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 四川乡村民宿修炼“内功”等风来

3月8日,坐落在绵阳安州区沸水镇的乡村民宿安驿·箱几园内,2000棵桃树盛放,而观赏者只有寥寥几人。

自3月1日恢复营业以来,安驿·箱几入住率仅为12%。“去年桃花开时我们每天要接待200至300人,”其创始人周凌认为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愈合期可能比预想的还长:“疫情结束后,乡村民宿的复苏仍需要一个过程。”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乡村民宿从业者们大都经历了从猝不及防到迷茫,再到寻求破局、有序复工的心路历程。日前,记者采访了四川省乡村民宿业代表、行业专家、旅游协会相关人士,一探疫情下我省乡村民宿业现状及后疫情时代的复苏与变革。

疫情倒逼 四川乡村民宿修炼“内功”等风来

绵阳安州区沸水镇安驿·箱几民宿已于3月1日恢复营业。受访者供图


按下“暂停键”

现金流断裂压力重重

乡村民宿因具有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民俗文化、田园风光,近年来逐渐成为各地乡村旅游点的“标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一房、赴一村”。而春节小长假历来是乡村民宿的“黄金期”,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一房难求的春节档转瞬变得门可罗雀。

“原本今年春节期间,我们16间客房全部被订满了。”安驿·箱几业主周凌向记者介绍,1月23日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后他们便劝退了所有来度假的客人,免费为其退订,同时采取停业不停工的方式,员工留下自觉隔离不外出。

除了住宿业务,安驿·箱几还提供农村宴请、户外休闲服务等。“春节订餐也是爆满,年前我们备了大量餐饮物料,只能作废了。”周凌说道,仅住宿、餐饮两项损失加起来就达40万元左右,不仅当下颗粒无收,员工工资、租金等一样也不少,损失程度不言而喻。

面对类似情形的还有位于邛崃平乐古镇万亩竹海深处的守拙民宿。守拙是黄新耗时2年多,由老宅改建而成的高端民宿,不同房型价格从980元至2580元不等。

“前期投资巨大不说,就这停业的近50天损失大概有100多万吧。”黄新说,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筹措资金熬过去,“不单乡村民宿,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平常心吧,挺过去总有花开时。”

据四川省旅游学会旅游产业投资研究分会、四川省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发布的《四川省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行业受疫情影响专项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1月24日至2月25日,四川精品酒店等新兴旅游住宿企业停业率超过94%;经济收益只有去年同期收益的14.1%,收入减少超过80%。

面对按期支付的工资、房租和经营贷款,相当多的乡村民宿业主都面临压力。但也有受访者认为,相对城市民宿,乡村民宿显得相对从容,重资产型乡村民宿投资方受到重创,而轻资产型的乡村民宿业主情况并没有那么糟。

疫情倒逼 四川乡村民宿修炼“内功”等风来

汉源县花海果乡景区内的后山朴院·梨花溪民宿。


“乡村+民宿,其消费场景是在乡村,是服务于当地村民、并与客人共享自身民宅的一种住所。”都江堰市大观镇艳景社区的见素山居民宿合伙人夏兰认为,现下很多人混淆民宿概念,将民宿等同于精品酒店,“将自家闲置的房间用作客用,疫情影响暂停了业务,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不至于。”她说,除去房费的亏损,一个多月里需要支付房租、工资2万多元,“疫情将推动行业重塑民宿概念,让乡村民宿找到本身的定位。”

开启自救路

线上线下齐发力

重击之下,乡村民宿业主们也在积极应对,寻求自救方法。

通过低价预售的方式,回笼一部分资金来支出疫情期间的开支,成为不少乡村民宿业主的权宜之计。

疫情倒逼 四川乡村民宿修炼“内功”等风来

邛崃平乐古镇竹海深处的守拙民宿。


位于彭州市磁峰镇蟠龙村的无所事事民宿,原价4980元/栋/夜的推出特惠价2980元/栋/夜,并连住两晚送1晚。“活动一直持续到4月30日,以优惠价刺激消费,我们也好回笼资金,解燃眉之急。”店长苏苏告诉记者。

守拙民宿同样开启了预售。“预售今年夏季、暑假的所有房型,全部8.8折,此前从没有过折扣,也算是提前抢夺开放后的假期市场。”黄新说。

在线下经营关停的情况下,部分乡村民宿将业务延伸到线上。

见素山居民宿积极通过“见素·助农”优质农产品分享群,联合其他民宿业主,销售当地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夏兰表示:“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密切民宿与乡村的关系,让它真正成为带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抓手。”

疫情倒逼 四川乡村民宿修炼“内功”等风来

守拙民宿做恢复营业前的全面消毒清洁。


此外,在都江堰,一些乡村民宿业主利用“青城800里O2O营销平台”,销售非遗工艺品、传统手作制品、农家土鸡蛋、有机蔬菜等。都江堰民宿协会会长傅杰介绍,民宿业主们还结成利益共同体,搭建“共享平台”,共享清洁卫生、设施维修等人力服务,最大限度节控成本。

在这样艰难的时刻,民宿业主们依然对疫情后业务的恢复和发展抱有信心。阿坝州松潘县某文旅企业有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九寨沟景区及周边旅游景点的开放,对酒店业、民俗业会有很大带动作用,“相信疫情过后,会有井喷旅游外出人员,对此我有信心!"

不少乡村民宿业主都表示,行业基本面不会改变,民宿不会凋零,并仍将在未来保持旺盛的增长需求。

复苏窗口期延长

韬光养晦探寻行业发展未来

近几日,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后山村花海果乡景区内梨花、桃花相继开放,位于景区内的后山朴院·梨花溪民宿也陆续迎来客人。其店长巫丽霞告诉记者,“住宿价格从988-1288元 下调至688-988元,这些天入住率大概在50%-60%左右,有慢慢复苏的趋势。”

疫情倒逼 四川乡村民宿修炼“内功”等风来

都江堰青城·见素山居民宿。


四川省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执行会长张立分析,疫情后自然类的观光旅游将率先启动,近郊游、短途自驾游、自然生态游等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

但也有不少受访乡村民宿业主表示,旅游市场恢复仍需时日,特别是今年暑假很有可能面临缩水,未来经营收入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除了民宿业主的自救和从业人员的助救之外,他们也希望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施救和扶持。

2月17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的十条措施》。“十条措施”聚焦政策解读落实、强化资金支持、优化政务服务、补贴在线服务等,从不同层面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

其中提到,支持省农信社、省工行、省农行等尽快设立13家文旅支行,面向文旅中小微企业创新金融产品;暂退现有交纳旅游质量保证金数额的80%等等。

疫情倒逼 四川乡村民宿修炼“内功”等风来

彭州市磁峰镇的无所事事民宿。


在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何小东看来,省级出台政策较为宏观,需要各级地方政府来细化实施,也需要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目前,乐山、资阳等地已相继出台相关施救文件。

“政策的落实可能面临执行扭曲,需要时时紧盯执行,不能一纸文件,一发而定。”此外,何小东补充道:“企业一方面要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等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对话,另一方面也要借助协会组织抱团取暖,走出严冬”。

当下处于旅游市场业务恢复期,何小东推测,疫情后的市场将按周边、省内、境内、出境、入境的序列逐步恢复。他提醒:“要高度关注疫情后的市场秩序,防止恶性降价对行业的再度冲击。”

同时,疫情也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倒逼民宿行业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迈进。

守拙民宿黄新意识到,单一的业务线抗风险能力低,目前他正与浙江安吉竹艺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制作楠竹、慈竹系列竹编类文创产品,实现“两条腿走路”。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给出建议,当下文旅业主应沉下心来,谋定而动再出发。他认为,文化创意是乡村文旅融合的粘合剂,文旅从业者应从单一发展向跨界融合转变,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也增强了行业突发状况下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疫情使得消费者对卫生、防疫等的要求陡然提升,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出台新的行业规范与准则,构建乡村民宿行业的良性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