗境內也有北魏長城,說明千百年來,正藍旗與壩上幾縣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錯帶。

西北招討司所轄區域是西北路,西北路在金章宗時設立三州,撫州、昌州、桓州。路為金代省一級行政區劃,但是撫州、昌州、桓州在《金史·地理志》是屬西京路。西北路招討司不僅僅是一個軍事機構,它也有行政功能,而且招討司主官招討使是正三品,和西京路留守是一個品階。那麼撫、昌、桓究竟屬西京路還是屬西北路,特別是西北路招討司下轄的群牧、乣、部族猛安謀克等,怎麼能夠屬於西京路?西北路應該是否是一個特殊區域,在行政完全獨立於西京路。這是否和我們把遼時期的壩上地區籠統的劃為奉聖州一樣呢,遼代,壩上駐牧著乙室部,五院部,屯戍著五院、六院部,這些部落地位遠遠高於地方州縣,且屬於部族機構管轄,州縣是無權管理部族的,因此壩上地區屬於奉聖的說法值得探討。

@格日勒 西京路屬於行政體制,西北路招討司屬於軍事體制。地方州縣歸西京路,各部族歸西北路招討司,是各民族雜居地區。

是的,但是西北路的主體居民,就部族、乣、猛安謀克,這些民族的戶籍民政都屬於招討司。

在大環境下,這些部族並沒有消失,有的歸為漢民族,有的歸屬為北方遊牧民族。

而且在金代歷史上,遊牧部族好像沒有屬州管轄的記載。在金朝這些民族的界限是很清楚的。

遊牧部族直接歸中央軍委。

招討司是歸樞密院,但是西北路的路該怎麼解釋?

部族、乣、猛安謀克的軍事民政都歸和西京路平級的西北路招討司了,為什麼又歸西京路了?

金史上說,桓州,撫州,昌州屬西京路。西京(大同)有西京留守司。桓州軍兵隸西北路招討司。

比如桓州承安二年,一下降為刺史州了,戶口不足六白,錄事司撤了,待之清塞縣,這很可能說明招討司可能遷移了,而此時的撫州一萬多戶,這又說明了什麼,因此不能靜態看金史裡面記載的東西

對,州降級別了,還轄有清塞縣。這個縣城遺址現在還沒有人涉獵。

阿爾泰軍臺究竟從二臺開始至十八臺,究竟是設立於康熙年還是設立於雍正年?

@格日勒 你看看阿爾泰軍臺,康熙三十二年設。

阿爾泰軍臺 康熙三二年設是有誤!

阿爾泰軍臺設立之初說是八臺,包括到歸化及四子王旗,但又說到歸化六站,到四子王旗五站 ,共11站,這有出入。

到雍正年,歸化路撤了,結果去四子王旗變為十九臺,肯定驛站有了變化。

阿爾泰軍臺因達阿爾泰新城——烏里雅蘇臺而得名,張家口到四子部落的是其中一段,與張家口到歸化驛路--張家口驛路,三者並不矛盾。通稱張家口驛路,與殺虎口、獨石口等驛路並稱。

《口北三廳志》、《清實錄》、驛程的記載,都比較一致,應無誤,清代如此重大的歷史事件,且發生在多倫會盟後,距今不過300多年,不大可能語焉不詳,出現誤載,如此概率極低。

理藩院檔案、臺北故宮滿檔也是如此記載,應無疑義。

金峰有個解釋,說設立之初,到歸化六站,到四子王旗五站。到四子王旗的站和到歸化的站是從昭化站分開的,從昭化又設倆站,這樣就可以說11站和8站的關係了,但是理解不了。

歸化第一站在叟吉,應該是紅土梁五十家子。

察汗拖羅蓋、布爾嘎蘇、海流圖不在歸化路六站之內。可參閱韓儒林的《穹廬集》。

韓儒林也不是這樣說的,現在根據史料只能知道去歸化,叟吉是第二站,至於和去四子王旗是從哪裡分開的,現在沒有明確質料。韓儒林《清代蒙古驛站》。

這說也沒有說清楚是哪裡分開的 也沒有說清楚11站和8站的關係。

我說的是歸化路叟吉是第一站。

第一站很明確就是頭臺,原始文獻。

韓儒林據《康圖》、《乾圖》得出的經緯度確實有出入,其他也是從文獻得出的。

從張家口出來肯定走頭臺,但那屬於阿爾泰軍臺,與歸化路不是一回事。

韓儒林只是對雍正以後驛站的位置和里程做了個考證,但是他沒有解釋為什麼8站和11站的關係,特別是撤了歸化站以後,為什麼張家口到四子王旗是19站。

但是清聖祖實錄談到是11站。

如果按八站解釋,你能列出去四子王旗的各個站點。

張家口外八站設於1691年,通向喀爾喀蒙古的阿爾泰軍臺設於1692年,這與多倫會盟密切相關。所以說阿爾泰軍臺設立的時間沒有疑義,是在張家口外八站基礎上拓展延伸的,直至乾隆時設定左副將軍才周密。夜深了,等見面再探討。

張家口外八站設於1692年,通向喀爾喀蒙古的阿爾泰軍臺設於1693年,糾正一下。

《會典卷》九八二:自張家口至四子部落五旗為一路,計程五百餘里,應安設五驛,又張家口至歸化城六旗,計程六百里,應設六驛,仍為張家口一路。這同《一統志》卷五三四的記載一致。但是康熙三十一年,阿爾迪所提出的初步方案,據《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五:張家口外八站。而康熙三十二年,理藩院所提出的執行方案也說:張家口至歸化城、四子部落設立八站。因此,如果把從張家口到歸化城和從張家口到四子部的驛站看成是相互各自完全分離的倆條站道,據前種記載倆路共十一站,同後種八站的記載有三站出入。這個該怎麼解釋。

根據《則列》卷三十二,“張家口驛站”,和《會典》卷九八二,頭臺為察汗拖羅,後面只是羅列叟吉、昭化、塔拉布拉格、穆海圖、和林格爾五站,去四子部的站不見記載。至於阿爾泰軍臺國內驛站的設立應該是在雍正時期裁撤了歸化路驛站後的事。

張北高原的歷史大部湮沒於黃沙白草之間,確實應該將有關的歷史文化好好挖掘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