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你是否注意過

這樣一群人?

獨自守望著家和黃土高原

年邁佝僂的身軀已經無力

但依舊在艱辛勞作

滿山遍野的豐收

是他們辛勤耕耘的成果

他們能做的不多

他們不逃避生活的壓力


在陝北黃土高原上,有這麼一群老人,村裡幾乎已經沒有年輕人的身影,只有他們依舊守著村莊和莽莽高原,年復一年地在耕種了一輩子的山坡上揮灑汗水。但是,卻很難收穫應有的回報。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年關剛過,疫情剛剛好轉,已經到了三月,但是陝北的天氣依舊寒冷,氣溫依舊在零下!


陝北黃土高原,山大溝深,滿目荒涼;泥路坑坑窪窪、彎曲難行,崎嶇坎坷,交通不便;老百姓的窯洞挖在半山腰,自然環境也相當惡劣。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對於從小在這裡長大的我來說,這已經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場面,鄉親們以種植紅棗為生。但是連續多年來,因為交通閉塞、信息不暢、村裡老齡化嚴重等問題,紅棗的銷路已經成為了最大問題。


從2015年開始,這裡的紅棗就開始連年滯銷,儘管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但隨著輿論熱度退去,仍然沒有解決紅棗銷路問題。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看到鄉親們的棗架子上堆滿了厚厚的棗,從採摘到現在已經三個多月,至今無人問津,這種情況已經連續好幾年了,很多人已經心灰意冷,砍挖棗的人也越來越多。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這麼多紅棗,都是他們彎著背千辛萬苦一個個撿回來的啊!一個又一個,上千個上萬個的從山上撿回來,可想而知要付出多大的辛勞。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也有很多人根本不去撿棗,成熟的棗子落滿在地上無處下腳!黃土地還是那片黃土地,只是如今卻染成了一眼望不到邊的紅,任憑那一層厚厚的棗鋪在上面。遠方的村莊屹立,似在訴說著那些遙遠的故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張爺爺今年已經七十八歲,兒女們都在外面工作,只有他和老伴相依為命,靠著三里外山坡上的二畝棗園維持生活。


我們遇見他們的時候,兩位年邁佝僂的老人正拉著滿滿一車紅棗,在陡峭的山坡上艱難前行。拄著柺杖邁出的每一步,都好像要花光他們身上所有的力氣。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急忙從老人手裡接過拉著紅棗的架子車,陡峭的山路行走困難,我們幾個年輕人拉著紅棗都氣喘吁吁,對於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將紅棗撿回來之後,兩個老人用已經微微顫抖的雙手將紅棗挑選、分揀、包裝,不好的紅棗喂牛羊,留下好的紅棗等待客商來收。年輕人一個小時可以幹完的活,他們需要整整一天,目睹此番場景,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說到棗子豐收,沒有人前來收購時,他顯得滿臉的委屈和無奈,他將一輩子的心血全部灑在了地裡。這些棗子都是他千辛萬苦一個一個撿回來的,就像他的孩子一樣,雖然明知道賣不出去,他還是不忍心它們爛在地裡。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王奶奶今年60多歲,我們來到她家的時候,她正在給剛從地裡撿棗回來的老伴做飯。連忙讓我們進窯洞暖和一下,要給我們做飯。村裡人單純的熱情和善良,讓我們感動不已。


老人告訴我們,黃土高坡乾旱貧瘠,只能種棗樹,但是這幾年行情不好,棗子沒人要,收回來的棗子到現在一顆也沒有賣出去,一家人的柴米油鹽,都指望著這些棗子。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以前,紅棗成熟的時候,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會回來幫忙,那時候雖然也清苦,但好歹有個盼頭,現在棗子賣不出去,出去打工的人是越來越多,都不想再回到這個山溝溝了。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路上,碰到幾位撿棗的老人。他們家的棗樹離家特別遠,撿棗的時候需要坐在地上,一顆一顆的撿。由於剛下過雪,地上都是冰涼溼漉的,每年摘完棗,都要休息好幾個月,才能緩過來。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他們一大早就出來撿棗,為了多撿一點,中午很少回家做飯,隨身帶著乾糧,餓了就吃上一口。此刻我們才發現,由於山裡溫度過低,他們帶來的水已經結冰,老人說沒關係,放懷裡捂一捂冰塊就化了。


這些大山深處的留守老人,他們沒有安享晚年的奢望,只渴望一年的辛苦勞作不要被糟踐。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老鄉告訴我們,這裡的年輕人都出去闖蕩去了,剩下的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這個村子從十年前的100戶人家現在剩下27家了,等他們這一輩都走了,這個村莊也就消失了。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地上染成了紅色,就像革命烈士的鮮血,這個革命老區用沉默訴說著這裡曾發生的故事。老人一邊講述他們的故事,一邊望著遠方,在她的眼裡,看到的是歲月的蹉跎與眼角的淚花。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遠處的棗樹上零零散散地掛滿了棗,拄著柺杖的老人無助的望著滿山棗樹,眼神滿是淒涼。


坑窪的路面,半山腰上的窯洞,有些地方甚至水電不通,自然環境惡劣,鄉親們悽悽艾艾地用並不標準的普通話,向我們訴說著生活的不易。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2019年大棗豐收,卻無客商前來收購。有的棗子沒人撿,撿回來的棗子只能用來喂牛羊。說到此處,他們眼含淚花,無奈地低下頭。我卻看得出,他們仍在堅持,堅持奇蹟的發生。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這是種植紅棗歷史悠久,從西周時期就開始種植,是中國紅棗的根源之地。緊鄰黃河,常年吸吮著母親河的乳汁,不需要任何化肥、農藥噴灑,棗好、核小、肉厚、酸甜可口。


一棵棗樹從種植到結果需要五年,每年10月是紅棗成熟的季節,紅紅的黃河灘棗,沉甸甸的壓彎了枝頭。黃河灘棗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質脆絲長,酸甜味美水分較少,貯藏期長。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這裡世世代代以種棗為生,但是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從2015年開始,陝北紅棗就開始連年銷路不暢,棗樹對於鄉親們來說,是唯一的經濟來源,但是撿回來的棗又賣不出去,很多棗農寧願棗子落下來爛在地上,也不會去撿。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我們在這裡發起幫助陝北革命老山區的老人們的義賣紅棗活動,銷售他們賣不出去的天然陝北紅棗,僅需19元一箱包郵。幫一幫這裡的老人,幫助他們換得一些收入,我們不想再讓農民無奈將棗餵羊,我們不想再讓滿樹的紅棗掉在地裡面爛掉。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我們想讓這些身處在大山深處的老人在人生剩下的歲月中感受到來自外界的溫暖,我們想守護著年邁的村莊,幫助年邁的老農們。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當然,我們也需要你,需要同樣從農村走出來的你、需要有愛心正在關注鄉村的你,需要你們為我們精神上鼓氣加油;


需要您在購買紅棗的時候一定、一定優先考慮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我們、幫助這些年邁的農民;


需要您幫我們轉發此條微信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幫助大山裡面的老農。

一把大棗,家的回憶!把黃土高坡的記憶端給你

僅僅19元一箱,對我們來說19元可能就是一頓飯、一包煙,但是對於大山裡的農民來說,就是整整一年的豐收,是來年的希望!

紅棗成本公示:

成本:大棗成本+挑揀損耗2.5元/斤

包裝:五層的大紙箱子3元一個

耗材:打印耗材+膠帶封箱子=0.1元/斤

山村裡拉到鎮上轉車,需要三輪車倒運,卸貨、出貨人工:0.3元/斤

快遞:快遞費3斤6元、8斤9元

人工分揀、裝箱封口、填寫面單:0.3元/斤

售後賠償:0.1元/斤

總計成本:三斤18.9元、八斤38.4元

此次,希望能夠用我們的綿薄之力,為陝北大山裡的鄉親們銷售紅棗,給他們一份關懷,多一份人間的溫暖,添一絲生活的希望!


購買請搜公號:清澄味道。 或者抖音:張悟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