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近代以来,许多有志之士为了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彻底摘下在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贫困落后的标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就包括汉字领域。我们都知道,相比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简体字,

民国时期推广的繁体字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书写起来相当不易。这就让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很多"文盲",眼看中国的文盲越来越多,一些专家认为:只有将复杂的汉字废除,让中国人转而学习简单的拉丁文字母,才能改变中国多文盲这一现状。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简体字与繁体字

鲁迅先生就曾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句话现在被收录于《鲁迅论语文改革》一书中,鲁迅认为,汉字复杂(那个时候的汉字是繁体字),严重妨碍了中国人学习,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中国陷入落后的深渊之中,从而走向灭亡。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鲁迅先生

虽然鲁迅想要表达的是用精简的字来替代中国汉字,但是他的说法实在是太激进了一些。在那个时期文盲还有很多,鲁迅也是看到了那个时期的弊端,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已经和世界隔离了,而且读书的成本太高,一般的贫苦人家是没有能力的,所以当时目不识丁的人特别多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胡适

因此,在民国时期有胡适主持的"白话文运动"中,学者们开始将白话文引入文学创作中。而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激进学者认为:如今的中国想要降低文盲率,就必须让更多不识字的人识字,废除书写复杂的汉子,直接使用简单的拉丁文字母作为文字载体。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拉丁文

在这些学者的推动下,1931年制订的"中国文字拉丁化"就直接绕过了汉字,老百姓只需要认识几十个字母,加以拼写就能使用。表面上看"中国文字拉丁化"解决了中国多文盲的问题,但也是开始了废除中国汉字的进程。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眼看着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汉字将被逐渐"边缘化",许多人对此都发出了反对废除中国汉字的声音。

语言学家赵元任就是其中一个,赵元任为了让人们看清"文字拉丁化"的弊端,以及中国汉字的独一无二,接连写出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奇文,用来讽刺那些主张废除中国汉字的学者。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汉字

赵元任先写了一篇《施氏食狮史》,于1930年代在美国写的一篇奇文,文章原题《石室诗士食狮史》,同时赵元任还用英文写了一篇说明,标题"Story of Stone Grotto Poet:Eating Lions"。全文计94字,后扩充为103字,连同题目7字,共110字。

每个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如果用普通话读音来朗读,不懂古文的人读起来根本不懂,原因是当代普通话丢失了古汉语的入声和浊音。在使用古文的那个时代,这篇文章人人可看懂,但使用拉丁文字母表达出来,全文只有字母"shi"而已,无法将故事情节描绘出来。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书法

原文 ▽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施氏食狮史》

译文 ▽

石头屋子里有一个诗人姓施,喜欢狮子,发誓要吃掉十头狮子。这位先生经常去市场寻找狮子。这一天十点钟的时候他到了市场,正好有十头大狮子也到了市场。于是,这位先生注视着这十头狮子,凭借着自己的十把石头弓箭,把这十头狮子杀死了。先生扛起狮子的尸体走回石头屋子。石头屋子很潮湿,先生让仆人擦拭石头屋子。擦好以后,先生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的尸体。当他吃的时候,才识破这十头狮尸,并非真的狮尸,而是十头用石头做的狮子。先生这才意识到这就是事情的真相。请尝试解释这件事情。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书法

此外,除了《施氏食狮史》,赵元任另一篇文章《季姬击鸡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文 ▽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jī)稷(jì)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jī),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jī)击鸡,鸡既殛(jí),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季姬击鸡记》

译文 ▽

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野鸡饿了唧唧叫,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桌子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季姬睁眼一瞧,鸡躲在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脱下木屐鞋来打鸡,把鸡打死了。想着养鸡的经过,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季姬击鸡记》。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书法

除了上面两篇同音文,还有一篇同音文,但作者不详。那就是《羿裔熠邑彝》(本文较难,请理性并耐心阅读)。

原文 ▽

羿裔熠,邑彝,义医,艺诣(yì)。熠姨遗一裔伊,伊仪迤(yǐ),衣旖(yǐ),异奕矣。熠意伊矣,易衣以贻(yí)伊,伊遗衣,衣异衣以意异熠,熠抑矣。伊驿邑,弋(yì)一翳,弈毅。毅仪奕,诣弈,衣异,意逸。毅诣伊,益伊,伊怡,已臆毅矣,毅亦怡伊。翌,伊亦弈毅。毅以蜴(yì)贻伊,伊亦贻衣以毅。伊疫,呓(yì)毅,癔(yì)异矣,倚椅咿咿,毅亦咿咿。毅诣熠,意以熠,议熠医伊,熠懿毅,意役毅逸。毅以熠宜伊,翼逸。熠驿邑以医伊,疑伊胰痍(yí),以蚁医伊,伊遗异,溢,伊咦。熠移伊,刈(yì)薏以医,伊益矣。伊忆毅,亦呓(yì)毅矣,熠意伊毅已逸,熠意役伊。伊异,噫(yī),缢。熠癔(yì),亦缢。【癔(yì):一种精神病,患者平时喜怒无常,感觉过敏。此病多由心理上剧烈的矛盾和巨大的压力引起。亦称"歇斯底里"。】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后羿

译文 ▽

后羿的后裔中有个叫熠的人,居住在少数民族彝族地区。熠是个义医,经常为百姓免费看病,医术精湛。熠的姨妈死后留有一个女儿名叫伊,伊长得很漂亮,神态可人,穿上漂亮的衣服,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人间的凡夫俗子根本没法比。熠喜欢上了表妹伊,他给伊买漂亮的衣服,可是伊并不领情,抛掉了表哥给他的衣服,穿上怪异的衣服以表示示不喜欢熠,熠感觉很郁闷。为躲避表哥的纠缠,伊离开家乡,躲到一偏僻的地方,找一叫毅的人下棋,毅长得很帅,像貌堂堂,精通下棋,很有造诣。毅穿着不同寻常,看上去意气风发。毅开导伊,使伊受益匪浅,伊很高兴,偷偷喜欢上了毅,毅也喜欢上了伊。第二天,伊继续和毅下棋,毅送给伊一只蜥蜴作为礼物,伊则把自己的衣服回赠给毅。伊病了,梦中喊着毅的名字。伊精神不正常了,靠着椅子咿咿细语,毅陪着她,也跟着她咿咿细语。毅早就听说过熠的大名,于是找到他,说明来意,求熠救救伊。熠要挟毅,提出条件,要求毅在治好伊的病后离开。毅思量着只有熠可以治好伊,答应了熠的要求。熠用了各种办法医治好了伊。伊想起了毅,又在梦中叫着毅的名字,熠暗示伊毅已经离开了,自己很喜欢她。伊想到再也见不到毅了,生活得没意思。于是就上吊自杀了。熠精神也恍惚了,也自杀了。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后羿

正是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和《季姬击鸡记》两篇同音的奇文,人们才明白:中国汉字的同音字很多,有的甚至无法用拉丁文表达其含义。这也让那些主张废除中国汉字的学者们如梦初醒,废除中国汉字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专家联名要求废除汉字,他愤而写下两篇奇文反驳,全文读音竟相同

书法

1952年,新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这种快速识字法在全国推广,各地也兴起了多种识字方法,有人自做学字教具,有的在家学习,有的结合生产劳动,把田间地头变成识字课堂,也有的学会了再去教别人,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到50年代末我国成功扫除文盲近三千万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原意进走进汉字领域,共同守护中国汉字。

参考书籍:

《施氏食狮史》

《季姬击鸡记》

《羿裔熠邑彝》

《鲁迅论语文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