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直在家隔离。

怀孕的老婆属于易感人群,也基本不用上班。

于是我担负起做饭、整理内务的职责,每天研究研究“下厨房”上的菜谱,翻箱倒柜地收纳些不常用的物件,两人一起做做手工消磨时间。

刚巧手边有一本大部头的《人性的枷锁》,稍作回忆即可认定原主人是老婆——是她把这本书带进了我的生活——于是暂且搁在枕边,睡前略翻几页,读完之后却发现即使将其视为一份贵重的嫁妆,亦不过分。

此书使我想到很多,急于找人分享。

稍微冷静后却觉得爱读书的友人或许都曾把“抬头看见月亮,低头却看到六便士”的格言挂在朋友圈和嘴边,在没有读过这部毛姆最出名的作品前,自己完全没有轻易动笔的理由。

于是在微信读书上找到电子书,继续阅读起来。

这一读不要紧,干脆连《刀锋》也加入了书架,把以前看过的《面纱》也重温了。

至此,毛姆的四个最重要的大长篇全都看了,觉得再不写点想法,手和脑子就又该犯懒了。

于是,在无人欢饮、独自秉烛几乎达旦的前提下——作此篇。

按创作时间顺序,今天写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从普通到平凡。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第一本:《人性的枷锁》

(一)讲讲《人性的枷锁》的故事


先做简介:《人性的枷锁》(又译为《人生的枷锁》/《人间的枷锁》)我读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的本子,徐进、雨嘉的翻译。

该书发表于1915年。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彼时中国正处在袁世凯的时代,在这一年的早些时候,他接受了著名的“二十一条”,晚些时候又登上自导自演的帝国王座,在这之前,中山先生和我们的国母在日本举办婚礼才不足两月,李大钊、陈独秀、梁启超、黎元洪、蔡锷、阎锡山等《建国大业》中的人物粉墨登场,就连制服了东北“肺鼠疫”的伍连德也在这一年的2月与友人在上海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华医学会,落后的中国在宏大而又崇高的主潮叙事下,勾勒出一幅时间过去越久远就越纤毫毕现的救亡图存脉络图。

时至今日,溯洄从之,稍稍逾越其图求索出来的骐骥都会被归入指鹿为马的谬论误区。

再把目光转向西方,局势依然不那么太平: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俨然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在民主与专制交错、资本与贵族博弈、殖民与主权互现、肉体与机械横飞之间,年轻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已经指挥了失败的加里波利战役(即达达尼尔海战),英、法、德、俄、意、奥国的军队犬牙交错地混战作一团……背景同样空前宏大,题材同样引人注目,让我们看看那时的毛姆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故事开始于1885年,主人公菲利普,我们暂且称之为菲哥吧。

九岁的少爷菲哥出生于雇得起女佣的中产家庭,做医生的父亲早已故去,体弱多病的母亲也在产下一个死胎后于昨夜去了天堂,年幼且先天跛足的他只能跟随牧师姨夫前往小镇布莱克斯塔布尔生活。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无儿无女的姨夫姨妈将菲哥视如己出,只不过因着同样的原因,他们也不懂得如何去解锁九岁少年的心事。

牧师姨夫合理地保管着菲哥父亲留给他的为数不多的遗产——两千英镑,只待其成年后悉数交还。只不过因教职微薄的收入,姨夫总喜欢把计算大小开销和如何精细省钱挂在嘴边。

所幸,年幼的菲哥对未来尚无清晰的打算,他顺从地按姨夫的意思进入了教会学校,为将来成为神职人员打着基础。

他刻苦、勤奋,同时也敏感、怯懦——因为成绩优异和身体残疾被同学们疏远和耻笑,那些有意无意地玩笑在他自卑的幼小心灵里被百分之一百地当做了侮辱和敌意的针对。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于是,菲哥狂热地投入对宗教经典的研读,寄希望于通过最最虔诚的祈祷一夜之间治好自己的跛足,可结果大家都能料到——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长到16岁,处于青春期的菲哥并不打算按照姨夫的安排前往牛津继续自己的牧师人生,因着一个不起眼的偶然因素,他打算去德国学习德语。

在经过执拗的对抗后,姨夫姨妈选择了妥协,并为菲哥联系了海德尔贝格的朋友以便提供食宿。

就这样,我们的菲哥辗转德意志开始了对拉丁文、德文、法文和数学的学习,期间与英国绅士、德国小姐姐、美国青年、中国金主住在一块,他接触了古典哲学家、著名作家、评论家、诗人、艺术家的作品,领略了各式各样的新思潮,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但足以让菲哥生出对上帝的调侃态度和对男女情爱的热切渴望。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重返英伦,在姨夫家遇到至少37岁的老姑娘威尔金森小姐,我们年轻的菲哥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获了她的芳心,同时因为爱情来的太过轻而易举,这段开启不久的初恋很快便被菲哥厌弃不顾。不过,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威尔金森小姐口中的鎏金巴黎间接地促成了菲哥后续的动向。

随后,不愿继续求学的菲哥同意了姨夫的安排,进入了伦敦的会计事务所做学徒。

在经历了无聊透顶的一年后,菲哥回家向姨夫提出前往巴黎学习绘画的要求,经过无比激烈的家庭辩论,富于探索精神的菲哥不仅如愿以偿,还获得了姨妈自结婚以来偷偷积攒的300镑私房钱作为支持。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在巴黎,菲哥结识了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画家朋友,他们性格各异却善于高谈阔论,功底参差不齐却各个见解独到。

因此,在艺术的长廊里徘徊的菲哥也逐渐开朗了起来。两年的学画生涯使他变成了一个平庸水平之下的画家和一个率性而为、能言善辩的机灵鬼,他为自己确立了第一条人生信条——“随心所欲,同时要提防躲在旮旯里的警察”。

这次,返回英国的契机是姨妈的去世。参加完葬礼,菲哥再次启程——前往伦敦学习医学以便成为某艘远洋海船的随船医生,能够游历梦幻的东方。

在这第三次冲刺中,我行我素的菲哥在学业上并不顺利,不过虽然不能一次通过专业科目考试,但从学画巴黎后就自己掌管的遗产仍有1600多镑,还算不赖。菲哥不喜欢医学院那些呆板的学生朋友,与他们同道无法畅聊艺术,但贫血的酒吧女招待米尔德丽德却让他神魂颠倒、寝食难安,这里就叫她米姐吧。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我们的菲哥一次又一次慷慨地拿出父亲的遗产,只为博米姐一笑:吃饭、看剧、闲逛、礼物、尾随、情话……所有坠入单相思的男女所经历的一切都被他尝了个遍。

只不过没有被作者塑造成有修养淑女形象的米姐对菲哥很不耐烦、无所无谓、委身俯就、直到厌恶透顶、恶语相向。

但这一切仍令菲哥如痴如醉,他依然追随、道歉、祈求着歇斯底里地示爱,直到米姐“嫁人”才“安分地”找了替代品内斯比特太太抚慰自己的伤痛,我们以后称她内太。

可当怀孕又被甩的米姐找上门来时,痴情的菲哥光速踢走了内太。

温柔又有同情心的他怎么能让被骗婚的米姐流落街头呢,于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顾母女俩的任务,甚至在米姐和自己的邻居好上后仍愿意慷慨地提供不用偿还的借款以备他们鸳鸯双飞共浴塞纳河!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拿钱跑路的米姐自此无影无踪,期待着她浴后归来的菲哥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于是他另觅了新居,真正安下心学起医来。

在实习期间通过医患关系菲哥认识了行止夸张、内心癫狂而又过度幽默风趣的老顽童阿西尔尼,我们叫他阿西嗲,随后熟识了阿西嗲的妻子和他们的九个儿女。不过别怕,阿西嗲的妻子与九子为人不赖且都是正常人。

也就是差不多同时,菲哥竟又在街上碰到了已沦落为妓女的米姐。

在情爱方面对其彻底无感的菲哥以朋友身份邀请米姐到自己租的房子同住,以便其恢复健康和照顾小孩,可怜的米姐却以为日子一久菲哥必会旧情复燃。

在勾引菲哥失败后,恼羞成怒的米姐趁其不备把房子里的一切砸了个稀巴烂后逃之夭夭,没想到不以为意的菲哥却只是安静地换了更便宜的公寓,继续踏实学医。

可是,急于补足这几年在米姐身上撒出去的亏空和筹措畅游西班牙路费的想法还是让菲哥吃了年轻的亏——赌上全部身家托经纪人朋友帮助购买的股票因布尔战争的失利赔得血本无归。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小时曾为少爷、青少年时代从未缺过钱也从没挣过钱的菲哥在度过了一段前胸贴后背的日子后被阿西嗲收留,又经阿西嗲介绍成为了服装店的导引员,因此又有机会体验了一段住集体宿舍、不间断上工、吃杂烩饭的劳工日子。

期间,菲哥因自身的绘画经验阴差阳错地走上了明显有别于一般职员的服装设计师的“康庄大道”。

不久,牧师姨夫即将过世,请假归家的菲哥早已做好了再一次继承遗产、重归医学院的准备。

事情当然也办得水到渠成,三个月的助产士实习期很快过去,一段一段的实习都很快过去,在近30岁的年纪,菲哥终于取得了行医资格证书,看上去终于迎来了全方位的成熟。

我读毛姆的四个长篇第一本:《人性的枷锁》(一)讲讲书中故事

接下来,与阿西嗲一家同路度假兼采集蛇麻子贴补家用的过程中,年轻的菲哥再一次犯下了冲动的错误——于某天夜里强拉阿西嗲的大女儿萨莉,就是萨妹——进了小树林。

不过不要担心,这只是我,而非毛姆,开的一个小玩笑。

我们不爱言语、老实巴交、身材高挑、丰满健康的萨妹早在菲哥第一次进门的时候就爱上了他!

两人最终走到一起是两情相悦的结果,更是不甘平凡的菲哥忘掉所有不切实际的梦想,平心静气、务实肯干、宽以待人、甘于庸常的体现!

以上是我对故事的概述,下一章是对书本的理解。不要以为看了我写的梗概就能够轻松过关,其实我还留了彩蛋:你知道米姐的结局吗?恐怕只能在阅读中寻找答案!

未完待续……


又及:从今天开始我会隔日更新《读毛姆的四个大长篇》系列,每本书一篇简介,三篇解读,尽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