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90后美女护士长 削发上“疫”线

四川西充:90后美女护士长 削发上“疫”线

“妈妈,你在哪里呀?你不要我了吗?”“哥哥说你晚上回来陪我,睡着了,没有看到妈妈。”“快回来,妈妈、妈妈……”西充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染病科护士长李兰结束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护士站,才想起家人,尤其是两个儿子,只好再次点开手机微信,翻阅丈夫胥荣发来的语音和视频。她听到孩子带着哭腔的声音,眼泪簌簌地流下来,隔着屏幕安慰孩子也是安慰自己:“不哭哈,妈妈忙完就回来陪你和哥哥!”“要乖乖的哦,听爷爷奶奶和爸爸的话。”“不能生病哦!”……


四川西充:90后美女护士长 削发上“疫”线

90后美女护士长李兰, 上“疫”线前剪掉了自己的秀发。


“帮我把头发剪了,疫情结束才会回来!”

对于李兰来说,鼠年是她家聚得最齐的一个春节,可以说是“一个都没少”,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张桌上吃团圆饭,这样的氛围是她与胥荣结婚以来所期盼的,也是第一次,心里的幸福无以言表。

新型冠状病毒无情地打破了李兰一家美好的团聚。26日晚上,李兰彻夜难眠,她与胥荣商量:“老公,如果有需要,我想到一线去。”

胥荣,作为医生、李兰的丈夫,妻子工作已11年,在ICU病房就工作5年了。对待工作、对待病人、对待传染病的态度,他也深知妻子熟悉重症监护流程、传染病防护措施等,李兰最合适。但看着两个不足6岁的孩子需要妈妈,他辗转反侧。

第二天早上,胥荣听到妻子电话里向院领导“请战”,本就不多言语的他,跟在妻子身后默默地收拾衣物、洗漱等用品。

“这次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李兰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的卧室,胥荣一把紧紧地抱住妻子,相拥而泣,眼泪夺眶而出,声音哽咽:“嗯,我们在家等你!”

“帮我把头发剪了吧,进去就没有时间清理它。”李兰央求胥荣,看到胥荣有些犹豫,李兰解释道,“这样穿脱工作服方便些。”

胥荣十分清楚,在他认识李兰以来,就没有看到她留过短发。他知道李兰已下定决心:削发上“疫”线,不胜不归。他从抽屉里找出有些生锈的剪刀,按照李兰的要求剪下,并悄悄放了起来。心里想:“等你回来,我再拿出来。”

一家人对李兰一大早在家里剪掉头发有些不解,也没有问。倒是小儿子开心地说:“妈妈,你好像一个男的哦!”。

李兰夫妻二人瞒着父母和孩子,装着没事一样,一起共进午餐。饭后,趁着家人玩耍的空隙,胥荣偷偷地将李兰送出家门,送上“疫”线。

“你好好上班,注意保护自己,家里有我呢,不用你担心。”胥荣与李兰挥手作别,但李兰心里明白,平时都是她照顾家人,洗衣、做饭、带孩子都是她干,这一走,孩子咋办?尤其是小儿子一定会找妈妈的。

站上“疫”线的李兰,白天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只有到晚上,面对寂静的病房,她才拿出手机翻看胥荣发来的语音和视频,一次次翻看,隔着屏幕亲吻自己的两个孩子,喃喃自语:不是妈妈不想你们,是妈妈不能回来。是为了患者,也是为了你们。


四川西充:90后美女护士长 削发上“疫”线

90后美女护士长李兰和同事护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大家一起在冲锋”

“马哥,该输液了哈,今天感觉如何?”早上8点,李兰来到患者马某的病房说,“有什么不舒服和难受都告诉我哦,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康复、回家团聚。”

“小李,我这病严重不?能看得好不?网上说全国好严重的。”马某向李兰打听他的病情,内心有点焦急。虽然李兰身着防护服、头戴面罩、护目镜,但多年的护士经验告诉她,由于在病房时间长了,病人内心有些焦躁,表现出对治愈信心不足。

“你这个是轻微的哈,肯定能好的。你放心,我和你们在一起,加油!”李兰信心十足地告诉马某,该吃时要吃饱,可以玩玩手机,和医务人员聊聊天,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一定要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洗手、做好个人卫生。

“一定听你的,输上液,你们就出去,少在里面呆,我有事会叫你们的,别感染了你们。”马某一边输液一边不停地表达感激之情。在这样特殊的病房里,就是医务人员与他距离最近,说话最多,彼此间早已不仅是医患关系,更是亲人之间的情谊。

据李兰介绍,为了尽量让住院病人能放松心态、心情愉悦,她们常常和住院病人谈天说地,隔着房门唱歌给患者听,想尽办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把同事们带来的水果、零食等生活物资与患者进行分享,营造出一种轻松的的氛围。

在这里不仅是医务人员让患者感动,患者的言谈举止也让医务人员心有慰藉。

“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们是我们的救星和希望……”当李兰来到的病房进行抽血取样等操作时,患者关心起她们,“这个病传染性强,一定要当心,不要在病房呆久了!”

“护士不要正对着我,别喷到你的面罩上……”当李兰为患者进行血糖测试时,患者提醒道,“手机上说,这个病能飞沫、空气传播。”

“不急,慢慢扎,你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治疗,我这点痛算什么?”当李兰穿戴上防护服给患者扎针输液时,患者十分理解,“你本可以在家陪父母孩子,为了我们你却在危险中陪我们,不能与家人团聚。”

患者的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让李兰感动不已,让她本就执著的心更加笃定。

对于李兰来说,2003年非典,她还是学生,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她已成为“疫”线战士。让她感受到了:在大难面前人们的团结,共同进退。

“防护做好没有?”“消毒完成没有”“相互查看一下,完成后才能进病区”……每次在医务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前都会相互提醒,互相帮助。不仅是科室内部、本院里,就连原科室的同时领导,随时通过手机发来提醒的话语。

“有什么需求,我们在外面为你们准备好”“为了病人,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难受了,告诉我”……

看到大家的关心、鼓励和团结,李兰在朋友圈写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大家一起在冲锋。

“15个小时 不喝一口水、不吃一口饭,只为节省一套防护服!”

“兰兰,你们的防护用品够用吗?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西充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严涛给李兰发去信息,严涛在网络上看到很多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用品紧张,特别关心这个问题。李兰是严涛科室第一个“请战”冲上“疫”线的护士,“我们‘后方’的同志必须尽最大努力为她们提供支援。”严涛说,她在重症监护室,她清楚李兰更需要什么。

通过严涛和李兰的沟通,知道理解李不仅要考虑如何护理好患者,同时也要考虑医务工作者的安全,防护用品就成了关键所在。

“谢谢严姐的关心。口罩、面罩、手套、消毒液、隔离服、防护服等防护用品都有,只是不知道这场战役还要持续多久,我想能省就省,节约着用。”李兰给严涛回复到,医护人员都很节省,尤其是防护服,大家在能不用的时候就不用,留给进病区的同事,留给最有感染危险的人员用。

严涛利用休假,跑遍了西充县城,才买到了塑料材质的文件袋、海绵、双面胶、橡皮筋,带回办公室,休假的同事们得知此事,也纷纷回到办公室,有的裁剪、有的贴胶、有的系带……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8个人共同完成了40多个简易面罩,经过她们防雾处理后,送到了李兰手里。

据严涛介绍,她还倡议大家节省口罩等防护用品,为李兰等“疫”线上的战士随时准备着,只要“疫”线需要,她们将全力支持。

得到“后方”精神和物资支持的西充“疫”线战士们,李兰她们抗疫底气更足了。“为了省一套防护服,我们的医护人员15个小时不吃不喝,坚守岗位。”李兰眼泪汪汪,声音哽咽,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坚持到换班。

在上班前不敢多喝水,在上班后的15个小时里,更不能喝一口水,喉咙常常干的冒烟,只能借助手势在同事之间交流,仅有的语言都留与病患交流。

“有爱心人士给我们送来了尿不湿,现在,上班前可以喝足水,再不担心中途穿脱防护服了。”李兰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近段时间以来,陆陆续续收到口罩、尿不湿等用品,还有苹果、柑橘、面包等水果和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