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窗戶出現破損,應該及時修補


當窗戶出現破損,應該及時修補

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及喬治·凱林提出,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該理論的提出源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當窗戶出現破損,應該及時修補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惡化的起點。這一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見到。比方說,你分別到兩位朋友家做客。朋友A的家裡窗明几淨,地板上一塵不染。如果他忘了給你準備菸灰缸,你一定會在點菸之前請他幫你找一個菸灰缸,而決不忍心讓菸灰落在光亮的地板上。而朋友乙的家裡是隨處可見的塵土和紙屑。估計你也懶得要朋友給你找菸灰缸了,而是任由菸灰飛散,或是直接把菸蒂扔到地上了。

事情的惡化當然還離不開後面那一雙雙推波助瀾的手。面對"第一扇破窗",我們常常自我暗示:窗是可以被打破的,沒有懲罰。這樣想著,不知不覺,我們就成了第二雙手、第三雙手……去市場買瓜子,抓了幾個嚐嚐。瓜子皮呢?你放哪兒了?是不是看到地上已有一片瓜子皮了,就將自己磕的皮也扔地上呢?大熱天走在街上,買根雪糕,半天沒有找到垃圾桶,你會將包裝紙放在哪兒?是不是找個有垃圾的角落,悄悄地扔掉呢?路上的噪音、牆上的筆跡、地上的痰跡就這樣越來越多,我們離優雅、文明、公德就這樣越來越遠。

"環境早就髒了,我扔的這點兒垃圾根本起不到關鍵性作用。"不少人會這樣辯解道。其實,人和環境之間是互動的,環境的好壞是人的行為的體現。我們許多人抱怨環境惡劣,可他們卻很少反思自己的言談舉止。不少人盯著社會的陰暗面,結果自己的心靈也變得狹隘和陰暗,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了社會上的一扇"破窗"。

當窗戶出現破損,應該及時修補

一扇"破窗",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好似微不足道,但是每天發生的小事,比如隨地扔垃圾、踐踏草坪等,都如一扇完整的窗戶被無端打破,給社會留下一個小小的傷口。如果這些現象沒有得到及時的制止,最終就會像毒瘤一樣危害整個社會。例如,在環境優美的場所就沒有人隨地吐痰,大聲喧譁;而在髒亂的地方,即使豎起"禁止喧譁"、"嚴禁吸菸"的牌子也難於奏效。在公園裡,假如第一個人摘取花壇裡的鮮花後,其他人則紛紛效仿,那麼鮮花將被一摘而淨。因為人都會有潛意識的模仿,人天生具有攀比性和從眾性,一件好事能促使人們見賢思齊,同樣,一件壞事得不到及時的制止與糾正,也會帶來不良的社會效果。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嚴格自我約束,摒棄僥倖心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只有人人都不去打破"玻璃",人人都爭做"玻璃"的守衛者,我們社會的"窗戶"才能更加明亮。對於社會的管理,不僅需要法律的強制力,道德的感化力,還要營造一種好的環境影響力。一個孩子,剛把腳踏到草坪,又立刻縮了回來,原因是:怎麼別人沒進呀?這種潛在的力量可以激發人內心的自我約束。這樣,才能更好地營造和諧有序的氛圍,建設和諧文明的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