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靈素:一個人的愛是本能,更是能力

木心的《從前慢》說:從前的日色變得很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是的,從前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因為愛過一個人,別人都不會再進入她的心。

有點固執,有點痴傻,可卻是那麼讓人動容。

看過金庸的《飛狐外傳》的都知道,程靈素便是這樣的人。


程靈素:一個人的愛是本能,更是能力


01

程靈素,是胡斐的義妹,她的名字出自兩部醫書,《靈樞》《素問》。

可是她卻不如其他的女主角那樣漂亮,書中描寫道:她除了一雙眼睛外,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

那樣一個“黃黃瘦瘦”的小姑娘,貌不驚人,卻心地善良,機巧聰明。

她若不跟著胡斐去救苗人鳳,原本可以在山野間平靜地種她的草藥,研究一下師父的《藥王神篇》,種種七星海棠,順便培植一下八星九星杜鵑啥的。

閒來救救死扶扶傷,擺平一下師兄師姐們的痴痴纏纏恩恩怨怨,順便收幾個有慧根有靈性有悲憫心的弟子,靠她的靈性和善良,輕而易舉地便把藥王門發揚光大了。

但程靈素遇到了胡斐,她便不再是自己一個人,她覺得,“他是自己在這世界上唯一的親人,和他相處了這些日子,在她心底,早已將他的一切瞧得比自己重要的多。”

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所以她才會用自己的命去救他的命。


程靈素:一個人的愛是本能,更是能力


有一首歌名為《我願意》,歌詞這麼唱道:“我願意為你,我願意為你,我願意為你忘記我姓名,只要你真心拿愛與我回應,什麼都願意,什麼都願意,為你。”

多麼痴情。

可是這也無法和程靈素的情深意重比擬。

這歌詞的前提是“只要你真心拿愛與我回應”,才會“什麼都願意為你”。而程靈素,是真正的別無所求。

她明知道胡斐心中只記掛著那個袁姑娘,他“天天十七八遍掛在心上”的,只是那個袁姑娘。

但她仍舊一直伴在他的左右,依然在大敵當前的時候,安安靜靜地站在他身旁,一點也不躊躇,只是這麼說著:“活著,咱們一起活,要死,便一起死!”

直到她死之前,在胡斐的心裡裝滿了別人,除了他的袁姑娘,還有鍾阿四一家,苗人鳳,馬姑娘。他為了這些人打抱不平,尋醫問藥,身陷危難。

在危急關頭,總是她陪著他,幫助他,救治他。

而胡斐,卻只在她為了救他而死去後才想到,“我常向她說我自己的事,她總是關切的聽著。我多想聽她說說她自己的事,可是,從今以後,那是再也聽不到了”。

有個教授說:對一個人只有付出而不求回報,不要求所謂公平,這就是愛情。

原來,愛,真的可以只是一個人的事。


程靈素:一個人的愛是本能,更是能力


02

程靈素無疑是可愛的可敬的,但從某個層面來講,也是可憐的。

她的無怨無悔付出而不求回報的精神,是所有男人都夢寐以求的。連金庸都說,他最喜歡的書中的女主角是程靈素。

但這種感情,女孩子們只遠遠地看一看感慨一下就好。

一個人的愛太沉重,平常人承載不起。

從我閨蜜的身上,我看到了這種不堪承受的沉重。

閨蜜葉子,一直是閒妻良母的典範。

葉子在婚前是家裡的小公主,沒怎麼做過家務,可以說十指不沾陽春水。但她在所有人反對的情況下,找了家境懸殊的老公。

結婚之前,葉子紅著眼睛堅定地說:“我就不相信,我嫁給他會過不好!”

結婚之後,葉子在家裡任勞任怨,孝敬公婆團結兄弟姐妹,老公拿不回工資,她的工資全補貼了家用。

有什麼事情自己做,有什麼委屈自己扛,她只求老公能夠上進,能多掙些錢把小日過得紅紅火火。

但事與願違,老公沒有因為她的隱忍和付出而加倍對她好,反而出軌了。他回來跟她離婚,在葉子的家人面前說了一大堆她的不是。


程靈素:一個人的愛是本能,更是能力


有人跟葉子說:“你就跟他熬著,他不讓你好過,你也別讓他好過!”

但葉子不想爭辯,也沒有為難他,痛快地簽了字。

葉子說:“感情不是一個人的事。如果我做什麼都是錯,那就放手吧,給他也是給自己一條生路。”

在一個人愛著另一個人的時候,都希望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的。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是多麼幸福的事。可是,若只是你一個人在意,只一個人在唱獨角戲,還能夠無怨無悔的付出嗎?

其實我們都做不到。

那麼至少我們可以做到,在對方的熱情消退後,華麗的轉身,悲喜自己承受。


程靈素:一個人的愛是本能,更是能力


03

多少人說,愛不是佔有,而是付出。

可是,除了父母對兒女,沒有多少人會在愛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像程靈素一般只是付出不求回報。

而又有多少人可以不辜負更不傷害這樣的愛?

因為害怕被辜負和傷害,更讓人裹足不前,不敢輕易愛,更不會付出。

一個人能得到什麼樣的生活,有可能取決於運氣和選擇,但更重要的,取決於這個人的能力。

其實我們可以選擇付出,但要有足夠的能力來支撐自己的選擇。有程靈素一般不求回報的能力,也有葉子一般華麗轉身的能力。

只要自己的能力可以讓自己在任何狀態下都成為生活的強者,那我們做什麼樣的選擇都可以自由切換。

因為什麼樣的結果我們都可以承受。

若你要問沒有能力怎麼辦?那就看看這個偈子: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命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