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漢高祖天下一統歸功於蕭何、韓信、張良三人,西漢成立後有“漢初三傑”稱謂。其中蕭何固守關中,為劉邦源源不斷地輸送糧餉和士卒。而韓信用兵如神,平定北方皆歸功於這位神將。最後一個就是張良,張良堪稱劉邦身邊第一謀士,如果沒有張良,劉邦一統絕無希望。在功成名就之後,開國皇帝往往都會做的一件事就是清算老臣,如韓信作為八個異姓王之一就沒能逃過此劫。由於深謀遠慮,算無遺策的張良在漢朝初建就急流勇退,也算是明哲保身之舉。

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張良出身豪門,其祖先世代在韓國為官,其中宰相之職不再少數。原本張良可以過著優渥的生活度過一生,但是一切都在秦國一統中破滅了。韓趙魏楚燕齊,作為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國家,張良瞬間從貴族子弟變成流落街頭的少年。張良仔此時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四處尋覓良師,直到偶遇人生導師“黃石公”。我們在課本上曾看到過一個小孩給一個老人穿鞋子,然後老人教小孩大道理的文章,這就是黃石公試探張良品行的段落。天不負人願,在黃石公處,張良得到《太公兵法》後士別三日直接成長為滿腹經綸,審時度勢的智者。

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張良在擇主而事上別具慧眼,在楚霸王聞名天下的時候,劉邦仍默默無聞,但張良一心認定追隨劉邦,事實證明也是非常明智的抉擇。在劉邦成長進階的道路上,張良居功至偉,但是張良為人調以至於出現了漢朝初建便急流勇退的局面。其實張良明哲保身也實屬無奈,而後期韓王信謀反也證實了張良的舉動,但此時的張良已經不是陪伴劉邦共圖天下的謀士,而是恨之入骨的舊臣。有句話叫“成也蕭何敗蕭何”這是對名將韓信的一生概括。落到張亮身上也如出一轍,可謂“成也張良敗張良”,但是指定的對象已經不是韓信而是劉邦。

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張良退隱之後很少見人,但是有些時候難免遇到老熟人,而這個人就是呂后。中國古代君王往往按照“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來傳承皇位,但劉邦遇到戚夫人之後,這一現象便搖搖欲墜。劉邦晚年寵幸戚夫人,甚至動心思將太子劉盈廢掉,擁立戚夫人兒子如意為太子。在殿堂之上,劉邦提出“仁弱,不類我”頓時遭到了群臣反對,如果不是孫叔通力薦,顯然已經廢立。此時的呂后能夠想到的唯一智囊就是老熟人張良。

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劉邦心意已定,呂后已經沒有絲毫辦法阻止。如果是別人長良不可能幫助出謀劃策,但是呂后出面他也不好回絕,而且在廢長立幼也確實不符合禮教,所以張良幫助呂后又出了一計,和曾經幫助劉邦時期不同,這一計可著實害苦了劉邦。僅有六個字——“請來商山四皓”。正如張良所說,劉邦一直想請出商山四皓輔政,但奈何四人寧願做隱士也不願為漢臣。如果能讓商山四皓在太子周圍出沒,劉邦也許就會改變主意。

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高祖十一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劉邦因病想讓劉盈前往,而商山四皓出計讓呂后去劉邦面前哭訴,最終使得劉邦帶病徵戰,大勝而歸。在劉邦回朝慶功時,見劉盈身邊有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故而問之。當得知四人就是多請不來的智者時發問,為何劉盈能將其請出。商山四皓曰:“陛下對臣子動輒辱罵,不出面是不願自取其辱。但是當前太子仁厚,所以不請自來”。在此番言論說出之後,劉邦知曉劉盈羽翼豐滿,且頗有能力,就再也沒動過廢長立幼的心思。

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這裡商山四皓的言論其實與現實場景不符,劉邦請時不來,是因為劉邦講理,不來什麼關係沒有。但是此次是呂雉派車重金請往,並非是裝飾門面,而是真有重用。如果不來,太子被廢,呂后必然有所作為,所以必須出山。在四位智者出面後,劉邦已經知道自己不能對呂后有所作為,見到戚夫人時兩人實屬無奈。戚夫人與呂后相爭多年,如果劉邦都奈何不了呂后,劉邦死後,戚夫人必有大難。張良這一計害苦了劉邦。

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劉邦對呂后性格十分了解,他的無奈情有可原。在劉邦死後,呂雉展開了瘋狂的報復。第一個就是戚夫人,戚夫人下場悽慘,甚至劉盈也認為呂雉做的過分從此不問朝政,而如意緊隨其後。劉盈宅心仁厚,對如意多有保護,但仍沒能攔住自己的母親。呂后對劉邦的憤怒並沒有停止,首先是長子劉肥,由於劉肥勢大,呂雉原意將其毒死,而後因劉肥以城池奉上才僥倖逃脫。隨後是淮陽王劉友被監禁,梁王劉恢,到了最後,呂雉已經部分親疏遠近,即使是劉盈也被呂雉生生氣死。在呂后離世後,大臣將劉弘廢掉,劉恆以四個兒子的代價登基稱帝。

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張良被低估的代價已經不是劉邦能夠承受的,如果張良當初退隱沒被營運,殺韓信、伐英布、戰匈奴等大事不會困難重重,更不會讓自己屢次受傷。如果劉邦能一直重用張良很有可能避免漢初的和親之事。張良最後一計更是將呂后推上了人生的巔峰,差點動搖了劉家漢室根基。雖然呂后的餘黨被除,但是外戚的崛起已經成為趨勢,難以控制了。

劉邦成也張良敗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一生,最後一計害苦劉邦

劉邦帶病出徵中箭加重病情的過錯自然不能全算在張良這一計之上。但是劉幫後人幾乎被屠戮殆盡卻是不爭的事實。張亮在劉邦反秦時居功至偉,屢獻奇計,而且也憑計策多次保護劉邦,贏得楚漢之爭。如果沒有張良,歷史很有可能會被改寫。但是,劉邦晚年也並非荒唐無功,只能怪自己的夫人性格太過剛毅而已。張良對劉邦有功,但是這功勞可能在劉邦欲廢太子時全部抹滅了吧!“成也張良敗張良”並非空穴來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