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丨除了防寒,還要做好2件事,保家人健康!

小雪

[宋] 蘇轍

小雪僅能消膈熱,苦寒偏解惱衰翁。

年豐誰使百物貴,心淨要令萬事空。

老去禪功深自覺,生來滯運與人同。

閒中未斷生靈念,清夜焚香處處通。

一,今日小雪 !


小雪丨除了防寒,還要做好2件事,保家人健康!


小雪為冬季第2個節氣,此時天寒,降雨遇冷凝結成冰晶,飛揚瀰漫為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小雪有三候:

一候虹藏不見:“虹”是雨後天上一種帶有色彩的光圈,與“霓”對,“霓”為陰,“虹”為陽。虹藏不見,意味著小雪之後,陽氣潛藏,雨水化雪,“虹”就不會再產生了。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氣為陽,地氣為陰,小雪後天地間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陰陽不交。

三候閉塞而成冬:此時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轉入寒冬。

這段時間,黃河以北多地有雪,雪量雖有限,但會給乾燥的冬季增添一些溼潤,於呼吸系統疾病有所改善。

但要注意,小雪節氣之後,常常伴隨降溫,寒邪加重,首先要護住體內陽氣,做好禦寒保暖工作!

二,小雪後,重點要防寒 !


小雪丨除了防寒,還要做好2件事,保家人健康!



寒為冬令主氣,小雪過後,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入寒冬,第一件要做的就是防寒。

風、寒、暑、溼、燥、火,中醫稱之為六邪,六邪之中,寒為冬令主氣,寒為水氣而通於腎,與腎水相應。

冬季氣溫驟降,防寒保溫不夠,人易感受寒邪而為病。寒邪侵入人體,易使氣血凝結阻滯,澀滯不通,不通則痛,冬天人常因為受寒頭疼,關節疼。

寒最易傷陽:寒性屬陰,寒邪侵襲人體時,最易損傷陽氣。

陽氣受損,全身或局部可出現明顯的寒象,出現身體溫度降低、手足發涼,甚至凍瘡。

更嚴重就是“傷寒”,寒邪束表,出現惡寒、發熱、無汗等表現,還會損傷臟腑陽氣:

腸胃受寒,會致吐瀉清稀、脘腹冷痛。

肺脾受寒,則宣肅運化失職,表現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

寒傷脾腎,則溫運氣化失職,表現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腫腹水等。

總而言之,小雪節氣後,寒氣最易傷人致病,溫補陽氣,避開寒冷尤為重要!

三,還要防凍瘡!


小雪丨除了防寒,還要做好2件事,保家人健康!


小雪前後,雨水紛紛,不少地方都下起了小雨,溼冷的感覺讓人不太舒服,還容易誘發凍瘡滋生。

中醫認為凍瘡多屬虛寒疾病,是由於陽氣不足,外感寒溼邪氣,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而發病。

手足多汗、缺乏運動、營養不良、貧血、溼氣重的人容易成為凍瘡重點“照顧”的對象。

小雪節氣後,要積極著手預防凍瘡,鍛鍊身體,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保暖的同時注意服飾寬鬆。

手和耳朵是最容易發凍瘡的地方,可通過艾灸,或按摩手足及耳廓,促進手足血液循環,減少凍瘡發生。

四,防上火!


小雪丨除了防寒,還要做好2件事,保家人健康!


入冬後空氣乾燥,而且寒冷,溫熱飲食的飲食有助於抗寒。

但如今暖氣空調普及,大家一般都在室溫較高的室內生活工作,穿得多、動得少,熱氣散發不出,導致體內積熱。

此時高熱量,高脂肪且油膩的食物不宜多吃,不然容易導致肺火、胃火等旺盛,滋生“內火”——也就是上火!

表現為口腔潰瘍,臉上長疙瘩,誘發熱結便秘等。

遇到這種情況,可多吃白蘿蔔、蓮子、松花蛋,白菜等食物,不僅富含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更能清火降氣、消食。

還可喝些湯,如白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羊肉白蘿蔔湯等,既暖和又滋陰。

天氣越冷,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越容易發作,早晨起床喝杯涼開水,可增強肝臟解毒排毒能力,促進新陳代謝,加強免疫功能,降血壓,預防心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