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戒掉「壞習慣」?這篇文章講的很透徹

一個人但凡對生活還有追求和嚮往,就一定試圖改掉過自己的壞習慣。


然而,懷著滿腔熱情節食、戒菸、早睡早起、擺脫債務……但沒一樣成功,時間久了,對自己也感到失望。


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計劃之所以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自律的問題,而是開始的大方向就錯了。


到底怎樣做才能成功?本文提出的4大科學策略以及影響行為的6大因素,能夠幫助你找準方向,阻止壞毛病捲土重來。


如何成功戒掉「壞習慣」?這篇文章講的很透徹

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


01


科學策略1

辨明“關鍵時刻”


當自我改變時,你不必時時刻刻都逼迫自己達到極限。你需要關注的是那些最危險的時刻。我們把這些特殊情況稱為關鍵時刻


在這些時刻,如果你遵守正確的行為方式,它們會引導你逐步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一個辨別關鍵時刻的好辦法是回想那些對你誘惑最大的時刻。舉個例子:


當一個顧客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你更傾向於忽略他。

當你壓力較大時,你會對自己的伴侶變得冷漠無情。

當你有點感冒的時候,你不會爬上跑步機去鍛鍊。


在你搜尋自己的“關鍵時刻”時,思考一下它們是否在某個地方、靠近某個人時偶爾發生,或者是當你處於某種生理或心理狀態時才會發生。


不同的環境對不同的人影響也不同,只有你才可以系統地辨別出對自己改變意義最大的情況。


02


科學策略2

採取關鍵行動


一旦你發現了自己的“關鍵時刻”,你下一個任務便是為自己設定一套規則,以免誘惑不時“造訪”你。


當進行自我改變時,你要設置一套具體的規則(並不是模糊的指南)來引導你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將其稱為“關鍵行動”。


“關鍵行動”是引導你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的高效行為。“關鍵時刻”告訴你什麼時候處於風險之中,而“關鍵行動”則告訴你怎樣做。


下面分享一個典型的案例:


愛麗絲是一位菸民,她通過辨別關鍵時刻以及創造關鍵行動脫離了煙癮。


她首先分析了誘使她吸菸的情境,即哪種情境下她最容易重蹈覆轍,最後,她總結了2個“關鍵時刻”。


在家打電話的時候

在她開車上班的途中


這兩種情境下她都會無意識地吸菸。


因此,愛麗絲摸索著為自己的關鍵時刻“量身定製”了對應的“關鍵行動”。


好幾個月以來她儘可能避免使用手機,她開始採用電子郵件和發短信的方式來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


其次,她改變了自己的駕車路線。她猜測選一條陌生的道路可以使她時刻保持緊張狀態,減輕條件反射。


注意一下愛麗絲計劃的科學之處。她建立了一種假設,那就是她大致估算了自己的關鍵時刻與關鍵行為,然後才開始基於自身情況制訂計劃。在此過程中,還會留心看哪些起作用而哪些沒用,以做出調整。


如何成功戒掉「壞習慣」?這篇文章講的很透徹


03


科學策略3

調動6種影響力來源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你需要做一些看起來小但實際並不小的事情。


認清了自己的關鍵時刻以及創造了對應的關鍵行動,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制訂一份改變計劃,讓自己認識到屬於你的關鍵時刻以及在何時投入到哪些關鍵行動中。


但要怎麼做?


唯一合理的方式就是和當下的世界抗爭,綜合使用6種影響力來源。


個人動機

個人能力

社會動機

社會能力

結構化的動力

結構化的能力


還是以愛麗絲為例:


愛麗絲髮現自己不能成功戒菸的原因在於6種影響力來源都在阻礙她。但慢慢地,她學會了如何“將共犯變成盟友”。


1.個人動機


首先,愛麗絲創造了明智的策略以增強她堅持關鍵行動的動力。舉個例子,在關鍵時刻愛麗絲會在腦海中想象一些畫面,比如:病人因為吸菸導致有關疾病而慢慢地窒息以至於死亡。


當她對吸菸的渴望變得強烈時,她能夠通過回憶那些事件以及病人家屬對於失去親人的悲痛之情來思考自己的未來。同理,她發現在她關鍵時刻意志薄弱的時候,鏡子上的一些帶有鼓勵意義的話語可以讓她堅持下去。


但是很快她就發現,這種動力策略並不夠,她的問題並不僅僅是動力缺乏,她還面臨著能力的挑戰。


2.個人能力


最終愛麗絲意識到她需要學習更多關於行為改變的東西。她在關鍵時刻面臨的挑戰是,她總是想用手對嘴巴做些什麼。這種和曾經吸菸動作相似的熟悉感能夠使她感到平靜,所以她能夠用吸管讓自己分心。

當她的手無意識地伸向嘴巴,她就拿起一根吸管,代替菸頭放進嘴巴里。而且她發現咬吸管確實是一個好的呼吸與放鬆策略。


愛麗絲意識到她還需要新的技能以幫助自己培養新的習慣。她喜愛閱讀,因此她翻遍書本去搜集對她有幫助的建議。


舉個例子,她得知自己擁有更多辨別自己情緒的技能。她還發現吸菸不僅是生理上成癮,在心理上也會成癮。慢慢地,她開始關注壓力的某些徵兆,並且刻意地練習某些技能以保持冷靜,關注自己,這使得她更好地控制了自己想吸菸的衝動。


3.社會動機與社會能力


接下來愛麗絲轉向自己的社交網絡,在這裡她開展具有“轉變意義上的談話”。


4.結構化的動力


擺脫吸菸的習慣需要內在的結構化動力。愛麗絲每天吸2包煙而她丈夫吸1包。每一包花費4.5美元。即加起來每個月他們倆總共要在吸菸上花費400美元!


愛麗絲解釋道:“吸菸的成本是戒菸的巨大驅動力。當我們最終擺脫這一習慣時,我們體會到了如何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在財務上也做出相應的改變。”


5.結構化的能力


最後,愛麗絲改變了自己的物理環境。她更換了上班的駕駛路線,儘量避免那些可能誘使她點燃菸頭的地方。


同樣,她把家裡所有的菸灰缸都拿走了,以紀念她做出戒菸的決定,也是為了避免在以後的日子裡,她會無意識地尋找香菸。


如何成功戒掉「壞習慣」?這篇文章講的很透徹


04


科學策略4

把壞事變成有用的“數據”信息


愛麗絲是從第一天開始就能正確地辨認出哪些是自己的關鍵時刻而哪些是關鍵行動嗎?她學會了控制6種影響力來源嗎?


沒有。


就像其他人一樣,愛麗絲也需要學會分辨哪些對她是有用的,而哪些是沒用的,然後做出調整。


舉個例子,她很快發現那些不曾預料到的影響力來源正在合力阻礙她。不幸的是,其中一個影響力來源就是她的父親—一位傳奇老煙槍。每週六她都會和丈夫與父親共進晚餐。只要在他周圍,或是在他家裡,熟悉的吸菸場景就會使愛麗絲無法抵抗。


愛麗絲她記錄了所有與父親待在一起時所發生的情況,隨後將這些訊息為自己所用。她更新了自己的改變計劃,開始減少去父親家的頻率,以及盡力在安全的場景下與父親見面。


通過改善她的改變計劃,愛麗絲得以將壞事變成有用的數據信息。


理解這一不斷調整的過程十分重要,因為不論你最開始的改變計劃多麼完善,當你和根深蒂固的老毛病打交道時,它可能會起一點作用,但遲早某個關鍵時刻會來臨,然後你會徹底被誘惑並屈服,最終你會過得很糟糕。


對你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當你感覺自己慘敗時,如果一味自責,你就會變得憂鬱、沮喪,甚至徹底陷入放縱之中,這隻會使情況更糟,打擊你的自尊心。


如果你對此充滿好奇,你會退回一步,檢視這些數據信息,從中吸取教訓,最後調整自己的計劃。


這是你的選擇,你可能會撞見新的障礙,因而變得抑鬱而最終放棄;或者體驗相同的挫折,充滿好奇,將這種壞事變成有用的“數據”信息。


關於作者:科裡·帕特森,在斯坦福大學從事組織行為方面的博士研究工作;約瑟夫·格雷尼,企業變革研究領域從業30多年的資深顧問;戴維·馬克斯菲爾德,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博士;羅恩·麥克米蘭廣受好評的演講師兼企業諮詢顧問;艾爾·史威茨勒,密歇根大學行政開發中心講師。

本文為“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原創,摘編自《關鍵改變》,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收穫管理智慧,破譯發展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