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JUL

1

小魚偶爾也能掀起大浪。2017年的時候,商洛市洛南小夥張五毛的一篇爆文《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刷爆朋友圈,火得一塌糊塗,他也差點被封殺。在記者採訪時,他說,我老家在陝西,在北京定居好多年了。沒寫這篇文章之前,故鄉是我的精神家園,北京是我的夢想家園。寫了這文章,覺得自己無家可歸了,回陝西怕丟人,在北京怕捱揍。

鄉黨文章裡有精彩的橋段:“在北京,沒有祖產的移民一代,註定一輩子要困在房子裡。十幾年奮鬥買一套鳥籠子大小的首套房;再花十幾年奮鬥換一套大一點的二套房,如果發展得快,恭喜你,可以考慮學區房了。好像有了學區房,孩子就可以上清華上北大,但是清華北大畢業的孩子依舊買不起房。那時候,孩子要麼跟我們一起擠在破舊的老房子裡,要麼從頭開始,奮鬥一套房。”

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這便是北漂的小人物關於房子的夢想,有幾多無奈,幾多悲壯。再看看肺炎疫情肆虐時,北漂們返京卻進不了租住小區的圖片,一地行李,冷的風,比風還冷的冷漠,心酸得讓人想哭。

JUL

2

今年春天有個叫《安家》的電視劇,也是說房子的,只是在另一個大城市上海。女兒漂在魔都,自然對黃浦江邊的十里洋場多了幾分親切感。聽說她們公司的車在戲裡加“戲”,電視劇裡的人們不管有錢沒錢,便宜貴賤都開別克。

疫情讓人不敢出門,閒著也是閒著,就當止止心慌,偶然看了幾集。孫儷一集三十多萬,五十多集一算,掙美了,怪不得電視裡賣的也是老別墅,人家有錢唄。

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孫儷到底是老演員,演起來有板有眼。她出門見客戶,胳膊上常挎著一把黑傘。那把傘,不是自己用的,是專門給客戶預備的。天下雨太陽曬,不能讓客戶淋雨曬太陽,多麼貼心的服務啊! 這部戲據說是日本的一個電視劇改編來的,有點兒水土不服。那些外來打工的,儘管還有“985”畢業生,當個中介窮的叮噹響。還快樂的不得了,開著別克君越亂跑。看見有錢人,一點也不露怯,挑房子的挑房子,買別墅的買別墅,一看就是演戲哩。


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電視劇也有好玩的片段:有個叫樓關山的小夥終於開單,大夥問成功秘訣,他只重複說了三個字:不要臉!

只要不要臉,就戰無不勝,厚黑學無處不在呀。

JUL

3

電視劇裡的黑中介,故意賣法院查封的房子,昧良心掙造孽錢,讓我一下想起了那回吃的暗虧,那真配上不要臉三個字。

那年夏天的時候,母親學校拆遷,得買一套房,就隔三差五跟中介打交道。

中介都是些青年婦女,我的電活十有八九是她們的。總算看好了房子,中介卻說是她帶去看的,要中介費。三四個女的辦公室一坐,嘰嘰喳喳讓人頭疼。要命的是咱沒經驗,對人太相信,在紙上寫下了身份證號碼,當律師的朋友說,打官司也不一定贏。找官方,工商說只管發照,房管局說名義上他們管暫時還管不住。給朋友們訴苦,他們說,認了算了,就當打麻將輸了。

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我心裡不暢,頭一回失眠了。這才明白,老百姓不敢有事,攤上事才知道求告無門。動用黑道容易失控,讓個青年婦女天天到辦公室要錢,知道的是糾紛,不知道的還當你有了小三取不離手哩。

明明是入了圈套還得認慫,讓人硬是想不通睡不著。在寂靜的夜晚,望著窗外,心情沮喪。這才明白得了憂鬱症的人是多麼的痛苦又難與人言。

JUL

4

房子房子,承載了中國人的多少夢想呀?可惜,永遠都有人為房子發愁。

記得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住在教學樓的男廁所裡。後來,總算分了個半間房。那房子放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張吱吱作響的椅子就轉不開人了。

後來到文化館,又住在一樓角落潮溼的房間裡。房後早上有人殺豬,豬慘叫得嚇人。豬剛叫完,隔壁二樓的單位開水房,開始燒開水。鐵鍋颳得吱吱響。

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調到報社,結婚也是一間房,還是租的。總算單位蓋房了,又沒有錢。能借的都借了,還貸了款。我的大妹偶然見到了我的貸款條後,寫了篇文章。名叫《我的文人哥哥》,看的我真想掉眼淚。

JUL

5

我的記憶裡,父母一直在蓋房。老家那一間半的房子,前面拉個簷兒。一放假就忙。又在後面修個小院兒,最後終於蓋起了三間大瓦房,卻沒住幾天一家進了城,空著,一院子齊腰高的草。

梁實秋說,要想一天忙,請客。要想一年忙,那就蓋房吧。蓋房的苦,只有蓋過的人才知道。

舊社會苦,窮人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新社會好呀,城市的餅越攤越大。到處都是樓房。房子的價錢,卻越來越高。

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秦嶺那邊的西安,本來房子很便宜的,來了個領導。硬要把西安搞成網紅城市。 網紅搞成沒搞成,沒人知道。倒是把房價搞上去了。連西安這地方也與北上廣房價接軌了,更糟糕的是把商洛這五線小城的房價也帶上去了。

網紅書記走了,房價卻沒掉下來。上頭老說要控制房價。越控制房價越高。總是掉不下來。

多少人的錢都在房子上押著,房子看上去值幾百萬。可住著不賣,又有什麼價值呢?只有70年是你的。

過去看電影,老看資本家牛奶賣不了,就倒到海里。總是想不通。幹嘛不讓窮人喝呢?這些年想明白了。讓窮人喝了,價更低了。賣給誰呢?房子也一樣,買漲不賣落。

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大領導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說得好,說的太好了。問題是下面那些人,得好好管管。不好好管。說得再好聽,窮人還是沒房子住。

古人說安家平天下,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哪有管天下的心思?到北上廣大城市的都是些有夢想的孩子,他們一腔熱血,懷揣著夢想,想幹點啥。可一套房子就困住了他們,如同我們鄉黨張五毛寫的,只能假裝生活呀!

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疫情來了,好多人不能復工。他們擔心的一是失業,二是房貸。沒工作,不掙錢,房貸拿什麼去還呢?那是頭上的一座大山吶。方方說。一個時代的灰塵,落到個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大山。誰說房子不是一座大山呢?落到哪個人頭上,不得累彎腰呢?

JUL

6

春天了,東風浩蕩,百花盛開。肺炎疫情,也眼看快結束了。《安家》的電視劇,也快到尾聲了。文學作品的結局都是大團圓,電視劇更是如此:掙錢的掙了錢了,想嫁富人的嫁了富人,奮鬥者都得到了回報,該住別墅的也住進了別墅。

魚在洋:都市無片瓦,拿啥給夢想安家

可是,成千上萬的像我孩子那樣的北漂上漂廣飄的年輕人們。只能一聲長嘆。關了電視,就當做了一場好夢。明天早上調好鬧鐘,又得披星戴月擠地鐵,和身邊的年青人一樣為夢想打拼。當然,有個小小的房子,是最小的夢想。

房子不光是房子,房子裡面是家。

都市無片瓦,拿啥讓夢想安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