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前言:鲁迅是位文学家,同时集批判者、革命家等于一身。描写鲁迅的文学作品经久不衰,历来是个学者喜欢创作的话题。作家太宰治就由此创作出一部专门描写鲁迅的小说,名叫《惜别》

,这是一部超文化特色的小说,是目前仅有的一部把鲁迅当成主人公描写的长篇小说为人们学习早期的鲁迅提供重要材料。

在小说中,作家太宰治用丰富细腻的情感内心里满怀对鲁迅的尊敬及对中国的友好,以鲁迅年轻时期在日本仙台留学生活的历史过程为依据,塑造了一个富有人情味、充满理想抱负、有着内心波动和青春彷徨的青年鲁迅形象。太宰治在《惜别》中塑造的青年鲁迅形象,具有多种特质,包括了:内心深处强烈的自我意识及孤独感,对国家民族的忧愁,彷徨于医学、文化及革命旋涡之间,同时他竭力挽狂澜于危险中。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鲁迅

一、拥有自我意识,孤独中行事

日本学者奥野健男对这一小说发表了看法"太宰治对拥有知识分子的孤独感并潜藏着自我意识的鲁迅有特别的亲近感。"腼腆羞涩的孤独者,鲁迅一开始就出现在小说《惜别》里的形象。小说称他是,"他那时十分聪明又很沉默"。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写小说的另一人物,这一人物在小说里用"我"来称呼。因此,鲁迅跟"我"首次见面时,鲁迅"白净的脸变得通红,很害羞地笑了",而在谈天时,则表现得"结结巴巴地说不下去了","脸微微有些发红"。又"似乎很喜欢孤独这个词",鲁迅一面说着"Einsam"(德语,孤独),同时眼睛看着远方似乎若有所思,他突然说道:"但我是Wandervogel(候鸟),我没有故乡。"在幼年时期,鲁迅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也离他而去,因此他从小就没有依靠。对此,小说里写道

"虽说故乡仍在,但宛如没有。......我没有服输,不,说不定已经服输了。"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小说《惜别》

小说中,作者对当时的周先生(即鲁迅,原姓周)描写道,孤独寂寥是人难以忍受的痛苦,鲁迅定然是难以忍受,因此孤独一人来到同他家乡西湖在风景上很接近的松岛上。然而,他的忧愁并不能因此得以解开。当时"我"是日本医专的学生,又无意间遇到他。对于他的学识等,让"我"产生了与他真诚地结交朋友的想法。新学年终于到了,他自东京返回仙台,对"我"讲道:"我最近是Kranke(病人),所以很久没有和大家见面,完全成了Einsam(孤独)的鸟。"

鲁迅年轻时的那份孤独感同他拥有的自我意识紧密关联,难以割舍。小说由此写道:"同样羽色的鸟......反而看起来猥琐,因此有种同类相互嫌弃的可笑心理......所以我不能不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之后,又写道"我渐渐无法忍受和这些秀才们在一起了。"进一步表述道:"我终于下定了决心......我真想到一个中国留学生都没有的地方去呀。

"其后,进一步表述:"我最近感到留学生同胞的革命运动......也许是我不幸的宿命。"

对于这些描写,表达出鲁迅在孤独中具备强烈的自我意思,这正如川村凑所说:"周先生置身于革命的旋涡中,对于实践革命运动的人们,'私'的不和谐感不可避免地强烈起来。"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日本作家:太宰治

二、批判中更显忧国忧民

在松岛时,青年的鲁迅首次同"我"见面,松岛的风景让两人留恋不已。彼时鲁迅的言辞中就已表达出不满中国文学的表情:"我不相信我国的那些文人墨客,那些人和贵国的浪荡子弟一样,他们的文章脱离现实而且很堕落。"针对"装腔作势"这个词,鲁迅非常感慨道:"日本的美学实际上十分严格。'装腔作势'这种戒律,世界上大概哪儿都没有,而现在清国的文明却是极其装腔作势的。"鲁迅的批评并不表示他不爱国,相反却是源于他对国家的热爱当时"我"对鲁迅说:"您也正是因为过于热爱自己的家乡,所以评价的标准才会这样严格吧!"他回答:"真正的爱国者,反而会经常说国家的坏话。"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青年的鲁迅

随着与"我"交往的深入,"我"发现鲁迅对中国的批判也越来越深刻了。对于中国,他表达出强烈的爱国心,称:"我的爱国之情绝不逊色于任何人。正因为喜爱,所以不满也很强烈。"对清朝,他十分不满,说:"清国政府面对科学的力量无能为力......得过且过的这种自负心一定会导致中国自取灭亡。"对于中国本地的医术,他看清了,因此表示"不过是一种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骗术"

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糟粕,鲁迅对此提出强烈的批评:"在中国,'孝'原本就是包含着政策意味的......因此最后才有'二十四孝'那样愚蠢的传说流传在民间。"针对老莱娱亲,鲁迅认为这是"Wahnwitz"(德语,"精神错乱"),精神上而并非正常行为。谈到郭巨埋儿这一历史典故,鲁迅称:"我突然觉得家庭这个东西很可怕......倒是产生了相反的作用。"正因如此,他说"

中国的圣贤们所说的话,已经成为骗子行骗的利器......原本丰富的思想已经开始干枯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鲁迅与他的朋友们

针对那些口中来断讲着孔孟之道的人,鲁迅对他们非常讨厌,就连平日他所敬佩的藤野先生亦并不例外,他说"你也曾对我说过:我虽是中国人却不说孔孟之语......像藤野先生那样的好人,当他说古圣贤的话时,我便捏把汗,暗自想:停止吧

。"

对于西方的文化,鲁迅以救国的心态去学习。但他并不全盘照收,而是批判性地去看待。对西方方法中基督教时常出现的"装腔作势",鲁迅就很看不惯。对此,小说有专门描述:"周先生和我一样,敬重基督教的邻人友爱......如同中国的儒者先生们歪曲了孔孟精神一样,外国的传教士也使基督教堕落了。"鲁迅对此表示:"我现在的确是Kranke(病人)......有时很想追随基督教,可是教会中夸张的动作却阻碍了我的信仰。"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鲁迅表示:外国的传教士也使基督教堕落了

三、彷徨于医学、文艺与革命旋涡之间

当时中国危机深重,鲁迅已经意识到已经到了需要进行某些方面的革命的时候了。此时的他表示"又想到此时最紧要的莫过于更深层地探究各国文明的本质,而自己现有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可以说近乎无知",因为有了这些原因,因此他又进一步表示:"我现在的热情比起实际的政治运动,更燃烧在探究列国富强的根源上"。在上述描述下,鲁迅决定到日本来留学。在即将到日本学习新知识时,他有所感悟,称:"从未体验过的、难以言表的温暖的喜悦涌上心头。"

杉田玄白是日本著名的医生,为了能成为有用的医生,或者说是中国的杉田玄白,以便救治众多不幸的病人,鲁迅来到了仙台学医

。对此,他对"我"说:"为什么在西洋科学之中,自己特别关注医学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幼年时的悲伤体验。"并进一步表示他来学医的原因及志向:"告诉我新学问必要性的,是少年时代遇到的那个骗子医生......我将以军医的身份参战,为建设新中国不惜粉身碎骨,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年轻的鲁迅

到仙台后,在上学的二年级夏天,鲁迅去了东京。在那里,他经历了一股文学热潮,那是由日本青年掀起的,这对他有更大的吸引力,于是他开始深入积极地学习文学。当他回仙台时,他买回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对此小说《惜别》写道:"文艺热情在他的心目中徐徐燃起的同时......科学、艺术、政治,他被卷入三者的混沌旋涡中。"此时的鲁迅感到很迷茫,对此他对"我"讲道:"我今年夏天去东京后,更加迷失在痛苦的竹林深处了......这种疑惑仅仅是我的妄想就好了。"

对于科技与文化,如一个更能救中国,鲁迅表示:"凭借科学的威力,让民众觉醒......我已全部抹杀了科学救国论。我现在必须更踏实地重新考虑怎样才能拯救中国。"由于有了上述新的理解,鲁迅决定放弃其他的,选择学文以救中国。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小说《惜别》

太宰治又在小说《惜别》里借"我"这一人我的口,对鲁迅内心的彷徨进行了细腻地描述,小说中写道"周先生后来大量的著作......我不知道什么是所谓大鲁迅文艺的功绩。可是有一点我知道,他是中国最初的文明患者。......苦于近代文明之病,为寻求其病床......混沌的产物是自我厌恶。他对于文明的感情,的确可以称之为中国可怜的先驱者之一......文艺原本就是他喜欢的路,疲惫的他爬上了这个病床,稍感舒适。"

四、 革命者的本色:力挽狂澜

为了体现了鲁迅作为革命者的一面,小说《惜别》虚构出"大雪夜事件"。这一情节写道:某个夜里大雪纷飞,在美以教堂里,鲁迅在听《出埃及记》的传教内容,其内容是:犹太人摩西历尽四十年艰辛,为着能够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逃离而前往迦南,受他的同胞曲解并受到责怪。这一故事,让鲁迅回想到了自己祖国人们里那些愚昧无知者,需要有一股力量去敲醒他们,因此他起了弃医从文的念头。小说由此写道

"文艺好像国家的反射镜一样……想找到那些被压迫民族的反抗作品译成中国语,让我的同胞们读。"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出埃及记》

幻灯事件后,鲁迅告诉"我"说:"亏了那张幻灯片,我终于下定决心了……精神革新!国民性改造!......因为我这段时间离开了那些表情茫然的民众......今天我的目标确定了。看了那个片子,挺好。我马上弃医回国。

"

在上述情况下,鲁迅终于下定决心回国,之后去发起文艺运动,去改变那些民众的精神,并为此奉献他的一生。他计划和作人一起办文艺杂志,而杂志名称定名为《新生》。由此,小说写道"他微笑着回答。那笑中一点儿也看不出周先生自己称之为'奴隶的微笑'那种卑屈的影子。"

小说《惜别》里,作者太宰治借"我"解读了1907年鲁迅写于东京的论文《摩罗诗力说》。小说中写道:"我觉得,该短文的主旨,指出了与他从前说的那种为'帮助同胞的政治运动'的文艺多少有些差异的方向......发挥使其充实之用的东西......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文艺这种东西,就会像注油少的车轮那样......也许马上就会损毁。"

《惜别》中所写出的这段话,极好地阐释了鲁迅的文学观和革命观,并对鲁迅思想有了真实的理解。

他人小说怎样描绘鲁迅年轻时的样子:忧郁、孤独、力挽狂澜

《摩罗诗力说》

结语:小说《惜别》曾经被认定是"国策小说",这表现为:在日本昭和十九年(即1944年)一月,作家太宰治受文学报国会邀请,参加了作品协议会。会前,他已有创作《惜别》的意图,而会后,他把他的想法书写了下来,这就是《惜别》的框架了。他把这一创作框架上交给文学报国会。太宰治向来并不理会日本政治,但此时他却愿意作出"政治意图发言",因此显得不寻常。对此,他表示:"这本《惜别》确实是应内阁情报局和日本文学报国会的请求进行创作的小说。但是,即使没有来自这两方面的请求,总有一天我也会试着写一写,搜集材料和构思早就进行了。"

《惜别》发表于二战结束前夕,这一小说看起来似乎并不违背军国政府的意图,但事实上太宰治并非是为了去迎合他们才去创作这一小说,他本意上是不支持战争的。《惜别》中的对鲁迅举办的送行会的描写,让鲁迅在仙台的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结局。

太宰治用他对小说的描写,抚平了生活给青年鲁迅造成的心灵创伤,太宰治对于鲁迅的友善同时表现为对中国的友好太宰治在小说《惜别》中详细描写了青年鲁迅的形象,表达出对鲁迅的尊敬和对中国的友好,这一态度深深地值得读者钦佩。

参考文献:

太宰治. 惜别.于小植,译:新星出版社

奥野健男.《惜别》解说:新潮文库

川村湊.『惜別』論--「大東亜親和」の幻:国文学解釈と教材の研究

高远东. 仙台经历与弃医从文——对竹内好曲解鲁迅文学发生原因的一点分析. 鲁迅研究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