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危”和“機”,兩個壞消息和三個好消息

一.“危”-兩個壞消息

1.未來湖北,尤其武漢可能會成為“最安全”的地方

根據截止到3月11日的最新數據,湖北的新增數量已降至個位數(8粒),而且全部都在武漢,國家衛健委也正式宣告,疫情的在我國的高峰已經過去。

可問題是,當漸漸“東方不亮”之時,“西方”是一天比一天“亮”了,也是在當天,境外輸入確診6人,而且已經是“高位運行”多天了,照目前這趨勢,當天新增的境外輸入數超過境內數是要有這預期的。

湖北、武漢會有境外輸入麼?大概率是沒有的吧。可外地呢?中國一天的入境人數超過三萬,這些人會流向祖國的大江南北,比如說河南這位昨天在網上被無數次“問候”的主兒,

疫情的“危”和“機”,兩個壞消息和三個好消息

網友戲稱“鄭州毒王”

照這麼看來,標題所言之事可能並非“譁眾取寵”的“標題黨”,還是希望國家,尤其是入境管理部門加強對入境人員的管理吧。

2.全球疫情大爆發,經濟陷入衰退風險

世衛組織已經官宣新冠肺炎為全球大流行了,當然,補充了一句,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可控的全球大流行。

實在難以想象,當中國“吹哨”了近兩個月,國外還是會爆發如此嚴重的疫情,而且新冠似乎專治各種不服,上至高官富翁明星,下至普通群眾百姓,“一視同仁”,你越譏諷,越“上頭”

疫情的“危”和“機”,兩個壞消息和三個好消息

號稱一己之力防住了整個NBA的男人

NBA爵士隊球員戈貝爾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而之前他為了以示對病毒的“藐視”,親手撫摸了新聞發佈會上的每一個話筒,這種“作死”的行為,被人稱為“NBA史上最愚蠢的行為”,戈貝爾也以“一己之力”讓整個NBA聯盟停擺。再補充一點,隨後不久,其隊友穆迪埃也被確診,所以說啊,人啊,終會為自己的心存僥倖和狂妄自大而付出代價。

從目前的這趨勢看,歐美都要“淪陷”了,近期會有個較高速的提升。但這是好事兒麼?我知道國內現在很多朋友都會有一種“看好戲”的心態,但實話說,這對咱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兒。

首先,這是場不折不扣的人道主義災難。死亡人數那一欄可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的生命。

其次,對於外貿依存度很高的我國來說,受到的打擊也是不用說的。現在總說“世界是平的”,作為“地球村”上“產業鏈”裡的成員,任何一部分受到影響,其他部分都是難以獨善其身的。

所以此次疫情期間,所有相關的非必需消費品將會受到巨大的打擊,大家都得做好“過冬”的準備。

可危機危機,老祖宗多有智慧啊,已經告訴我們了,“危”中有“機”,那麼“機”又在哪兒呢?

二.“機”,三個好消息

1.醫療用品的生產和外貿需求巨大

意甲、NBA可以停賽,酒吧餐館可以歇業,但醫療產品,如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等的供應企業卻是萬萬不能停的。我們可以下一個判斷,未來幾個月之內醫療用品都會面臨巨大的需求。所以,建議具備相應能力的廠家可以為此做好大量生產的計劃了,還有做外貿的朋友們,這也是個非常好的機會窗口(雖然好像有點發“國難財”的意味,但好歹也是做救死扶傷的事兒)。當然,由於咱們國家自個兒的需求還沒法滿足,所以現階段應該會受到一點管制。但是,隨著國內疫情趨於平復,在可見的未來,這塊一定是個很大的機會。

其實不僅是醫療用品,整個醫療公共衛生方面都會面臨一個巨大的發展窗口期。這次疫情給所有人最大的教訓,可能就是在保持健康面前,所有的東西都是扯淡,人們對公共衛生的重視程度會空前關注,在這個時候,人們會發現,10個流量明星也頂不上一個鍾南山院士對國民的貢獻大(當然,我毫不懷疑疫情結束之後,流量明星又會重新佔據現在鍾老的流量)。

醫療從業者的地位會得到很大提升,事實上,國家已經發文,高校人才的選拔將會向公共衛生領域傾斜。

另外,還有兩條新聞也值得一起看一下,

疫情的“危”和“機”,兩個壞消息和三個好消息


疫情的“危”和“機”,兩個壞消息和三個好消息

沒錯,2019年又是一個“高溫不退”的一年,未來隨著全球變暖進一步加劇,是不是會打開“潘多拉之盒”呢?沒人說得清楚,不過,健康永遠是個剛需,所以,無論是從國家而言,資源的傾斜,還是從個人而言長線的投資或是職業的選擇,醫療領域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2.實體為王,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實幹”的心

以前說到製造業,我們總喜歡說“微笑曲線”,意思我們的製造企業只是個代工廠,處於產業鏈最低這一端,利潤最為微薄。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確是如此的,但近些年來,這個局面在逐漸發生著變化。

完整全套的產業鏈,聚集性的生產環境,高素質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高精尖設備,一流的管理經驗,要做到如上的一兩條並不難,很多國家某幾條做的也比咱們好,但全部做到的,放眼世界,目前來看,只有中國。

比如以口罩為例,現在大家都在諷刺西方國家領導人不鼓勵民眾戴口罩。可實際上呢?這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手段,因為他們太清楚自己的“家底”了,本來醫護人員的口罩可能就不夠,普通沒事兒的老百姓再都搶著去戴口罩,那麼局面會更加不可收拾。

不僅是醫療產業,還有農業,食品業,裝備製造業等等,所有實體產業都要牢牢抓在手裡,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我們應該以某個超級大國為鑑,堅決防範製造業的“空心化”。

現在疫情期間,人們可以不看球不K歌,再極端一點,也可以不看電影不玩手機不娛樂,但是,餓了不可能不吃飯,病了不可能不吃藥,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必需品可都是要生產出來的。誰抓住了實體生產,誰在現在就更有話語權,君不見,之前還吵吵嚷嚷著要和我國加稅打貿易戰的某國,也立即取消了對我國醫療產品進口的關稅麼?

疫情的“危”和“機”,兩個壞消息和三個好消息

所以啊,畢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浪潮退去,方知誰在裸泳。

新冠肺炎之於我國,無疑是巨大的災難。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抓準了實體制造的我們,在未來的歲月裡未嘗不有著巨大的機會!

3.線上線下融合的加速

疫情期間,老百姓足不出戶,這也催生了諸多線上產業的發展,比如線上辦公、教育、購物、娛樂等等,毫無疑問,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疫情也是次難得的發展機會。這裡,也分類說下自己的幾個判斷:

第一,疫情結束後互聯網企業是否能持續發展的關鍵是,是否能養成用戶習慣。

形象點講,就是形成一個用戶的使用黏性。疫情期間,用戶使用某個平臺,疫情結束之後,他繼續有這個使用習慣。具體說來,

這個一方面是得看行業,比如說線上教育和辦公,疫情結束後他們還是會因部分功能而繼續吸引用戶使用,從而繼續保留和發展。但要想徹底顛覆傳統習慣,幾乎不可能。

所以,在可見的未來,這些行業的企業在疫情期間的高速發展只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的結束,會迴歸到一個正常值之上。因此,如果僅僅因現在的勢頭就盲目擴張的企業,就要小心警惕了;

而諸如虛擬娛樂(遊戲、短視頻等)、購物、繳費支付等等,即使疫情結束,人們還是有很大的可能繼續保持該使用習慣,前景值得看好。

另一方面就是公司本身了,“風口之上,豬都能被吹起”,但服務是否到位,產品是否過硬,用戶體驗是否足夠,這才真正決定了是否能養成用戶習慣,從而決定單個企業的未來發展。

第二,配套和相關產業會飛速發展

這一波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說物流配送產業,互聯網只是個虛擬的交易支付平臺,真正要完成實體的交易,離不開物流配送的支持,所以無論是快遞還是外賣行業,未來仍將會得到很大的發展機遇,又尤其是在三四五線甚至更低層次城市、縣城、鄉鎮乃至村莊,這些產業的渠道下沉應該加快佈局了。

另外兩個值得一提的產業是大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產業,大家都是在線活動,這產生的數據可就多了,也變得能被記錄了,所以對大數據的挖掘,以及進一步的對數據的學習和應用就變得前景可期了。

第三,未來企業的競爭力取決於線上線下的融合程度

線下的企業,都在想著“互聯網+”轉型,線上的企業,也在開始想著渠道下沉了。未來,誰更能做到線上線下的融合,誰就更有競爭力。

一個最鮮明的特徵,就是社區O2O的發展。比如大家感受最多的就是現在買個水果都可以加老闆個微信,然後給你送貨上門了。反之,如果水果店老闆還停留在老觀念,照著老方法做生意,可能就會鬱悶的發現怎麼最近來店裡買水果的顧客越來越少了,而對門的水果店老闆一天到晚沒見店裡面進來幾個人,但送貨送的不亦樂乎,要知道,不是消費者們不買水果了,是他們在以一種你沒察覺的方式在購物了。

進一步來說,衡量線上線下融合度的關鍵在於關係的連接程度

。隨著微信、釘釘等社交平臺的發展,人和人之間連接的成本越來越低,誰能真正把關係連接起來,就更能取得成功。還是說水果店的例子,通過微信可以低成本的快速獲客,而之後如果老闆能經營好與顧客的關係,贏得顧客的信任,就真正抓住了用戶,在未來的競爭之中也就有了更大的競爭力。


疫情的“危”和“機”,兩個壞消息和三個好消息

最後總結一下,狂妄的下幾個判斷:

一.湖北、武漢可能成為未來最安全的地方,要加大力度防範境外輸入風險

二.全球疫情爆發,我們難以獨善其身

三.醫療衛生、實體制造行業在未來,都大有機會可為。

四,互聯網企業疫情結束後是否能保持高峰,關鍵看是否能培育用戶習慣,線上辦公、教育可能會回落到正常發展軌跡;物流配送、大數據等相關產業會被帶動發展;未來衡量企業的競爭力在於線上線下的融合程度,而其中的核心在於關係網絡的連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