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祖奕,一個“木痴”,更是“非遺”傳承人


水車是粵、桂、贛、湘、鄂、川、渝、閩、滇、黔、瓊等南方地區提取水源的傳統農具。地處粵北的韶關山區農村,水車有遼闊的用武之地,

世代傳承的斗子式陽水車是韶關武江區江灣塗氏家族成功提取山區水資源的農具。

近日,經韶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專家審定並向社會公示,韶關市人民政府批准公佈了韶關市15位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入選名單。其中,武江區《塗氏水車製作手藝》(傳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塗祖奕成功入選。

塗祖奕,一個“木痴”,更是“非遺”傳承人
/
/
/

塗氏水車製作技藝

據塗祖奕介紹,塗氏研製的水車為斗子式陽水車為主,其曾祖父塗吉純首次研製出適用於高落差水資源的家鄉江灣山區的一架同時可帶兩碓的斗子式陽水車,比陰水車要高出20-30倍力量。所帶動水磨水磁,四輪碾是很有利用價值,從環保和節能的角度看,古法的水車仍然有優勢。

塗祖奕,一個“木痴”,更是“非遺”傳承人
/
/
/


塗祖奕,一個“木痴”,更是“非遺”傳承人
/
/
/


“非遺傳承人”——塗祖奕

近71歲的塗祖奕有個響亮的外號 —“木痴”。他仿製和創作了微型水碓、水磨輪碾、水鋸等5個系列,將瀕臨滅絕的40多種舊時農業生產器械重新復原,作品個個精巧能正常運轉。

塗祖奕,一個“木痴”,更是“非遺”傳承人
/
/
/


塗祖奕作品

他出生在一個木工世家,從小就喜歡木藝,一次看電視,他發現有個旅遊景點擺設了幾件農村生產生活用具,不少遊客以之為背景爭相拍照留念。“這些不能車水的水車、不能轉動的水磨,這麼受歡迎,那我製作些‘活’物來,豈不是更有人喜愛。”於是,塗祖奕憑藉精湛的木工技藝,打造了一批水礱磨面、石輪碾谷、群碓舂米……一天到晚叮咚叮咚轉個不停。

塗祖奕,一個“木痴”,更是“非遺”傳承人
/
/
/


塗祖奕,一個“木痴”,更是“非遺”傳承人
/
/
/


塗祖奕用傳統技藝製作水車

2005年,塗祖奕興辦塗氏弘古藝術坊,專業生產古農具系列產品近80多種,其中部分是國家專利產品。

2011年,塗祖奕的6件作(藏)品作為首批藏品,陳列於中國水利博物館。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中國傳統農業水利機械已經很少見到甚至消失了,製作的技藝也一天天失傳,我覺得太可惜了。我的願望就是把這些傳統技藝傳給後人,讓它發揚光大。”塗祖奕說。

(武江發佈)

塗祖奕,一個“木痴”,更是“非遺”傳承人
/
/
/


塗祖奕,一個“木痴”,更是“非遺”傳承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