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胡同6号住宅建筑(华南圭宅)


协和胡同6号住宅建筑(华南圭宅)

协和胡同6号住宅建筑(华南圭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协和胡同6号,[华南圭,1876年2月23日生于江苏无锡荡口镇,在当地考取秀才,进江苏高等学堂(原名为:江苏沧浪亭中西学堂),在该学堂学习了法文,后入北京京师大学堂,1904年初官派到法国巴黎公益工程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是该校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1908年取得工程师学位,毕业后曾在法国大北铁路实习两年,1910年回国,还带回一位法国籍波兰女子的妻子,1911年以最优成绩通过学部留学生考试,考取了进士,1913年至1916任交通部传习所(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在西单府右街)任教务主任,1913年至1919年任交通部总工程师,1918年起任交通部铁路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1920年至1922年任京汉铁路总工程师,1924年至1928年再次担任,其间对铁路建设的改进做出很多贡献,自1913年始协助詹天佑创办和主持中华工程师学会,1919年詹天佑去世后继续主持,曾分别担任副会长、总干事和会务主任,直至该会1931年与其它类似学会合并改为中国工程师学会,1932年任天津整理海河委员会主任,倡议并主持了天津海河挖淤工程,1933年至1937年任天津工商学院院长,其间引进了法国公益工程大学的实习制度(在当时的欧洲是第一个),经常亲自带学生到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实习,1938年至1945年因拒绝为日本人做事,携法籍波兰夫人流亡法国,1948年回国,1949年起受北京市人民政府之邀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前身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总工程师,后又任顾问,直至1961年3月初因病逝世于北京同仁医院,享年八十四岁。],这西洋小楼是华南圭在1930年为自家设计修建的,西洋小楼是坐北朝南,一层离地面1.5米,有半地下室,设平合式外廊,围以木栏杆,三层窗户间中为矩形,两侧为椭圆形,屋顶为双折式,折线内为三层,屋顶上坡为仰瓦灰梗,下层为瓦楞贴,北侧有烟筒,用女儿墙掩饰,现为东城区第三批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北京市第一批北京市优秀近现代保护建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