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食物,一旦刻進記憶,就再難以忘記-麥芽糖

尋了很久的名字

有一種糖,入口很酥脆,混合了唾液之後會變得很黏牙,用力地張開嘴,再嚼下去,酥脆的口感消失了,咬一下,就會感受到牙齒被黏住的力道。

舌頭來回舔著粘在牙齒上的糖,甜絲絲的味道就像黏在舌頭上一樣,順著吞嚥和咀嚼的動作流到嗓子裡,流入胃裡,流到心裡。

極甜。

有些食物,一旦刻進記憶,就再難以忘記-麥芽糖

大學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出去玩,在一旅遊景點外面看到這種糖,那個名字似乎都沒經過我的腦子,我說“蔗糖”!

身邊的朋友哈哈一笑,“這不是蔗糖,這是麥芽糖”。

我不信,拍了照片問室友,她說這是麻糖?

我又疑惑,問了許多人,原來它有諸多名字,麥芽糖,飴糖,麻糖,叮叮糖,還有我說的家鄉話的那種“蔗糖”......

有些食物,一旦刻進記憶,就再難以忘記-麥芽糖

小時的麥芽糖

從知道它的名字後,那種味道像是一罈老酒被突然掀開了蓋子,醇厚的就像撲面而來,讓我的舌尖泛起一絲絲甜來,忍不住嚥了口口水。

在我小的時候,一聽到“噹噹噹”的聲音,就知道是那個換糖的人來了。

因為固體的麥芽糖表面不易切開,刀無法可用,但是內裡又很膨酥,只能拿個小鏟刀或者比較小的利器先敲開一個小口,然後輕輕地一用力,麥芽糖就輕易地分開了。賣麥芽糖的一般都會帶著這樣的器具,走起路來就是叮叮噹噹的。

有些食物,一旦刻進記憶,就再難以忘記-麥芽糖

“噹噹噹當”,村裡的小孩子開始歡呼起來,然後立即各回各家,鑽進自己家堆雜貨的地方,開始翻翻揀揀,挑出一些可以換糖的物什兒。

是的,以前的這種麥芽糖,不要錢買,只要拿換糖人需要的破爛就可以換了。

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拖著我母親,吵嚷著要吃糖,我的弟弟對這種糖無甚喜愛,但也倒樂意跟著我後面翻揀家裡的雜貨。

穿破了的雨靴,有些年代的水泥桶,撿到的車軲轆.......拿著這些,急急忙忙地跑向換糖人。

換糖人會根據拿的東西簡單地算下,然後敲下一塊麥芽糖,眯起眼看看稱足不足數,不夠了就再敲一小塊添上去,一般都是多給的。

有些食物,一旦刻進記憶,就再難以忘記-麥芽糖

拿到手裡的麥芽糖,上面有一層白霜,被切開的地方亮黃亮黃的,這樣的麥芽糖是極好的麥芽糖,忍不住用牙齒咬下一塊來,放在舌尖慢慢品嚐。

將手裡的麥芽糖遞給母親,母親搖了搖頭,說這是孩子們吃的東西,大人不吃這個的。

聽了這句話,我樂滋滋地繼續把手中的麥芽糖抱緊:這些能吃好一會呢。

久違了

在景區那邊忍不住買了一小袋麥芽糖,顏色和以前的有些不一樣了,拆開袋子看到一顆顆很規整的白色麥芽糖,拿了一顆放進嘴裡,差點沒把自己齁著了,看來自己是買到假貨了,搖了搖頭,把手中的糖扔了。

最近一段時間,在地鐵附近看到一個賣麥芽糖的老人,還是以前的顏色,但是價格卻貴了很多。狠了狠心,買了一些嚐了下。

呼,就是這個味道......

有些食物,一旦刻進記憶,就再難以忘記-麥芽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