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你知道么?地球上被科学家命名的物种约有200万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了其中近10万个物种,结果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单是哺乳动物就有 200 种被列为极度濒危。

而这其中,比起人类迄今为止数百万年的历史,有些动物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在这些人类与动物共同生活的岁月中,无论是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还是丰富的食物,我们习以为常的生命必需品其实都离不开运转良好的地球生态系统,而这一系统则有赖于无数物种交织而成的复杂关系。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易危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讲:人类需要自然,而自然其实并不需要人类。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就是在保护自己。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极危,可能已野外灭绝

为此,小佛爷衷心推荐这本与众不同的书,书中每一张照片,更像是珍稀动物的最后存档。每一个物种,都用自己的表情,或沉默、或充满怜爱,诉说它们的生命故事。像是在提醒我们,重新认识自然,理解生命,关注未来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世界。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和蔼的婆罗洲猩猩加里曼丹亚种(Pongo pygmaeus wurmbii),极危

同时,这样一本书,尤其适合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当孩子的内心充满爱,懂得感恩和珍惜,才会更早意识到,自己的一切都离不开周遭许多人甚至是动物的奉献。而人和动物是一体相关的,既非永恒,也非不变,甚至还会消失。

1.

野生动物摄影领衔之作

本书作者乔尔·萨托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30多年御用摄影师,曾获美国国家野生动物艺术博物馆等机构颁发的多个奖项,也是“影像方舟”(PHOTO ARK)项目的创始人。其作品以前所未见的各种细节,呈现动物的样貌和神韵。因此,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制作,每一幅图片都得来不易。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濒危的蓝面镖鲈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野外灭绝了的墨西哥蝴蝶鱼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极危的别针条纹鲷

2.

全球独家

历时15年,乔尔·萨托跨越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40多个国家,获得了这些珍稀动物的拍摄许可,记录了生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12000种动物。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可爱动人的赤树袋鼠(Dendrolagus matschiei),濒危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英俊的索马里野驴(Equus africanus somaliensis),极危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漂亮的蓝岩鬣蜥(Cyclura lewisi),濒危

本书则精选代表性的300种动物,涵盖哺乳、灵长、爬行、两栖、昆虫、鱼类、鸟类等多个门类。以方形大12开本设计,厚达400多页,内含 300 余张高清照片,完美还原动物的细腻神态!

而对有些物种来说,这是它们首次也是最后的影像。

3.

奇异物种的生命大百科

可以变性的苏眉鱼、长得像沙皮狗的蛙、从恐龙时代繁衍至今的浅色鲟、能吃仙人掌的“瓜猪“、能嗅出地下 1 米深处食物的亚洲黑熊、谁都不敢惹的金色箭毒蛙、长得像蚯蚓的两栖动物蚓螈、只有两只眼睛的四眼斑水龟……这些非凡的动物,它们携带着远古的生命信息,在漫长的岁月中,进化出了奇异的特征,甚至惊人的能力。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苏眉鱼(Cheilinus undulatus),濒危

一些苏眉鱼能够进行性别转换,幼年时的雌性可能在成年时变成雄性。它们以海星、海兔和各种软体动物为食,体重可达 180千克。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的的喀喀湖蛙(Telmatobius culeus),极危

这种蛙类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水下,意味着通过皮肤能呼吸到的氧气极为稀少。而它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通过发育皮褶来增加身体的表面积,因此看上去像皱巴巴的沙皮狗。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浅色鲟(Scaphirhynchus albus),濒危

浅色鲟可谓是“资格最老的动物”,自恐龙时代起,这些硕大的鱼类就在密苏里河流域繁衍生息。它们身覆骨板,而非鳞片,体重可达36千克,并且可以活到将近100 岁。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草原西貒(Catagonus wagneri),濒危

由于肾脏特别适合分解仙人掌叶肉中的酸物质,这种栖息在沙漠中的“瓜猪“——草原西貒能吃仙人掌,它们会把仙人掌类植物放在地上滚来滚去,以去除表面的刺。

4.

每个珍稀物种都是一份生命图谱

如果孩子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妈妈或许可以这样回答:比如很多孩子害怕的蛇,却是老鼠的天敌。没有了蛇,老鼠就会泛滥成灾,不仅会威胁人类的食物,还会传播严重的疾病。

事实上,正是由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关联,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要想获得稳定,就需要恢复动物必须的栖息地,维持物种的多样性。因此,在更深层次上,每个物种都是一份生命图谱,每个物种的基因组都是一本解答指南。而如果这一物种灭绝了,这份答卷也将随即丢失。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棕蜘蛛猴(Ateles hybridus),极危

在南美洲的原始森林中,至少有 148 种本土草木和果树依赖于棕蜘蛛猴这种极度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来传播种子。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鹿角珊瑚(Acropora cervicornis),极危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一种疾病摧毁了 97%的鹿角珊瑚种群。而它们所形成的密集水下丛林,对于维持加勒比海珊瑚礁的健康至关重要。从那时起至今,这种繁殖速度缓慢的珊瑚仍在恢复中。

5.

真实再现“它们”的灭绝之路

东南亚的非法宠物贸易市场使鸣禽生存日益艰难、热带国家棕榈油种植业对原始森林的毁坏已成为近 200 种濒危物种的头号杀手、中非采矿活动造成森林消失和水源污染威胁着超过 2100 种动物、民间疗法对穿山甲等物种的大量需求加重了它们走向灭绝……在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气候愈加恶劣也加剧了野生动物的灭绝。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最后一只雄性北白犀纳比雷 2018 年死于捷克动物园,

被制成了标本,宣告又一物种的灭绝

本书选择从灭绝、濒危到近危,按照物种由重到轻的濒危程度来展开。在呈现其生命状态的同时,亦指出了造成其濒危的种种原因:猎捕、饿死、病死、误杀、贩卖、干旱、人类开发对于栖息地的破坏、全球变暖,等等。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极危

一只穿山甲身上有多达1000枚鳞片,而由于在民间医学中,其鳞片被误认为可以治病。于是,地球上现有的8种穿山甲皆状况堪忧,特别是生活在东南亚的马来穿山甲更是危在旦夕。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阿托莎豹蛱蝶(Speyeria adiaste atossa)

未评估,可能已灭绝

这种曾在南加州山岳间翩翩起舞的阿托莎豹蛱蝶,宽大的翅膀上点缀着美丽的黑色斑点。然而,当它们幼虫的主要食物堇菜类植物在人类开发的步伐下逐渐消失后,它们从此也消失匿迹了。1959 年采集的一件标本,是这种蝴蝶最后一次现身于世。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奥卡里托褐几维鸟(Apteryx rowi),易危

这种不会飞的奥卡里托褐几维鸟正遭受着白鼬和其他入侵物种的严重威胁,它们的巢穴和幼雏常常毁于后者之手。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指猴(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濒危

指猴擅长用修长、敏感的中指来掏出缝隙里的昆虫和水果。不幸的是,马达加斯加当地的迷信观念认为,它们会用长长的手指诅咒人类。因此,指猴经常在众人围观下被处决。

6.

故事思维:给孩子以非凡的见识和意义

野猫与家猫杂交,因而失去野性;以捕鱼为生的鱼鹰,可捕食的鱼类却越来越少;被称为“树龙虾”的细长昆虫,正被外来入侵老鼠日渐吞噬,以及最后一头北方亚种的雄性白犀纳比雷、最后一只巴拿马树蛙“小硬汉”、仅存的哥伦比亚盆地侏儒兔布兰……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故事和不确定的未来,而每种珍稀动物个体也有着不同的命运。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地球上仅存两只纯种哥伦比亚盆地侏儒兔之一的布兰

目前,地球上仅存的两只纯种哥伦比亚盆地侏儒兔之一:布兰(Bryn) 。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 fulgens ) ,濒危

小熊猫是“现存最英俊的哺乳动物”,目前据信有230~1060只野生个体。但是伴随着人类居住、开发和农业开垦等因素导致的森林砍伐,这一数字还在下降。

7.

「我们」在行动

如何改善动物面临的生存问题?在本书作者看来,

当全世界的人们关注到这些打动人心的影像,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加入进来,行动起来,拯救它们。比如由于多方合作努力保育,山地大猩猩在2018年已从“极危”降级到了“濒危”。而互联网时代无疑给了人们最大的便利和条件,更加有助于拯救这些珍稀动物。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苏门答腊犀,极危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推荐本书时所说:亿万年的自然选择推动了生命的进化历程,造就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更为地球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感谢“影像方舟”以及国内外一些类似的项目将这些即将灭绝的野生动物图片留存下来,未来即使它们不再与人类相伴,至少我们心中还有一份美好的记忆。

这个收藏12000个物种的生命博物馆,值得你一看再看

母子情深的山魈(Mandrillus sphinx),易危

亦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写道:人类一方面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另一方面又为了种种目的毫无节制地对自然进行干预与破坏。他们不仅造成了动物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消失,许多时候甚至还直接猎杀这些动物。我想,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大家一定会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为我们喜欢的野生动物们留下自由生存的空间。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j159010512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